“中国建筑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这个论坛力推一个理念引领我国建筑行业转型——信息科技助推确有管理升级。
10倍差距催生必由之路
资料表明,与国际建筑业信息化率0.3%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率仅约为0.03%,差距高达10倍左右。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促进建设领域结构调整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将促使建筑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论坛上,专家和学者们达成共识。只有认识和掌握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才能使我们的建筑业跻身世界的先进行列,否则将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如福说,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创新是前提,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是基础,否则,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难以发挥作用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也就是说,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建筑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创新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支撑企业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这也是国内外先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最佳实践经验。”
实践验证信息化优势
企业一直是建筑业市场最活跃的主体,在建筑业信息化方面也不例外。宏盛建业投资集团,虽然是只有十几年历史的相对年轻的民营企业,但目前已被誉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施工行业科技创新先进企业。集团注册资本金3.02亿元,建筑主业年施工能力100亿元以上,形成以上海为龙头形成以上海总部为龙头、南昌总部为核心,辐射长三角、泛珠三角、大西南内陆,遍及国内16个省市的市场布局,建立起建筑营造、资本经营、IT科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三足鼎立的业务平台。宏盛建业在2012年决定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驱动建筑行业进步。斥资数千万元,在上海投资注册成立了上海建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实用、高效、先进、填补国内空白的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适时打造推出建筑业界的专业服务平台——“建业在线”。
“建业在线”以宏盛建业已经成熟的信息化成果为基础,以调证通、项目通、待备通、收支宝、对账宝等脱胎于宏盛建业信息平台的实用功能软件为支撑,以解决行业实际困惑为出发点,以建筑业高端人才储备银行、建筑业闲置资源交易中心、建筑业在线智库、绿色节能环保材料展销中心和建材设备交易中心为主要载体,为建筑业提供综合性服务。
说到平台应用带来的改变,宏盛建业董事长周金虎说,建筑企业点多面广,项目监管、实施都要到现场,以前管理人员一个点一个点地跑,现在利用这个平台,只要有网络,通过电脑、手机,就可以实时操作。
重庆六建应用上海建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建业施工企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2.0版》,开通了协同办公、经营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几个板块。重庆六建认为,这个信息平台最重要的是把平日里想收集整理的数据、信息自动汇总,有些数据可以导出来,直接就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总结。而且,把以前纸质办公的资料与信息化流程相匹配,使平日里办公电话沟通有了过程记忆。他们通过建业施工企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项目的实施,搭建了一个综合性的公司信息化平台,使公司内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通畅无阻,并且能够随时了解和查询公司内管理状况和工程项目情况,解决了“信息失真、决策失灵”的问题。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从一个濒临倒闭的老国企,十余年时间蜕变成为一个“队伍精干、主业清晰、资产优良、文化积极、商誉良好、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目前,该公司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各工程局中,净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百元收入管理费等均排名第一;在2012年度中国建筑企业排名中,位列第四。中建五局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誉为“中建五局现象”。中建五局有限公司董事长鲁贵卿通过PPT详细讲解他们的重要经验:“三化融合”:标准化是基础,信息化是手段,精细化是目的。他概括道:“可以这么说,中建五局的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前头,老国企的“翻身仗”也抓住了先机。”
呼吁主管部门加快信息化步伐,制定标准
“盖房子,如果我做的门窗和门框、窗框不匹配,是非常尴尬的事情,家具搬不进去更加尴尬。所以希望管理部门能加快信息化建设,一方便企业的探索有更明确的方向,留好接口尺寸,以便于企业信息与管理部门的信息库相沟通。”
为尽快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2012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印发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特级资质施工方企业基于企业资源计划的理念建立新的管理信息系统,一级资质施工方企业普及应用项目综合管理系统。该纲要对全国的施工企业提出的总体目标为:“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
专家、学者、企业家们强调,将来的建筑业不只是能搭“脚手架”,而且会动“手指尖”。指尖上的建筑业亟需标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