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截至年前10月底,全国7个试点省市碳排放交易市场共交易1375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突破5亿元人民币。碳排放权交易做为一种以减排为目的的市场工具,在节能减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政府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将一定的二氧化碳配额发放给有需求的企业,配额富余企业可将富余配额出售给配额不足的企业,以此形成一定减排收益。
国家拟在2016年开始运行全国碳交易市场,这意味着当前割裂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或将形成统一的体系,纺织行业也面临着在2016年进入碳交易市场前期需进行的工作。
纺织行业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2016年碳交易,行业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积极的准备?
一是筛选过程控制的“减碳技术”,达到高效、低排放,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满足低碳排放的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2010年纺织总能耗为8393.86万吨标准煤;2011年总能耗为8552.89万吨标准煤。根据相关数据计算,2011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12.24%,提前完成《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20%的一半任务。为更好实现纺织“十二五”规划中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的目标,行业需在工艺过程中筛选“减碳技术”。
二是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完善节能低碳关键共性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以发布目录、召开推广会等方式向纺织企业推广一批重大节能低碳技术及装备,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能改造。2016年碳交易的实行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对于超额排放企业,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另一方面,对于有富余排放权配额的企业,可以进行交易来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培训,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基础研究,不断完善思路和方法,提高碳交易协同管理能力;同时企业碳排放量应做到可监测和可核查,进入碳交易市场的企业需对其一年的碳排放量相关数据进行监测,这就需要纺织企业内专业人员对企业内的碳排放量做到有据可查。
四是建立碳排放权和节能量制度,推进纺织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研究建立纺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制定节能量交易工作实施方案,依托现有交易平台启动纺织项目节能量交易。
全国性碳交易体系的建立是对既有利益和新兴利益的重新分配,也关系到行业企业未来发展方式的转变。纺织行业的低碳经济将在碳交易的刺激下加快脚步,碳交易将给企业节能低碳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以碳排放权为标的物的市场交易,将会进一步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