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甘肃开展精准扶贫:大力发展小水电、风能、太阳能

   2015-02-26 中国节能网2190
核心提示:两年来,甘肃省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省贫困人口由692万减少到412万,减少280万人,年均减幅20.3%,比全国年均减幅(13.4%)高6.9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19.8%,下降了13.4个百分点。
      贫困是甘肃的基本省情,打好扶贫攻坚战是甘肃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立足于全省系统性贫困、整体性贫困的实际,甘肃省把扶贫开发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实施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检验和考核干部政绩的重中之重,聚集连片特困主战场,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办法,整体推进全省扶贫攻坚。两年来,甘肃省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省贫困人口由692万减少到412万,减少280万人,年均减幅20.3%,比全国年均减幅(13.4%)高6.9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19.8%,下降了13.4个百分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507元增加到5736元,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月12日召开的2015年全省“1236”扶贫攻坚任务对接会提出,今年,甘肃省要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通过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使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今年,全省扶贫开发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村到户相结合、末端扶贫和源头治贫相结合、各方支持与贫困地区自身奋斗相结合,全面深化扶贫攻坚与双联行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扶贫济困深度融合,紧紧围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一核心,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调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全省精准扶贫的重点是围绕58个片区县和17个插花县的100个特困片带、1000个贫困村和当年减贫的100万人口,实施“百片千村”扶贫攻坚示范工程。通过到户精准扶贫使贫困户享受特惠政策,通过特困片带攻坚、整村推进使贫困户享受普惠政策,进一步把片区攻坚与扶贫到户有效衔接,真正实现对贫困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的精细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的精准性扶贫。
 
       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1万公里
 
      甘肃省今年将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1万公里,实现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因地制宜建设水源工程、调蓄工程,解决126万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扩容步伐,大力发展小水电、风能、太阳能,提高升级改造覆盖面,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90%。逐村逐户制定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计划,实施差异化补助政策,对特困群众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加大贷款贴息力度,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18万户。
 
      同时,甘肃省将继续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补偿等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11.9%。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加大贫困地区土地整治力度,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
 
      为推进扶贫攻坚与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深度融合,甘肃省将引导和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进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创新符合贫困群众实际的抵(质)押贷款品种,探索利用股权基金等资本市场手段,为新型农业主体提供融资服务,切实使贫困村、贫困户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受益。
 
      甘肃省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壮大草食畜牧业、优质林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启动实施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构树扶贫工程,探索创建高产田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大力实施“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为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建立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农产品初加工率达到50%。发挥各类流通组织优势,建设产品仓储、冷藏、初加工等设施,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6792个,加入农业合作社农户比例达到30%。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建设3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
 
      易地搬迁让15万人住新房
 
      甘肃省将统筹考虑安置区交通、水利、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迁出区生态建设,优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积极整合行业资金,共同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开发等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5万人。
 
      在具体实施中,甘肃省将坚持政策引导,按照整体迁出、集中安置为主、兼顾插花安置的原则,依托小城镇、中心村、工业园区等建设安置区,统筹解决用地问题,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一步加大位于地震活跃带及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力度。
 
      建2500家村级便民金融服务站
 
      今年,甘肃省将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贫困地区建设村级便民金融服务站2500家。加快推进双联惠农贷款、牛羊蔬菜产业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建房贷款、青年小额创业贷款等工作,加大信贷投放,力争实现贫困地区各项贷款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增存款可贷资金用于本地发展的比例达到75%。
 
      同时,甘肃省将总结推广金融扶贫“临夏模式”、“庆阳模式”和“武威模式”,大力发展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扩大中和农信小额信贷试点范围。加快扶贫对象信用评定工作,建立完善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拓宽农业保险险种和承保覆盖面,增强贫困农户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9%
 
      甘肃省将积极推进学前教育向连片特困地区行政村倾斜,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教育扶贫工程,统筹各类教育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9%;加快贫困地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70%;健全吸引医疗卫生人员到贫困地区工作的机制,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覆盖率达到100%;采取定向、委托等方式培养本土医疗卫生人才,力争为连片特困县区招聘1000名左右医学类大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选派1000名左右省市县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到贫困县乡开展不少于1年的卫生扶贫工作;新农合参合率巩固在95%以上。
 
      整合贫困村文化设施建设资源,把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扩大公共文化覆盖面,标准化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覆盖率达到30%;完善提升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服务保障水平,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维护机制,确保长通久通优质通。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加快贫困村信息网络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提高贫困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
 
      培训20万劳动力
 
      甘肃省根据贫困地区不同类型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的需求,整合各部门的培训资源,加快推进青壮年劳动力培训、留守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贫困地区妇女劳务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劳动技能特色培训“出彩工程”、贫困地区农村医生轮训等各类农民技能培训项目,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力争30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同时,甘肃省将加大实用技术技能和金融、电商知识培训,大力推行订单、定向、储备和创业带头人培训,努力构建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与返乡创业良性互动的劳务输转新格局。力争使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有1人掌握1门技能。组织实施10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1000个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贫困地区“两后生”(“雨露计划”)职业技能学历型教育培训13万人(新增6.5万人)等到村到户项目。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