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河北省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最近几年,河北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碳排放增速逐渐放缓,但依然面临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武红长期关注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她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河北省近几年相继出台了“双三十”和“6643工程”,目前都在推进中,如果这些工程都能够充分发挥正面效应,减弱负面影响,那么将会对其它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和城市,提供可复制的改革经验。
记者:您如何看待河北省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情况?
武红:分析河北省节能减排的现状,可以从河北省的碳排放情况和空气质量情况两方面入手,这两方面体现河北省节能减排的结果。在碳排放方面,随着河北省能源消耗量的逐年上升,碳排放也处于同步上升中,但最近几年在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上升幅度有所降低;在空气质量方面,国家环保部公布的74个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中,2013年和2014年的空气最差的10个城市中7个都集中在河北省。如果从河北省境内看,河北省北部地区的空气质量不错,如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南部地区,如石家庄、邢台、保定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差。
最近几年,河北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先后出台“双三十”和“6643工程”,已分别淘汰炼铁、炼钢、水泥(含熟料)和平板玻璃落后产能586万吨、761万吨、1736万吨、1488万重量箱,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给河北省的“十二五”目标任务。“双三十”工程,即对单位能耗高、排放总量大、示范作用强的30个县(市、区)和30家企业实行省级考核制度,这项工程规定了节能减排的具体要求,明确考核制度和奖励措施,第一期“双三十”的实施已经初见成效,新的一期已在落实中。根据河北省与中央签署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将以2012年为基数,到2017年底,削减煤炭消费4000万吨,化解钢铁过剩产能6000万吨,淘汰水泥、玻璃产能6100万吨和3600万重量箱(简称“6643工程”)。要求河北省到2017年实现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25%左右,并提出11项必须完成的主要任务。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一些效果,还在逐步实施中。
总之,河北省内环京津、外环渤海,地理位置特殊,中央对河北省的节能减排工作期望较高。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推进,尚缺乏实质性沟通与协作,区域节能减排和环境共治的局面远未形成。未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速,各项节能减排工作逐步落实,河北省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可能会有所作为。
记者:河北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经验对哪些地区或城市有借鉴作用?
武红:河北省属于北部沿海经济区,其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经验,对与河北省相似的能源结构特征和产业结构特征的地区和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某些城市,河南省济源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等。
河北省重化工业占比较高,地方政府采取较为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推进的力度很大,工作的难度也很大,是否能够发挥可推广的效应,还需要看各项政策落实的效果。
首先,河北省正在大力推进的“6643工程”,到2017年是否最终能够通过这个工程完成全面化解产能的目标,并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还需要拭目以待。与此同时,大力推进“6643工程”将对河北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依据河北省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该工程将对河北省造成2600亿元的资产损失,减少地方的直接和间接税收600亿元,影响110万人就业。目前“6643工程”还在进行中,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正面效应,减少负面效应,实现相对的平衡,就可能成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案例。
其次,河北省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一直在筹备过程中,去年年底地方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将来很可能产生新的模式和亮点。特别是如果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交易试点能够发展得很好,将给其它地区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最后,河北省在执行中央政策时,出台了适用于地方的标准,落实中央的各项考核指标,严格建立针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体系,同时对河北省的重化工业企业,执行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提前完成国家发改委要求的一些考核指标,这些都对相似地区和城市有借鉴作用。
记者:河北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但由于地方产业以重化工业为主,大量关停相关企业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对河北省当下面临的节能减排困境,您有哪些建议?
武红:河北省面临的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在全国是最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代表的常规能源占比相对较大,以风能、太阳能、地热为代表的新能源正处在开发利用的初期。与此同时,在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四类常规能源中,煤的占比相当高,不利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建议提高新能源的占比,发展无污染和低污染的新能源,比如承德、沧州和张家口的风电,保定的太阳能和地热等。在常规能源开发使用中,建议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的占比,合理开发水电。
二是在产业结构上,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比重又尤其偏高,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在这里重点谈一下第二产业的发展问题。
在第二产业的发展中,一是注重量的控制,二是注重质的提升。在量的控制上,河北省已淘汰了很多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核查和关停。在质的提升上,要对原来的企业进行整合和兼并,培育知名度和美誉度比较高的企业,对一些知名度高但污染环境的企业,要大力推进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升美誉度。
在京津冀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北京的部分重化工业要转移到河北,河北省既面临一些挑战,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要依据各个产业的不同特征,对其进行重新筛选,优化重组和空间布局。一方面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推进新的节能环保产业落地。曹妃甸未来会成为承接北京重化工业的产业园区,在形成主业(如现代石油化工、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容纳一些辅业(如物流、贸易和科技服务),最终曹妃甸可以通过园区化、链条化、集群化的模式发展地区经济。如果曹妃甸发展好了,对河北省的其它产业园区有借鉴作用。此外,规模较大的首都钢铁集团已搬至曹妃甸,首钢和地方企业河北钢铁集团要有不同的发展定位。
三是技术进步,河北省要加大促进技术进步的力度。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推进过程中,河北省要与京津地区的科研机构、高校、中央企业接轨,通过横向学习,提高技术水平。此外,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要严格淘汰,引进先进设备时要符合标准。在培育新技术上,可以推进中试基地和孵化器建设,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和技术转移平台,并发展相关配套的服务,比如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服务。
记者:河北省在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武红:第三产业将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河北省在发展第三产业上大有可为,通过提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弥补第二产业产能的下降。以旅游业为例,河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旅游经济效益还有待提高,对区域经济贡献率有待提升。旅游业可以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机制,完善旅游业产业链(食、宿、行、游、娱、购),在京津冀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抢抓先机,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