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巨头纷纷扎堆占领智能家居平台

   2015-02-28 中国家电网2890
核心提示:  谷歌从收购硬件单品入手,苹果先搭平台再圈硬件。在它们的号召下,从BAT到家电,中国企业也纷纷进军智能家居平台战略,资本亦是闻风而动。
  谷歌从收购硬件单品入手,苹果先搭平台再圈硬件。在它们的号召下,从BAT到家电,中国企业也纷纷进军智能家居平台战略,资本亦是闻风而动。然而,目前智能家居单品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是不够智能。??赵俊/文
 
  2014年是智能家居从概念开始逐渐落地的一年。谷歌在这一年收购了包括智能温控企业Nest在内的多家智能家居公司。苹果虽然尚未推出智能家居产品,却也开始在此领域卡位,推出了HomeKit应用,用户可以在iPhone或iPad上来控制暖气、门锁或电灯等家电产品。
 
  在谷歌和苹果的示范下,家电企业、智能硬件生产商、互联网巨头等纷纷加入这场比赛,大家都不希望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风口”。中国的智能家居行业也是风起云涌。2014年12月,小米科技以12.66亿元入股美的,双方将在智能家居产业链等领域建立合作。同月,海尔发布年度智能产品“星盒”,幻腾推出了一款智能墙壁开关PIXEL。
 
  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 预计,到2018 年全球智能家居产业规模将达到710 亿美元。千家网的统计则显示,届时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396 亿元,较2012 年扩张近10 倍,2020 年有望突破3000 亿元。智能硬件方面,Harbor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智能硬件的出货量已达20亿部,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到80亿部,其中37.45亿部将来自家居领域。
 
  一切从硬件开始
 
  智能家居的兴起离不开“杀手级”智能单品的诞生。正如Nest总裁、“iPod之父”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所言:“消费者不会为系统平台埋单,他们只会买一款好的产品,因此我们要做的是那些单个的、伟大的产品,如果还能让这些产品在未来10-20年里都能相互沟通,那你要的平台就实现了。”大概他就是按此逻辑打造Nest温控器的,不然谷歌也不会以300%的溢价,豪掷32 亿美元将其收购,成就谷歌历史上第二大收购案。
 
  Nest温控器可以借助安装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App对温度进行远程调控。它不仅能学习和记住用户的日常作息习惯和温度喜好,还可以判断家里是否有人从而自动调节和关闭电源,为家庭节约达20%的电费。
 
  “聪明”的Nest温控器定价高达200美元,高于同类产品80美元的平均售价。除了硬件销售收入外,Nest还可以获得数据变现的增值收入。它通过温控器收集了用户日常起居的各种生活数据,再通过后台的云数据处理将家庭用户的能源使用数据打包卖给了数十家能源公司,这些公司按每年每个温控器30-50美元的标准向Nest支付费用,从而对Nest用户进行发电调度及提供用电建议。
 
  而谷歌以三倍溢价收购Nest的根本原因,则在于Nest向合作方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得到他们反馈的用户数据,从而可以令谷歌结合其现有的海量数据库存,对消费者的习惯和偏好形成更深刻的认识。2014年6月,Nest 公布“Works With Nest”计划,加入此计划的开发者可以获得Nest的API和一整套开发工具。奔驰、惠而浦(600983,股吧)和车库制造商Chamberlain等企业都加入了Nest的平台。在谷歌眼中,这些数据和智能家居平台的价值远高于硬件本身。
 
  平台的逻辑
 
  与上述从硬件切入的企业不同,苹果代表的是另一种逻辑—依托已有的用户资源,直接搭建平台,吸引硬件开发者进入。在2014年的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发布了智能家居管理应用HomeKit。该应用允许用户借助iPhone、iPad等终端,来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智能调节。例如,用户只需要向Siri表达将去睡觉的意思,车库门和房门就会自动关闭,房间灯光也能够自动调暗。海尔、飞利浦等厂商均加入了苹果的HomeKit方案。
 
  苹果之所以可以吸引这些硬件生产者入驻,在于其拥有超过5亿的用户,这些相对高端的用户也是最有可能首先为智能家居埋单的消费者。微软也在操作系统中整合了家庭设备厂商Insteon的智能家居产品,推出了相应的App,并与美国家庭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创投基金—智能家居“孵化器”,还加入了物联网开源计划AllSeen联盟。
 
  不难发现,苹果和微软等平台商对硬件厂商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其拥有海量的用户和流量,可以为硬件企业提供营销和分销渠道;此外,它们拥有强大的云计算和数据分析能力,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再者,这些企业可以为硬件厂商提供众筹等金融服务,帮助其实现快速融资。
 
  巨头纷纷扎堆智能家居平台,是因为随着移动互联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它们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智能家居设备为入口,收集用户的日常生活数据成为新的拓展方向。智能家居的控制和体验特性决定了,只有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下各种产品才能形成无缝连接,带来最佳的用户体验。与从苹果应用商店下载App类似,用户以后也可以从熟悉的智能家居平台选择单品。
 
  显然,在这一模式下,智能家居平台有着多渠道的收入来源。长江证券(000783,股吧)预计,平台商可以通过各类硬件终端采集家庭各项生活习惯、能源环境数据,并将所搜集的数据通过云计算输出至第三方实现货币化,或者直接反馈至平台本身或第三方开发者以开发及改善产品;智能家居平台商一般拥有自己的硬件终端或者中控App,可以通过植入广告、游戏联营及增值服务等方式实现盈利;当平台生态链具备用户规模之后,平台商可以对第三方硬软件收取展示及竞价排名等席位费用,并对它们扮演数据入口、交互入口角色所得到的收益进行分成。
 
  不够智能的智能单品
 
  在中国,众多互联网巨头采取了与苹果相同的平台路径,如京东、百度、腾讯、阿里等企业(附表)。谷歌从硬件入手的策略也有一大批拥趸,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属小米。小米以手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收购形成了基于智能路由器,包括电视、手环、灯泡、插座、摄像头和空气净化器等硬件的智能家居产品线。入股美的之后,小米更是将美的旗下白电和小家电组合收入囊中,弥补了之前缺乏家电支撑的劣势,可以通过协同效应提升单品销量,也为日后实现智能家居平台奠定了基础。
 
  不管是从收购硬件单品切入市场,还是先搭平台再圈硬件,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希望占领智能家居产业链的最高端—智能家居平台。
 
  长江证券分析师徐春对新财富表示,实现智能家居平台的主要障碍在于缺乏核心的智能家居单品,目前大家都在“修路”,但是“造车”的很少,短期来看,没有车的话,路的价值也体现不出来。他预计,未来的智能家居平台将是一个公共开放的平台,国内的巨头如BAT都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整个市场具有号召力的国际巨头,如苹果和谷歌,建成智能家居平台的可能性较大。
 
  在智能家居单品生产上,国内厂商主要包括家电厂商和硬件创业者。家电企业均以“智能化”为突破点吸引用户和市场。家电企业中最为突出的是海尔,其推出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将不同品类的家电设备和服务内容接入到平台中。除了发布“星盒”、智能空调和冰箱等产品,海尔还与恒大在家电、智能家居、金融服务等领域展开合作。
 
  另一家电企业长虹则推出了智能家电子品牌CHiQ,产品包括电视、冰箱和空调等;TCL与奇虎360合作推出智能互联网空气净化器—T3空气卫士+;美的发布了M-Smart智慧家居战略,与阿里巴巴云计算开展战略合作,推出空气智慧管理战略,并与小米合作开展智能家居业务。
 
  智能家居单品的创业者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成立于2013年6月的幻腾智能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该公司推出了Nova智能灯和PIXEL智能墙面开关等产品;极路由获得联发科和KPCB千万美元的融资,布局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平台;为智能硬件提供后台云服务的机智云获得经纬创投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旨在推出“智能家居的语音入口”的聚熵智能完成300万美元A轮融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提供商硬糖获得高通的A轮融资。
 
  不过,目前国内的智能家居单品存在的问题恰恰是不够智能。在徐春看来,真正的智能家居产品应让消费者感受不到其存在,而国内目前的很多产品只是增多了App控制,把消费者根本不需要的功能硬生生加了进去,让使用更加复杂而不是简单化了。他表示,厂商需要突破理念上的障碍,站在消费者而不是企业的角度去开发,才可能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智能家居单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