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农业节水不只是技术问题

   2015-03-02 中国节能网2540
核心提示:农业高效节水技术节水效果显著,还能大幅改善粮食品质,但成本高昂,可持续性不足。调研组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节水资金。
     我国农业用水量约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62%,节水潜力巨大。为深入了解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民建中央联合水利部科技委,成立专题调研组,先后赴河北、新疆、辽宁、内蒙古调研。调研组发现,当前我国农业高效节水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建设。
 
  加大投入巩固节水成果
 
  农业高效节水技术节水效果显著,还能大幅改善粮食品质,但成本高昂,可持续性不足。调研组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节水资金。
 
  近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全面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年节水能力达到2500万立方米,2013年70%以上的地区地下水位得到回升,上升幅度平均达到1.16米。辽宁省朝阳市玉米膜下滴灌亩增产400斤~800斤,土地利用率提高了6%。滴灌施肥的氮肥利用率由地面灌溉时的30%提高到70%-80%,磷肥由20%提高到了30%~40%,既节约了化肥和农药,又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高效节水技术还大幅增加了作物产量,提高了粮食质量。作物用微灌技术后增产20%~40%,棉花亩增皮棉20公斤~50公斤、小麦亩增产60公斤~100公斤,工业番茄亩增产2吨,辣椒亩增产600公斤。与普通灌溉比较,膜下滴灌玉米籽粒成熟度高,水分含量降低,粮食品质提高。
 
  成果和经验令人鼓舞,然而,要巩固高效节水灌溉成果,并继续推广压力很大。调研组了解到,内蒙古赤峰市按照2015年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发展计划,每年玉米膜下滴灌成果巩固资金需要5亿元,仅靠地方财政投入和农民自筹资金难度较大。辽宁省朝阳市玉米膜下滴灌工程每年设施维修和滴灌带更新费用约240元/亩,如果各级政府不给予补贴,玉米膜下滴灌很难持续应用巩固成果。
 
  调研组指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项目,仅靠地方政府和农民自身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农业高效节水投入长效机制。可通过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等方式,对高效节水农业工程进行适当补贴,多渠道筹措节水资金,确保高效节水工程持续发展。
 
  合理调水兼顾节水保粮
 
  粮食主产区用水高峰时间与调水时间不匹配,节水保粮难度大。调研组建议适度调整取水指标,并以技术进步引领节水农业发展。
 
  调研组发现,粮食主产区兼顾节水、保粮、增收的难度很大。
 
  作为资源性缺水的粮食生产大省,河北省经济社会用水总量70%用于农业,其中超过40%用于小麦生产。春季是小麦的重要生长期,也是河北的干旱期,但国家给河北省的引黄河水时间主要在冬季,造成河北小麦生产主要靠地下水,而这恰又与当前压采地下水的政策要求相悖。新疆长期以来用水方式较粗放,农业用水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95%。根据退地节水指标要求,到2030年需压缩灌溉面积1500万亩~1700万亩,压力较大。
 
  调研组指出,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实现粮食主产区节水、保粮和增收。建议在国家水资源配置中,考虑粮食主产区缺水实际,适度对其相关水源取水指标给予倾斜;国家提高对粮食主产区大型灌区投资比例,降低地方配套;提高造林和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等各类生态工程补助标准,尽快建立生态上游地区向下游地区提供公共生态产品补偿机制;粮食主产区要创新体制机制,主要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田水利产权制度、工程良性运行管理、政策法规保障等方面力求突破。
 
  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用水效率的可行路径,可兼顾节水与保粮、增收。现代高效节水技术通过一条小小的滴灌带让农民自发联合在一起,引领传统小家小片种植步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突破了原有的先成立农村合作社,再通过采用先进技术促进生产的发展模式。调研组建议积极推动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创新,进一步研发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各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研究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和节水系统的科学管理技术,以技术进步引领节水农业发展。
 
  统一规划形成节水合力
 
  高效节水灌溉缺乏国家统一规划,资金投入渠道分散,先进经验难以推广。调研组建议尽快组织编制《国家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
 
  各地在开展高效节水灌溉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逐步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建设进入了以地表水水源为主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阶段,走在了全国前列。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的农民在定额分配、阶梯计价、节奖超罚等措施的引导下,大幅压缩高耗水、低效益蔬菜种植,增加了低耗水、高效益精细菜种植,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总结和推广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为其他地区的高效节水工作提供很好的借鉴。然而,我国对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尚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指导,导致部门间协调难度大,部分政策不衔接,建设标准不统一,没有形成较好的工作合力。调研组建议,尽快组织编制《国家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并将规划任务分解落实到省、地、县,为国家安排补助资金及地方整合使用涉农、涉水资金提供依据,保障农业高效节水建设按照已编制完成的实施方案统一建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统一规划的缺乏也导致了资金投入渠道的分散。当前,我国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改革、财政、交通、林业等多个部门支农惠农资金较多,但由于分散使用,各不配套,综合效益并不理想。如国家投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渠道很多,但各资金渠道基本是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工程规划及布局缺乏整体考虑,建设投资标准也很不一致,造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难以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难度大。
 
  调研组建议,要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对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认识水平,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因地制宜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建设。(记者 王海磬)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