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国网河南电力:挖掘数据潜力 促进安全生产

   2015-03-04 国家电网报 1730
核心提示:大数据的意义不在于掌握数据信息的多少,而在于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加工实现数据增值,从而更好地服务人们生产生活。近年来,国网河南

“大数据”的意义不在于掌握数据信息的多少,而在于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加工实现数据“增值”,从而更好地服务人们生产生活。

近年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展“大数据”研究,在气象灾害预警、电网运行监测、故障抢修优化等方面做出大量有益探索,大大促进了生产。2月25日,我们走进设在河南电科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的“大数据”攻关团队。

及时预警 防灾减灾

国网河南电力非常重视电网防灾减灾,与河南省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形成气象应急联动机制,开展电力气象相关课题与应用研究。作为支撑单位,河南电科院长期开展“覆冰导线气动力特性及输电线路舞动试验”“基于精细化预测的电力气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个电力气象相关课题。

2013年年初,河南电科院承担的河南电力气象山火监测子系统建成投运。该系统通过极轨气象卫星获取山火卫星监测信息,结合电网设备运行信息、电网设备GIS信息、气象信息,进行输电线路山火预警风险等级智能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风险程度,并给一线运维班组发送预警信息,降低了由于山火因素带来的输电线路故障风险。

2013年7月,河南电力气象夏季强对流子系统投运。该系统利用河南省气象局多普勒雷达站传输的实时回波信息,采用三维拼图、地物回波筛查等国内气象领域前沿技术,将气象预警信息与电网GIS信息有效融合,实现了河南电网未来1小时、1×1千米范围内强对流气象因素的有效预警。目前,系统已累计发送预警短信2万多条,成功预警两次全省大面积强对流天气。

“譬如2014年7月29日15时58分至21时49分,河南电网遭受恶劣天气影响,共发生7次输电线路跳闸事件,涉及6条线路。事前我们对这次强对流过程的范围和强度做了准确预警。”攻关团队成员李哲说,电力气象台及时发布精细化专业气象预报、预警,为电网调度、运维部门赢得准备时间,最大限度降低恶劣天气对电网造成的影响,也为故障原因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2013年10月,河南电力气象冬季覆冰舞动预警子系统投运,该系统利用省内发生覆冰舞动线路的样本数据,开展大量研究分析及比对工作,归纳线路覆冰舞动气象条件及概率,首次提出“能量累积因子”概念,为提前判别线路舞动风险提供了参考依据。

配网状态 全面掌控

配电网点多面广,国网河南电力推广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城市配网公用变压器、专用变压器运行数据的在线采集,结合变电站实时数据、电力气象数据等,为实现配电网的监测分析提供了可能。

杨磊介绍说:“我们从全省11万余台城市配网变压器和3400余条10千伏线路采集用电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筛选出重载或过载严重的变压器和线路,及时提醒运维人员关注,有效防止了配变过负荷烧损事件发生。”

同时,该公司研究多年来积累的气象数据和10千伏馈线负载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大数据”分析总结不同馈线随季节和昼夜变化的规律,以及受气温等气象条件、节假日、重要事件等因素的影响特性,构建科学的馈线负荷预测系统,实现对未来三天馈线负荷的有效预测。通过对配变和馈线近三年运行数据和报装数据的挖掘分析,筛选出需要扩容改造和低电压治理的重点区域。

2012年7月,河南配网在线监测分析系统上线,实现了城市配电网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和供电可靠性数据的自动提取分析。2014年迎峰度夏期间,河南电科院应用此系统对配电线路及配变的重过载情况、配变三相不平衡进行预警跟踪,共发布过载配变预警信息1202条,配变重载预警信息6700条,配电线路重过载预警信息102条。今年,国网河南电力计划启动县域配网监测及低电压分析工作。

故障抢修 有备而来

2014年,随着95598业务集中到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配网故障报修业务更加规范,工单数量、故障类型和时空分布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配网故障状态。气象条件以及由极端天气导致的用电负荷大幅变化,是造成故障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并通过工单数量等方面反映出来。

为此,河南电科院结合配网报修工单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每日工单数量随天气因素变化的规律。研究人员选取2013年1月以来河南全省城市配网故障报修工单进行初步分析,选取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工单数量与气温相关性较大,并且夏、冬季比较显著,春、秋季则不明显。

研究还发现,夏季工单数量急剧增加与持续高温或恶劣天气如强降水伴随短时大风、雷电有关,冬季通常与持续降温有关。故障类型分析结果表明,由气温引起的工单数量增加与过负荷有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与经验得出的定性判断相吻合,但给出了定量的分析结果。

“通过前期研究,我们基本摸清了工单类型及数量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目前,我们正在选取合适的模型进一步验证。”“大数据”攻关团队负责人张小斐表示,未来该模型可以结合精细化天气预报,较为精准地预测工单数量,可为极端天气下提前增派值班人员、做好应急预案、准备抢修物资提供技术支撑。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