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7日15时30分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钟雪泉]: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本次记者会的主题是“全面加强环境保护”。今天,我们很高兴的邀请到新上任的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先生来回答大家的问题。现在有请陈部长。
[陈吉宁]: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我到环保部工作一个月零一星期,接手部长的工作一个星期整。我还在熟悉情况,适应新工作阶段。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交流,回答大家的问题。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环保部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环保事业的关心、支持和爱护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也知道,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大学里今天是“女生节”,所以我在这里祝在座的各位女记者节日快乐,也祝清华的女学生和全国在校的女大学生节日快乐。
[钟雪泉]:下面请提问。
[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记者]:今天的北京又是一个“雾霾天”,想请问陈部长,您作为新任的环保部长对于“雾霾”这个全社会都很忧心的问题,您有什么新的有力举措来解决它?对于驱散雾霾,还老百姓一片蓝天,您有没有信心?谢谢。
[陈吉宁]:做校长的时候,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情是想学生的事情,到了环保部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是看天。如果天蓝,不敢懈怠;如果是像今天这样的天,就会感到不安,要加倍地努力。刚才你说的雾霾问题,确实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突出环境问题。
去年,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数没有,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80%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长三角、珠三角,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大面积雾霾频繁发生,引起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件事情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环境保护工作和大气污染治理多次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论断、新的要求。李克强总理去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要像向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张高丽副总理,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我们说的“大气十条”,从十个方面提出了35项具体的措施。我想,这是对我们下一个阶段治理雾霾的一个全面的、系统的部署,是今后几年我们治理雾霾的行动指南和路线图。
应该说,“大气十条”出台以后,我们各地、各部门都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我到环保部第一天,就让有关司局给我拿一个单子,去年一年大气污染治理、雾霾治理,我们做了什么工作,看一看,这个单子很长,我今天把几点给大家念念。
去年,实际新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分别为1.3亿、2.6亿、2.4亿千瓦,脱硫脱硝装机容量占比达到95%和82%;3.6万平方米钢铁烧结机新增烟气脱硫设施,占比达81%;6.5亿吨水泥熟料产能新型干法生产线新建脱硝设施,占比达83%;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600余万辆,超过过去3年的总和;淘汰燃煤小锅炉5.5万台,各地煤改气工程新增用气量25亿立方米。各地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2080件,是过去10年总和的2倍。
我看了这个单子以后感到,没有哪个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用这么大的工程和投入治理雾霾,我们是在用硬措施、硬任务来应对硬挑战。我们有没有一些效果呢?去年,全国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总体上PM2.5平均浓度降低11.1%。刚才我讲的三大区域也降低了10%-12%,特别是京津冀地区降低了12.3%。
你刚才问我有没有信心。我想,从国际经验和“APEC蓝”实现的过程来看,我们要实现大气污染质量的明显好转,不能靠老天,必须把污染物排放量从现在的千万吨水平降到万吨级水平。能不能做到?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难度确实很大,需要我们付出额外的努力。
今年,大气污染治理将主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要把新的环保法公布之后,老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不适用的部分修改过来,使它们保持一致。第二个就是要把这些年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形成的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制度、好的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包括联防联控,包括重点地区燃煤量的控制,包括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等等。
二是全面实施“大气十条”。去年是第一年,今年是第二年,我们要真抓实干,提高治污水平,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三是加大科学治霾和系统治霾的水平。随着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后面减排的成本会上升。所以我们要科学治霾,加大源解析的力度,要让“大气十条”这个好的路线图在各地落实为一个好的施工图。
四是加大信息公开。让所有的污染源排放暴露在阳光下,要让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污染排放监督者,动员全社会力量一起来形成共治雾霾的局面。谢谢大家。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有关空气污染,我们已经感受很深了。但是我国的环境污染决不是空气一项这么简单。过去央视做了大量有关环境污染的报道,其中涉及到水污染、耕地污染、矿山污染,甚至现在还有沙漠污染。我想请问陈部长,您能否明确的告诉我们,我国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究竟有多严重,有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谢谢。
[陈吉宁]:长期以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历届政府一直努力破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整个国家的污染治理进程明显在加速。
现在,从污染物总量减排来看,我们四项主要污染物,COD和二氧化硫今年已经提前完成“十二五”的任务,氮氧化物和氨氮预计也会按期完成。随着污染物的持续减排,一些常规的污染物在国控断面上已经出现了持续稳定好转的局面。但是总的来看,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处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上,已经接近或者说超过环境容量,在一些地方、在一些时间段,超过还比较多。所以说,我们的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质量差。雾霾的问题、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城市黑臭水体的问题等等。二是生态损失比较严重,特别是水体的生态损失。三是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大量的重化工企业沿河、沿湖、沿江的布局仍然带来比较高的环境风险。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看?我想是在一个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我们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特殊发展阶段,只要发展,这个问题就会出现。另外,我们历史“欠账”也比较多,还要在解决新增污染排放的同时,解决老的问题。
我看了一下,世界各国在发展进程中都面临这个问题,所以环境科学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曲线叫“库兹涅茨曲线”。随着经济的增长,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到了转型期,过了这个阶段之后,污染物排放会下降,我们的峰值相对来说比较高。为什么呢?大家看,从工业革命以来,所有的现代化国家不讲体量,只从人口密度和工业化带来的单位土地面积排放量来讲,这是一个环境排污强度,我们现在已经超过历史上最高的两个国家——德国和日本,超过他们2-3倍。所以,我们面临着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解决中国环境问题,不能够操之过急,也不能期望过快,但是,更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懒政不作为,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问题。
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包括体制优势和制度优势,可以更好地从上向下推动这样一项工作,我们也有后发优势。我们现在的经济模式总体上是粗放式的,其实环境治理又何尝不是粗放式的呢?我们现在治理工程主要体现在末端治理,如果看过去几十年技术发展的情况,节约的技术比如说节能、节电、节水、截污的技术,清洁生产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他们的进步要远远大于末端治理的进步。但是这些红利没有释放出来,为什么?一个是我们创新能力不强,还有就是我们的环保政策没有跟经济政策和发展政策作深度的融合。所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谈到了环保税立法的问题。随着创新能力的增强,随着政策深度融合发挥作用,我想,中国环境治理的进程会进一步加速。所以,我对我国的环境治理充满信心。
李克强总理专门讲,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所以我们要用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毅力,紧密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的核心,来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程度。谢谢你的提问。
[俄罗斯阿尔发电视台记者]:环保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请问陈部长,今年会有哪些国际双边和多边方面的合作项目?谢谢。
[陈吉宁]: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议题,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我们面临的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来共同呵护地球家园。
中国政府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一直积极参与联合国等政府间组织发起的各项环境保护公约和行动计划。与发达国家合作,来探讨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促进国内的节能减排;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坚持互利共赢,分享破解发展和环境之间矛盾的经验;与周边国家合作,来共同解决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2015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宽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推进互利共赢,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积极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规定的义务,积极参加全球治理体系规则的构建,包括自贸协定和环境产品清单等相关的谈判,共同推进区域和全球问题的解决,为亚太地区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另外,我们今年还要举办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年会,这次会议将围绕“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的主题,分享各自的经验,为构建中国的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言献策。谢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陈部长,您刚才提到新的环保法,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把新的环保法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我们发现一些地方也在抵抗,难免在这些地方无法得到实施。请问陈部长,您作为新一任的环保部长,环保部将采取哪些措施让环保法真正“硬”起来,成为一把真正的利剑?谢谢。
[陈吉宁]:为落实好新修订的环保法,环保部将开展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出台和完善环保法的实施细则。新的环保法在落实政府责任、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和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突破。但是,在具体实施上还有一些模糊的地方,我们要把这些地方进行“细化”。包括刚才我讲的落实政府责任。大家看到了,环保法规定地方政府要对本地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非常明确,环保法还规定对地方政府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具体该怎么做?大家看到,最近我们已经对两个城市政府的负责人进行公开约谈,这就是要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我们要在一些地市试点怎样将环境保护纳入到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去?试点怎样进行干部的离任环保审计或者在经济审计中纳入环保的内容。同时,在生态损失评估上,现在我们在方法学上、在人才储备上还有很多不清晰的地方。包括企业违法举证,现在还有一些难度。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完善,这是第一项。
第二,一个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我们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所以,环保部把今年定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年”,我们将开展全面的环保大检查,对于违法的特别是未批先建的企业进行全面的排查,我们也提出了“四个不放过”,即“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我们要让企业懂得守法不是高要求,是底线。要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过来,把守法变成新常态,敢于碰硬,形成高压态势。我们还将强化刑事责任追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移送一起。
第三,推动地方政府责任的落实。我们要对30%以上的市级政府开展督查,强化地方的责任,解决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作为”行为。
第四,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执法信息,公开企业排污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举报权。在“六五”环境日,还要推出微信举报。现在有一些机构推出了“随手拍”,我们要在环境执法的过程中,使污染无处躲藏。
第五,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的协调配合,强化环保执法的司法监督。
第六,强化自身的队伍建设,提高我们的执法能力。要解决自身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谢谢。
[京华时报记者]:今年2月9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在向环保部反馈巡视意见的时候,特别指出环评方面的问题突出,在未批先建甚至红顶中介等问题背后,隐藏的是环保监管的失职和腐败问题,请问陈部长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又如何应对环保系统内腐败的问题?谢谢。
2月9日中央巡视组向环保部通报了中央巡视的情况。环保部高度重视,成立了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我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一个月以来,我们开了多次会议,来落实整改的工作,一件一件的分析,一件一件的落实。应该说,中央巡视组提的这些问题,切中要害,实事求是。这些问题反映的不仅是环保部自身的问题,也有整个环保系统的问题。其中的原因,包括制度上的漏洞,包括管理上的缺陷,包括工作作风问题。我们提出“三个结合”,即整改要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把制度的笼子扎牢、扎密,要跟新环保法的实施结合起来,要和环保部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
我们将开展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决查处一批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的环评违法行为,要把违法企业纳入诚信“黑名单”,把一些情节恶劣的企业移交司法。要在社会上引起震动,表明我们的坚决态度和信心。
二是彻底解决您刚才提到环评“红顶中介”的问题。我们决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我在这里向媒体朋友承诺,环保部所属事业单位的8个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的分批分期也要全部脱离,逾期不脱离的,一律取消环评资质。
三是深化环评制度的改革。要让它阳光化,压缩环评审批权的空间,强化两项宏观控制,一个是项目落在什么地方?不能把一个不该建的项目放在生态敏感区和饮用水保护源地,另一个是要强化行业的污染源总量控制。同时,我们要下放审批权,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
四是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要把环评项目从环评开始到审批到验收,全部向社会公开。要把这个权力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做到“阳光环评”。要把政府和企业同时放在阳光下,接受公众的监督。
整个的整改情况,我们最后将向中央报告,也会及时地向社会公开,接受大家的监督。谢谢。
[中国网记者]:陈部长您好,我国部分地区曾经因修建PX和垃圾焚烧场项目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您有什么看法?另外,环保部怎么消除公众的疑虑,使老百姓放心修建在身边的这些项目是安全的?谢谢。
[陈吉宁]:谢谢您的提问。我自己过去也一直关心这个问题。去年在清华毕业生典礼上,我专门称赞了清华学生维护PX词条,这样一个坚持科学真理的精神,大家应该关注到了。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家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意识也在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会掺杂一些利益诉求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仅在中国有,在世界各国发展中都有这个问题,英语叫“Not-In-My-Back-Yard”,我们叫邻避效应。这个事情处理不好,会引起群体性事件,影响政府的公信力,甚至把一个环境问题扩大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所以,这个问题确实要非常谨慎地处理。
环保部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的。PX是非常重要的工业技术产业,垃圾焚烧等设施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我们要支持这些设施的建设,但是要依法建设。要支持技术先进、环保措施到位,选址符合要求的项目建设。环保部门在审批过程中,也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切实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依法严格审批,特别是在建成之后也要加强监管,让老百姓放心。
在这里,我也希望各级政府提高自身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特别是在这类项目的前期,在规划选址、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等方面加大力度,认真听取公众的意见,保障公众的权益,妥善处理好这类项目的“上马”问题。同时,我也希望企业不要躲在政府的后面,要积极沟通,让利于民,与社区共建,积极做好相关工作。这是我的想法。谢谢。
[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请问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会不会有矛盾?就是怎么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改善环境质量呢?谢谢。
[陈吉宁]: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确实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也非常艰巨,破解和平衡它们之间的矛盾,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我想,在这里讲,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对今天的危机,就是要避免明天更大的危机,我们抓住今天的机遇,是为了明天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所以,首先我们不能回到过去粗放式发展的老路上,经济下行压力大,环保工作不能放松。
第二,我们是在全球竞争的经济体系下,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特别是做强,不能靠保护落后来实现,要依托提高生产效率,依托技术创新来由大变强。而它的重要推手,就是提高环保的要求。好的经济政策从来都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违背自然规律,最终也是要违背经济规律,受经济规律惩罚的。另一方面,我想,我们应该看到,环保本身也是当前和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有些代表已经提出相应的建议。中国在未来的几年环保投资需求非常大,大概8-10万亿元的水平上,而且这个投资没有重复建设,长期受益,是一个好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我们国家这些年环保的投入逐渐加大,大家可能注意到,过去三年全社会环保的投资,每年大概新增1000亿元,问题是什么呢?问题是我们现在主要还是靠政府投入来解决,政府投入占的比例30%-40%之间,这个市场还没有完全的打开,还没有带动社会资本进入到这个市场,来带动我们经济的发展。所以,下一步有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我们突破:
一是进行价格改革。推动价格体制改革,要形成合理的项目回报机制。二是进一步开放市场。推动包括财政部正在推动的PPP,第三方治理,要推动政府采购服务、排污权交易等环保市场的形成,提高治理效率。三是发展绿色金融。现在环保产业融资成本过高,环保产业很多部分不是暴利行业,是长期稳定的回报,所以要带动一些有良心的资本、有社会责任感的资本进入到这个市场,要形成一个更好的融资模式的设计。最后,一定要加强监管,规范环保市场,特别是环保企业要守法,不能成为污染的企业,要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市场的规范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来带动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谢谢。
[凤凰卫视凤凰网记者]:现在我们看到内地的一些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出现这样一个状况,一说政府治霾就要限制民众的日常生活,比如限车、限制街面烧烤,甚至限制开火做饭,所以很多民众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说治霾,不去治理一些特殊的利益部门,反而对待这些弱势群体,您是怎么看的?在治霾和保证民众的正常权益之间是否有平衡点?谢谢。
[陈吉宁]:坦率地讲,大气污染的来源,非常广泛,也极其复杂,既有大家熟知的像炼钢、水泥窑、燃煤等这些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污,也有机动车、船舶等移动源的排放,也包括我们自己,比如装修、餐饮油烟、量大面广的面源排放。根据我们这些年的源解析情况,主要在北京、天津和上海,机动车来源的大概占24%左右,这是平均水平。餐饮、汽修、装修涂料等活动所占比重大概在10%左右,这是排放的基本情况。
治理雾霾,改善空气情况,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合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一方面,我们将认真落实“大气十条”所明确的各项治污任务,特别是强化企业治污,要落实企业作为治污主体的责任。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是雾霾的受害者,每个人也是雾霾的制造者。我们这个行当里有一个说法,就是每一个人看他排放量很小,微不足道,但是如果大家都这么样做的话,就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比如垃圾,一个人扔垃圾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每个人扔垃圾,我们的城市会成什么样呢?
所以,环境污染治理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转变那些环境不友好的生活方式。比如少开车,少放一些烟花,家里少用一些水,节约用水、用电,每个人的贡献就是对治理雾霾的贡献。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的不懈努力,不做旁观者,我们才能加快实现蓝天常在这样一个梦想。谢谢。
[法国欧洲时报记者]:去年11月,中美之间发表了有关抑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联合声明,但是在12月,我们发现在利马气候大会上中美之间依旧存在分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中美之间谈判最为艰苦的部分。请问陈部长,您认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应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还有就是今年底将在巴黎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请问中国政府对本届巴黎气变大会有什么新的期待?谢谢。
[陈吉宁]:谢谢你的提问。气候变化谈判在国内是发改委牵头,但是我今天还是想利用这个机会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去年11月份,发布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我想这个声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在这个联合声明中明确写上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要考虑各自不同的国情,体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这个声明对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和世界可持续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也注意到,在去年12月份的利马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谈判的分歧上仍然存在。中国在利马大会上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以理性、务实、建设性的姿态与各方进行对话、沟通、协调,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等公约基本原则,为利马会议取得成功和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如期达成协议作出了积极的重要贡献。
目前,国际社会都在关心今年下半年的巴黎大会,我们希望各方要遵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集中围绕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等要素展开谈判,精诚合作,聚同化异,尽早达成共识,确保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协议,不断强化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在这里,我也期待发达国家要进一步展现领导力,切实落实公约下率先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义务,不断提高行动力度,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振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雄心。谢谢。
[新华社新华网记者]:日前,有一个环保公益组织发布的调查报告说,在我国湘江流域的一些重金属工矿区土壤污染严重,耕地中间的镉等重金属超标上百倍。想问一下,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总体状况是怎么样的?另外,除了耕地污染以外,垃圾围村、污水横流以及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都威胁着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请问部长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有什么举措?怎么给大家留住一个美丽的乡村?谢谢。
[陈吉宁]:谢谢你的提问。良好的土壤质量是维护农产品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非常重要的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把治理土壤污染确定为向污染宣战的三大行动计划之一,目前环保部正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的污染状况有一个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部分地区的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是工矿废弃地的污染十分突出。从调查点位的统计来看,大家不要有误解,调查点位不代表全国的土壤污染状况,这是两回事情。从调查点位情况来看,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但主要是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重度污染点位占1.1%。
下一步,环保部会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详查,摸清家底,做好污染源的管控。我想,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当前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标准体系。我们要让土壤污染治理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第二,加强工矿企业的环境监管。要切断土壤污染的源头,遏制土壤污染扩大的趋势。第三,对污染的土地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做好污染的管控,避免这些污染扩散和扩大。第四,通过试点示范,建立适合我们国家自己的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逐步推动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我相信通过这些工作,可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关于您提到的农村环境问题。这个问题现在确实是环保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也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环保部和财政部过去通过大力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来带动农村的环境污染整治,主要通过连片整治的方式解决一批农民反映强烈的,比如饮用水安全问题、污水和垃圾的问题。到去年年底已经累计投入255亿元,治理了多少个村庄呢?大概5.9万个村庄,受益人口大概1.1亿人。经过整治的村庄,环境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农村环境问题现在看来还有几个这样的突出表现:一是随着城市和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农村污染源的比例在上升,有一些污染物排放量现在接近“半壁江山”。二是现在全国开展环境整治的村庄比例还是太低,大概只有10%。所以,农村的“脏、乱、差”的问题还是比较普遍。三是农村面临城市和工业污染转移的现实问题。四是农村的整体生态环境退化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遏制,需要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
今后我们做好农村环保工作需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把农村环保工作放在整个国家环境治理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结合大气污染治理和即将发布的“水十条”实施工作,加大农村治理力度,推进城乡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结合新环保法的实施,加大执法力度,切实防止工业和城市污染源向农村转移。
二是继续推动农村环境的连片整治,重点解决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污染的问题,保证农村供水的安全。
最后,我想,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到底怎么样来进行农村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责任制,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怎么样进行长期有效的运行,怎么样体现地方政府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进行不断地探索。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央广网记者]:去年腾格里沙漠的非法排污问题被媒体曝光,今年的2月份又有媒体发现当地有了新的污染,环保部对此有哪些举措?另外,现在一些产业正在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那边的生态环境往往更加脆弱,陈部长对此怎么看?有什么举措?谢谢。
[陈吉宁]:去年9月,媒体对这个问题报道之后,环保部会同内蒙古和宁夏两个自治区政府开展了调查和处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内蒙古自治区对阿拉善盟党政主要领导和其他20名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宁夏回族自治区对中卫市环保局长、副局长、环境监察支队长、副支队长予以免职、行政记过和行政撤职的处分。涉案企业也被责令拆除厂房和生产设备,停产治理。同时环保部要求两个自治区政府要举一反三,开展排查,切实消除环境污染的隐患。
今年2月份,媒体再次报道,这是我到环保部没有几天发生的事情。环保部立即开展了调查,我们运用环境卫星遥感技术,发现了24处疑似水体。我们立即派西北环保督查中心到现场逐一排查,经过排查大概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老的问题已经整改完了;第二种情况,老的问题正在整改中,还在按进度进行整改,还没有整改完毕;第三种情况,就是出现了新的问题,我们正在进行最终核实,对新产生的问题,一旦核实确认后,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下不为例”,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出现这个问题。我们要确保所有整改措施全部到位,并且把这些结果向社会公布。关于腾格里沙漠污染的问题,我们欢迎媒体进行监督。
关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带来的污染转移问题,我们也叫“污染上山下乡”。这些年,中西部的发展明显在提速,未来几年,是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西部地区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更是开发与生态环境矛盾的加剧期。所以,我们要避免在中西部地区出现个别在东部地区出现的那种发展与保护之间矛盾冲突非常大的问题。
为此,环保部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环保也有一个“PPP”,就是prevention、prevention、prevention,预防、预防、再预防。预防是环保的第一要务。一旦造成污染了,再治理,成本代价太高了。所以,我们几年前就开展了关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我们要把战略环评成果用好,守住三条底线:第一条底线,就是生态红线,不能进的地方,坚决不许进。第二条底线,要守住行业的排放总量,不能有突破。第三条底线,要守住产业进入西部地区的准入条件和标准。我想,通过这样一些宏观的预防措施,来规避我们在后面的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二,加大对西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力度。要提高西部地区环保设施的建设标准,切实增强治理污染的能力。
第三,加强对西部的生态补偿。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我国的主要饮用水源都来自于西部,我们应该给西部更多的支持、补偿,让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
第四,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不能用两个尺度来执法,更不能让中西部成为污染企业逃避责任的天堂,要切实防止发生污染转移的问题。谢谢。
[美国中文电视、美国中文网记者]:有媒体报道说,中国雾霾已经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甚至飘洋过海到了美国,影响了当地人的身体健康,请问您对此如何回应?谢谢。
[陈吉宁]:谢谢你的提问。我想说,我们各国共同拥有一个地球村,我们都有责任共同维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
你谈到跨界污染的问题和污染转移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的机理、影响因子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今天这个问题是这样,历史上又何尝不是呢?我想,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我们跟所有发达国家一样,都在经历着这样一个污染物排放比较高的时期。但是我相信你也看到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从“十一五”以来,通过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减少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2013年9月开始,我们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投入力度和行动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期还会公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河流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同时,中国已经和周边有关国家建立了相关的机制,开展环境方面的合作,我们共同分享信息,共同交流经验,共同面对跨界的污染问题。
实际上,中国也参加了很多国际环保行动计划和公约。比如说,在保护臭氧层、削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危险废物和化学品进出口等国际公约方面,中国都在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最近,环保部也在积极参加联合国环境署发起的保护西北太平洋、东亚海行动计划和防止陆源污染海域环境全球行动计划。应该说,中国政府在切实履行自己在全球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
在这里,我要进一步强调的是,中国解决好自身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对世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最大贡献。
[钟雪泉]:今天的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陈部长。谢谢大家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