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节能减排投资将再次扩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不久前举行的联合国多哈气候大会上指出,为完成“十二五”时期的节能减排指标,政府部门将投入2万多亿元,全社会累计将投入超4万亿元。这一大手笔的投资规划远超此前《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所提出的2.366万亿元。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公布了第二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名单,广州、青岛等29个城市入围。目前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国内支持低碳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仍是各级财政支出,但随着“十二五”时期各类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在上述试点地区的实施推广,国内节能减排产业或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
资金瓶颈日益凸显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分别降低16%和17%,体现了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新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低碳城市试点随之推出。
在机遇出现的同时,必然也会带来更多压力。“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中国的宏观大背景下,能源供给与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资源环境约束趋向强化,给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同时围绕着能源、生态、气候等领域,国际节能减排的呼声也日趋高涨,由碳关税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另一方面,全民节能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全社会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这些都为“十二五”推进节能减排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这些状况和难题的解决,无不依赖于资金的投入。
“相比于"十一五"节能减排的财政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投入力度更大,提高到按年节能量每吨标准煤奖励240元;北京等地区还以法规的形式将地方配套标准提高到260元,中央和地方奖励合计达500元,有些地方更是达到了800元。” 中国节能专家联盟网首席执行官白炳楠告诉记者,每节约1吨标准煤,大概需要2000-3000元的投入。按照财政部的数据,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979亿元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251亿元,加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经济、服务业发展资金和中央基建投资中安排的资金,合计达到1700亿元。
一年1700亿元的中央财政投入与“十二五”累计4万亿元的资金需求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而接下来3年内,我国还要面临更加巨大的环保投入。那么,如何弥补这两组数字之间的差额?业内人士表示,中央财政不可能独立负担起全部节能减排资金投入,接下来,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重心会放在具有示范效应的重点工程上,通过带动相关社会资金投入来完成“十二五”目标。
民营企业的“春天”
“4万亿元,这一数字的确激动人心,但如何能够真正落实,这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家从事节能减排服务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忧虑。
那么,政策的天平是否会如愿以偿地向民营企业倾斜呢?
近日,在谈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国家设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各级政府也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地方财政资金,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给予有条件的支持。但除了国家资金投入外,要更加重视通过国家的财税相关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比如说,这几年我们利用财政专项资金设立的产业创投引导基金,中央资金和地方政府资金只占30%左右,其余70%是吸引社会资金。到2011年年底设立了61只,截至目前设立了102只,这个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张晓强说。
张晓强表示,“有大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需要创业投资、发行债券等支持,要通过强化金融服务支持,通过创投引导资金更好的引导,使得民营企业在金融方面得到更大的支持。”
从最新的进展来看,以杠杆撬动民间资金这一思路已经得到了各省区市的认同。不久前,浙江省宣布向民间投资一次性推出441个总投资额达1.183万亿元的重大资源性项目,涉及产业平台、交通设施、能源建设、城市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及商贸综合体、旅游及文化创意、农水工程等八大领域。而在此前,这样的项目曾是民营企业很难接触到的范畴。
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民营企业资金链紧绷、融资渠道仍有所阻滞的情况,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到节能减排市场,并使他们成为这一市场的行为主体,目前来看似乎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业内人士表示,融资机制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激活融资机制
据了解,目前节能环保市场的资金渠道仍以信贷为主,直接融资比重小。“这就导致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商业银行为碳减排项目提供直接融资、参与国际碳交易等金融服务尚处于空白状态,缺乏碳证券、碳基金等各种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服务支持;专业性的中介机构在碳金融业务之中的参与性不足,未能起到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项目风险,促进碳金融业务开展的作用。另外,节能环保市场的政策激励缺乏,相关的利率补贴、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等激励政策及对节能减排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公司债、企业债融资的扶持政策都尚显不足。”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遥表示。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则认为,激活融资机制、完善融资的基础条件、创新多元化的企业融资方案等三方面措施有望破解融资瓶颈。这就要求政府引导现有金融和资本市场并实施配套鼓励政策,使更多社会资本流向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可以通过杠杆作用和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源流向,进而直接影响国家绿色发展政策的进程和实施成效。
在这方面,国际上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可为我国提供借鉴。世界银行集团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于2006年成立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在2012年12月之前,实现每年减排2000万吨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动员了近100亿元的能效项目融资。
据了解,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上,国际金融公司为国内商业银行提供风险分担,即对于加入能效和可再生能源融资组合的所有贷款,由国际金融公司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减轻银行的信贷风险。投资项目按金额细分,如“小型”项目平均规模为25万美元,“非常大型”项目平均规模大于400万美元。专家认为,这些非常值得国内低碳试点城市参考。
业内人士还建议,除了利用各类融资手段推动节能减排,还应会同财政部门,加大节能减排标准化科技投入力度,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标准研发中心建设,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安排上将其列为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下大力气解决节能减排的技术制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