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为“中国梦”奋力而行

   2015-03-11 中国钢铁新闻网-鞍钢日报2830
核心提示: 有梦想,更要为之实现而奋斗。李超憋上一股劲儿,苦练技能。没有固定师傅,他就把班里的“活长”们都当作师傅,跟每个人学绝活。只有技校学历,他就利用工余时间补习高中课程,自学冶金机械专业成人大学本科。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心中的信念。

26年前,一名新入职的小工,在陌生的冷轧设备前,立志“做一名高水平技术工人”,笃定地开始他“技术报国”的人生追求;

26年后,他走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领奖台,成为拥有5项国家发明专利的“当代发明家”、全国“时代楷模”。

这个小工,就是现任鞍钢股份冷轧厂冷轧四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兼党支部副书记的李超。

李超的成功,源于他心中坚定的理想信念;他的成长道路,提供了一份融个人价值于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的生动样本。

坚定信念立志成为高水平技术工人

李超成长于普通工人家庭,是千千万万鞍钢子弟中的一员。

初中毕业,李超未能考上重点高中。在人生的第一次挫折面前,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怀着对鞍钢的深厚感情,考取了鞍钢技校钳工专业,孜孜不倦追寻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如许多爱好科技的孩子,小李超的志向是当宇航员,探秘外太空。当19岁的李超,腰别“三大件”,走进冷轧厂的厂房时,庞大而繁复的轧钢设备虽与外太空毫不搭界,却也勾起他探秘的欲望。

当时,厂里的二手洋设备,时常会闹“病”,有的慢慢解决了,有的成了疑难杂症。李超就想“什么时候我能把这些疑难杂症都解决就好了”。

有梦想,更要为之实现而奋斗。李超憋上一股劲儿,苦练技能。没有固定师傅,他就把班里的“活长”们都当作师傅,跟每个人学绝活。只有技校学历,他就利用工余时间补习高中课程,自学冶金机械专业成人大学本科。

一次,在“新增翻钢机运输链”工程中,李超运用所学知识,把“活长”们都看不懂的十几张盖板图样画在一张总装配图上,获得了大家的肯定。班长当即授权他这个小工当现场“总指挥”,带领大家将十几块盖板全部严丝合缝地安装到了设备上。

事后,李超不仅得到了比“活长”多出40块钱的奖金,而且他更加坚信:一个人是不是被人尊重,能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自己能不能为企业、为社会作出贡献。

入厂两年,李超就成为八个钳工班中最年轻的副班长。之后,他向着“高水平技术工人”的目标执著前行,先后成为鞍钢青工技能大赛技术状元、厂级专家、鞍钢技术专家、鞍山钢铁特级技师。

信念有多坚定,路就能走多远。

李超从工厂里不起眼的小工,成长为善于解决现场难题的“技术专家”。其间,他经历无数坎坷、无数艰辛,却从未动摇,笃定前行。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成为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报效企业、报效国家。

勇于担当敢向洋设备“动刀”

上世纪九十年代,鞍钢技术改造如火如荼,冷轧厂由原来的一线变十线,产品由普通的冷轧板变为高附加值的汽车板、家电板。李超的成长之路也伴随着冷轧厂的每一次跨越。

市场上需求酸洗板成品,李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将一台全新的涂油机安装到机组上,为企业开拓出一个新品种。

冷轧二号线建成投产第一年,设备故障频发。李超带着团队夜以继日地解决了一系列设备缺陷,最终使这条鞍钢的“希望之线”顺利过渡到稳定生产阶段。

冷轧四号线建成后,李超又带领团队高效地解决了一系列制约生产和产品质量的问题,使四号线成为冷轧厂的“创效之线”。

“企业遇到了困难,总得有人站出来、有人去管”,李超总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全身心投入到每一次挑战。

从“解放牌”汽车诞生就开始生产汽车用钢的鞍钢人一直有个“心结”,那就是不能生产轿车面板!这个“心结”也一直装在李超的心中。

2004年,鞍钢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自主集成冷轧二号生产线,成功生产出O5板,但成材率不高。最大的问题是钢板表面乳液残留。

已经从小工晋升为设备副作业长的李超,决心挑战这个难题。

当时用的乳液吹扫设备和技术都是国外的。有人替李超捏了一把汗:“国外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我们现在改,要动设备、换思路,能改好吗?”

这个顾虑是有道理的。在苦苦求索不得其路之际,李超也曾想过放弃。然而,看着刚下线的钢卷被降级、打废,强烈的责任意识压倒了所有胆怯和犹疑。

“无论多难,都要啃下这个硬骨头,结束O5板依赖进口的历史!”李超下定决心。

当一个人将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国家、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往往能迸发超强的毅力和智慧。

经过两年的潜心攻关,李超成功破解乳液残留问题,使得钢板表面质量从O3级提高到O5级,残次品率降为零!这一技术成果被推广到鞍钢几条冷轧生产线上,累计为企业创效近5000万元。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感慨地说:“这项技术是国内外首创,由工人发明,难能可贵!”

冷轧工艺技术过去一直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国内的数十条冷轧生产线要么整线引自国外,要么关键单体设备引自国外。李超打工作起,面对的多是国外设备。抱着“总要有人站出来”的想法,李超屡屡对洋设备动刀,先后攻克技术难题230多次,共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3亿元以上。

书写忠诚企业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对于李超来讲,只要是对企业有益的事情,困难再多、风险再大,他都愿意去做。

冷轧二号线重卷机组的步进梁刚投产时故障频发,运输钢卷时常常失去平衡。大家想了很多招儿也无法解决,李超研究了半个月,发现问题出在主走行轮的轴承上。这是设计上的先天不足。李超没有犹豫,向厂里汇报后,联系到设计单位,并提出改用圆锥滚子轴承。这次改型很成功,自那以后,轴承的设计单位在类似设备上都采用了李超选用的轴承型号。

在李超心中,企业利益高于一切。他用智慧和勇气一次次捍卫企业利益、国家荣誉。

2004年,建设冷轧二号线清洗机组时,李超是工程组设备负责人。在安装工艺段电解槽时,李超无意中听一位点检员说,两槽连接处的密封垫是拼接的。这些垫片看着不起眼,但如果密封不好,会导致槽体中的碱液外漏,后果非常严重。

当时,槽体上面的设备快安装完了,施工单位不愿为小小的垫片返工。李超急了:“我们要对企业负责!”当工人分离了槽体,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几段密封垫中间果然有几毫米的间隙。

还是这一年,新日铁设计的一套洋设备——雾滴分离器出了问题,不断有雪花状的碱雾从30多米的烟囱中飘出来。李超马上找日方交涉。日方调试了多次也不见任何效果,最后,只好同意赔偿鞍钢损失。日方“缴械”了,可李超不想放弃:“这样放着它会影响环境,得治理。”他组建一个攻关小组,对分离器进行改进,烟囱再也不飘“雪花”了。

2006年,鞍钢建设冷轧四号线时,李超作为谈判小组成员赴日本参与设计审查,主谈清洗机组部分。李超把二号线清洗机组暴露出的设计问题和修改方案详细列出来,有60多处,一条一条地谈。双方争执的焦点集中在清洗机组刷辊传动轴直径要不要加大上。李超坚持要增加2毫米,日方则拒不接受。双方激烈争论了两个多小时,僵持不下。李超“将”了对方一军,他站起身来,一字一句地说:“如果不修改设计,就将此项写入纪要中,以后这个部位出了问题,你们要负全责!”最终,日方答应了修改设计,并敬佩地与李超握手言和。

时至今日,四号线清洗机组已稳定运行5年多。

李超工作的26年里,正是中国钢企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冷轧工艺技术的时期,正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时期。而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检修工人,李超以对企业的赤胆忠诚、对家国兴衰的责任担当,孜孜不倦、上下求索,在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愧为一代技术工人的杰出代表。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