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昔日的央企“香饽饽”如今算起了“环保账”

   2015-03-12 经济日报2560
核心提示: 随着环境约束力的日益加大、考核方向的科学调整,地方政府就不能不把“环保账”纳入“经济账”一起算。算清“环保账”,才能算好“经济账”。而且“环保账”要既算“产出账”,也算“投入账”、“消耗账”、“回收账”,真正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的怪

随着环境约束力的日益加大、考核方向的科学调整,地方政府就不能不把“环保账”纳入“经济账”一起算。算清“环保账”,才能算好“经济账”。而且“环保账”要既算“产出账”,也算“投入账”、“消耗账”、“回收账”,真正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

近日,陕西榆林、延安两市与中石油长庆油田的“环保纠纷”引人关注。两市认定油田需缴纳高额环保补偿金,双方甚至准备“对簿公堂”。面对昔日极力拉拢的央企“香饽饽”,如今地方算起了“环保账”。

与长庆油田一样,近年来,已有多家央企与生态脆弱的西部省份产生大大小小的“环保争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一些企业也收到了当地政府的“逐客令”。甚至出现了“地方环保部门直接对央企开罚单”的现象。这些情况说明,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抉择中,不少地方将天平倾向了后者。

地方态度的转变,反映了“算账方式”的变化。引一家大企业,上一个大项目,会带来税收、就业的增长,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投资会轻松拉高GDP,地方政府自然乐见其成,甚至开出不少优惠条件,千方百计吸引大企业落户。然而,随着环境约束力的日益加大、考核方向的科学调整,地方政府就不能不把“环保账”纳入“经济账”一起算。仅就陕西榆林来说,相关研究显示,在现有条件下,榆林每开采1吨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达66.1元,每开采1吨原油,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达260元,成本收益率因此大打折扣。此次陕西榆林、延安两市认定长庆油田需缴纳的水土流失补偿费及逾期罚款合计超过16亿元,就是个例子。

算清“环保账”,才能算好“经济账”,否则就会在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之间陷入两难。比如,有的地方急于引进投资大、效益好的企业和项目,却忽视了环境修复方面需要的巨额投入;又如,有的企业技术改造进程一拖再拖,在日益严格的环保监管和处罚下,品牌和资金双重受损,反而得不偿失。甚至一些节能环保产业本身的发展,也需要算好“环保账”。比如,已经铺开多年的“绿色照明”工程,在节电方面颇见成效,但1只废弃节能灯中所含的汞可污染180吨水及周围土壤,尚不成熟的节能灯回收体系隐藏着更大的污染风险,亟待完善。再如,新兴的煤制气项目将煤炭转化为合成天然气,能减少燃煤对空气的污染,但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水,并会产生不小的碳排放,其环保的功效也就值得商榷了。

账要算两头,既算“产出账”,也算“投入账”、“消耗账”、“回收账”。在上马新项目、扶持新产业、出台新政策等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和行业企业都需仔细拨拨算盘,将“环保账”算仔细、“经济账”算明白,决策才能更有针对性,更科学有效、环境友好。

算清“环保账”,才能算好“经济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住“绿水青山”,责任在企业也在政府。在企业层面,应严格落实环境政策,全面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建设治污设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自觉遏制以污染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冲动。国务院国资委和环境保护部日前就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在这方面做出表率。在政府层面,也要树立“绿色GDP”的目标,划出环保“硬杠杠”,架起监管“高压线”,综合利用行政和市场的手段,倒逼行业企业践行环保,把算“环保账”的意识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实现生态环境良好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