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两会专访】武钢:应提高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目标

   2015-03-16 天源科创 2190
核心提示:全国“两会”已近尾声,环境治理、节能减排、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又一次成为众多代表提议和关注的焦点,“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词语一次次出现在代表们的提案中,全国百姓“一片蓝天”、“一方净水”的呼声得到了充分体现。
      全国“两会”已近尾声,环境治理、节能减排、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又一次成为众多代表提议和关注的焦点,“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词语一次次出现在代表们的提案中,全国百姓“一片蓝天”、“一方净水”的呼声得到了充分体现。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新疆金风科技董事长兼新疆新能源集团董事长武钢在全国两会上建议政府应提高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目标。
 
      国家能源局2015年1月份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预计从上年的9.8%提升到11.1%。不过,这一数据与2014年11月发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提出的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这一目标相去甚远。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新疆金风科技董事长兼新疆新能源集团董事长武钢在全国两会上建议政府应提高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目标。
 
      武钢认为,虽然我国政府近年来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紧迫性等战略性的认识程度大为提高,但一些决策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学术机构对于可再生能源在未来中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仍然存在,这也是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措施乏力的根本原因之一。尽管随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电力体制改革等诸多措施的落实,可以看出国家也在尽力改变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措施不力的局面。但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的承诺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在武钢看来,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需要在未来15年的时间内提升10个百分点,而过去的15年这一目标才提升了5%左右,可见其难度很大。如不抓紧时间进一步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激励措施,到2030年该目标实现存在很大压力。
 
      对此,武钢建议,首先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限制不合理的或者浪费性的能源需求,把能源消费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能源消费总量和供应结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能源安全供给和环境可持续的能源三角形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不是一个权宜之计,它是实现能源三角形协调性的一个重要工具。
 
      对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目前要做的是让节能合乎思维的惯性。可以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多的不是技术上的障碍,而是心理上的障碍。根据总量目标以及区域经济的不平衡,设定每一个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目标,这是一个增量目标,既要照顾新兴产业的合理需求,又要兼顾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淘汰落后产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将形成倒逼机制,迫使地方政府转变发展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来提高能源效率,包括更加注重技术进步,强化管理和能源综合利用,从而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和淘汰落后产能,减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压力。
 
      第二,要逐步地减少或者降低对煤炭的依赖,控制煤炭的增量,尽可能多地发展非化石能源。
 
      由于我国的煤炭消费占整体能源消费的65%以上,且我国依然处于发展之中,因此煤炭消费量虽然增速将逐步放缓,但在短期内仍将处于上升趋势。要本着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在减少对煤炭依赖的同时,又不对经济发展造成特别大的影响。
 
      到2014年年底,我国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合计超过3.5亿千瓦。即便如此,我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也仅达到30%,占发电量的25%。与一些发达国家接近60%的比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增加非化石能源,仍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第三,进行能源技术的创新或者能源技术的革命。
 
      能源技术革命范围很广,包括发展绿色低碳技术,还包括推动技术、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促进能源利用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培育带动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新能源技术革命以及和其他技术(如互联网)的广泛结合运用,被认为是未来产业革命的基石。
 
      目前各国与我国能源合作的态度都比较积极,应当利用此时机,加快共同开发和技术引进,推进技术进步,从而提高我国能源供应能力。中国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能源市场之一,这就为吸引能源技术、发展同石油资源国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同时中国具有后发优势,在清洁能源发展、提高能源效率、非常规能源开发等方面,都可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技术创新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政府需要积极提供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与技术创新环境,为技术创新起更大的作用和承担更多的责任,包括提供资金、保护创新权益以及对新技术应用的推广,特别是在提高技术标准、制定鼓励性政策等方面,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