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
编者按:又到3月11日。2011年之后,每年到了这一天,核电人脑子里的那根弦就会被扯动。距离日本福岛事故已经过去四年时间,中国核电建设经历了停滞、重启,3月10日再次出现在两会会场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理应轻松一些,因为过去一年成绩亮眼:2014年集团控股的阳江1号机组、宁德2号机组、红沿河2号机组三台机组先后投入商运,创下我国单一年度核电投运机组最高纪录,此外,中广核非核清洁能源资产以及核电资产先后在香港挂牌,受到股民热捧。但贺禹肩头还有别的重担,忙碌的脚步还远不能停下。
“华龙一号”落户英国需打一场硬仗
在获得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后,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英国、罗马尼亚、阿根廷、南非、土耳其、捷克等国先后与中国签署核能合作意向书,其中,英国、罗马尼亚与中国的核电合作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英国,去年10月份,欧盟委员会批准了由法国电力集团和中国核电企业联合投资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建设项目。
在罗马尼亚,去年10月份,中广核成为罗马尼亚Cernavoda核电站3、4号机组项目的最终投资者。
但只是以投资者的身份走出去,未免与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高层大力推销核电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中国的核电技术、核电建设团队带出国门、落地他国。
“核电技术和核电运营要真正迈出国门。走到英国这样一个老牌核电强国。” 贺禹对此很有信心。
贺禹表示,中广核已经初步锁定英国一个参股项目和一个控股项目,而华龙一号将在控股的布拉德韦尔项目 (Bradwell)落地。他首次对外透露,目前意向书已经签订,中广核正与法国电力集团(EDF)积极谈判中,有望在今年年内签署协议。贺禹还特别强调,这是华龙一号出口海外目前走得最靠前的项目。
法国电力手握英国新建核电市场最大筹码。2008年英国决定建设新的核电站,选定了8个厂址,其中五个厂址归EDF所有,英国这些新建核电站经历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者退出、涌入、收购等过程后,正积极“走出去”的中国核电企业来了。
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一拍即合。按照进程,法国电力首先启动的将是欣克利角C项目(Hinkley Point C),堆型采用阿海珐的EPR技术,随后将启动的赛兹韦尔项目 (Sizewell),堆型大概率也将采用EPR技术,这与在国内台山核电站采用的技术路线相同,而台山核电站的投资方正是中广核与法国电力。中广核入股英国核电项目,将继续深化与法国电力的合作关系,并为欣克利角C项目提供经验。
此外,法国电力集团也需要找到合适的伙伴来共同开发其他核电站。按照与英国政府签署的协议,若欣克利角C项目及赛兹韦尔项目都被纳入《国家核能政策声明》,且塞兹威尔两台机组也使用EPR堆型,则法国电力手中的布拉德韦尔项目的土地必须售卖出去。
谈判一开始,中广核就紧盯着布拉德韦尔项目。贺禹说:“两个项目是连在一起的,我们是一起推动。欣克利角C项目已经谈完了,和法国EDF合资建设EPR机组,现在谈判重点是布拉德韦尔项目,我们是要求中方控股,而且技术用华龙一号,这个正在谈。”
贺禹希望今年年内完成谈判敲定合同。核电走出去需要一张足够闪亮的名片,英国的布拉德韦尔项目为中国核电企业提供了打造名片的机会。
新技术在英国市场落地并不容易,即便是成熟的EPR技术,足足经过了五年时间才通过英国的GDA(Generic Design Assessments通用设计评估)。
“EPR技术经过了英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反应堆设计变更,花费了漫长的时间和巨额资金。这不是说法国技术不好,而是它不适应英国的核电监管要求。每个国家的核反应堆技术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更适用于本地的核电市场。” 英国老牌电力巨头阿美科集团(AmecFoster Wheeler)清洁能源业务欧洲区总裁克莱夫-怀特克莱夫-怀特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说。
华龙一号是我国目前唯一具备走出去可能性的核电技术,考虑到英国GDA审查的认真劲儿,中广核得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我们华龙一号有信心通过审查,但是也需要时间。”贺禹说。
英国市场一旦攻下,其他国家的核电“走出去”将一马平川。贺禹说,目前中国与巴西、阿根廷、捷克、南非、土耳其等多个国家都签订了意向书,他们也非常关注中国核电在英国的动态。“迈出(英国)这一步之后,未来就很快了。”贺禹说。
中国核电需要抱团走出去
“出口一个核电站,相当于出口100万辆桑塔纳轿车。”核电走出去的意义,原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做了这样一个非常形象的表述。
以欣克利角C项目为例,项目包括两个EPR机组,造价预计为160亿英镑,中广核在与法国电力谈判时明确要求必须提供中国企业参与欣克利角C项目建设的机会。“要把中国的设备带出去,但是多少还有待确定。”
贺禹一再强调,核电走出去是中国的投资、建设、技术、运营、管理、金融等相关企业共同抱团走出去。中广核在纳米比亚收购的湖山铀矿项目便是中国企业抱团走出去的成功范例。
2012年5月,中广核完成了对湖山铀矿项目100%股权的收购,该项目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实业投资项目,矿建过程中,兵器工业集团、中核建、中国建筑等六家央企共同参与。
核电技术出海,中广核手握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在启动国内首个示范电站项目后,理论上而言,即具备出海条件。
2014年8月,华龙一号通过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联合评审。2014年年底,能源局先后批复,同意中核福清5、6号机组及中广核防城港二期工程两台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方案。“只要中国的防城港和福清的华龙一号反应堆建设推动起来,我们就可以卖到英国。”贺禹说。
贺禹认为,中国的核电企业走出去优势非常明显,欧美国家虽然核电发展较早,但自上世纪80年代后基本处于断档,中国的核电建设从未间断,储备了大批人才。此外,价格优势是中国走出去的重要杀手锏。
“我们有非常大的优势,未来批量化建设之后,与俄罗斯、韩国、日本、欧洲的技术相比,经济性上非常有竞争力。”贺禹说。
海外市场空间广阔,贺禹预计未来10年,国外将有60至70台新建机组的市场空间,同时还将有30至40台机组退役,20至30台机组延寿。但核电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因此贺禹建议国家出台针对核电走出去的出口信贷等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