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环保部对煤化工环评审批“踩刹车”说明了什么?

   2015-03-18 中国化工报2690
核心提示: 有关环境保护部驳回苏新能源煤制气项目环评报告一事,日前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这样一个煤化工领域的标志性案例,各方面的解读不尽相同。

有关环境保护部驳回苏新能源煤制气项目环评报告一事,日前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这样一个煤化工领域的标志性案例,各方面的解读不尽相同。在笔者看来,该项目环评报告被拒的根本原因,在于全民环保意识的觉醒,在于政府对煤化工态度的改变。环保部对煤化工环评审批“踩刹车”,至少说明了三个道理。

首先,环评审批过松害煤化工产业。据业内专家告诉笔者,苏新能源煤制气项目的环评报告,吸取了之前上马项目的教训,比前几个煤制气示范项目的环评报告更完善。但即使这样一个环评报告依然遭驳,不能不引人联想,说明政府对以前煤化工项目的环评审批失之于松、失之于软。中国有句老话:“严是爱,松是害”。正是由于环保部门对环境评审第一道关口把关不严,导致一些煤化工项目建成后污染不断,从而坏了煤化工的名声,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影响和无法估量的损失。这话绝非危言耸听,事实也正是如此。我国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一些恶性污染事件,一些煤化工示范项目屡屡身陷其中,给公众造成了“煤化工就是污染项目”的不良印象。

其次,从严审批是挽救煤化工的开始。本来,我国发展现代煤化工的初衷,是开展煤源的清洁利用,减少煤炭使用过程对环境的污染,是保护环境的战略之举。而以往由于环评这个第一道关卡的失守,导致结果适得其反。此次环保部驳回苏新能源的煤制气环评报告,向包括煤制气在内的所有煤化工项目释放出强烈信号:煤化工环保工作不过关,无论项目的其他意义再大,政府也会说“不”。事实上,这次被拒的苏新能源煤制气项目承担着“产业援疆”和“疆气入苏”的任务,意义不可谓不大。但如果没有环保为前提,好的愿望未必有好的结果,甚至南辕北辙。因此,只有从现在开始,把住环评关卡,做好环保工作,才是煤化工获得重生的机会。如果说苏新能源煤化工环评被拒是好事,好就好在进一步唤醒了企业的环保意识。

再次,环保技术过关再上马是明智选择。据媒体披露,由于苏新能源煤制气项目环评报告被拒,加重了已获得“路条”的其他煤化工项目的等待观望情绪,这是好事。现在看来,煤化工的最大风险是环保风险,环保部认为苏新能源煤制气项目环评存在的六点主要问题,无论是水资源匮乏问题、废水处理问题、灰渣和盐泥处理问题、废气治理问题、工艺比选问题,还是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和风险防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煤化工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且目前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在这些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之前,其他煤化工项目贸然上马,必然重蹈覆辙,这不仅会给我国的环境带来更大的灾难,上马企业也将面临投资失败的巨大风险。

如上所说,苏新能源煤制气项目的被拒,挽救了一批跃跃欲试的煤化工企业。而耐心等待和观望,积极寻找更好的技术,认真比选更好的方案,是后续煤化工项目唯一能做的正确选择。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