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济南实践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加快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推广

   2015-03-19 中国节能网1900
核心提示: 为进一步加快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省推广, 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快速  发展。去年底,山东省从近年来各市和有关部门推荐的合同能
       为进一步加快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省推广,
 
        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快速
  发展。去年底,山东省从近年来各市和有关部门推荐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筛选确定了20个技术先进、改造合理、管理规范、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的项目,作为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其中济南市8家节能服务公司实施的9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入选山东省首批示范项目。
  此外,济南市财政安排3300万元,专项支持重大节能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以及先进单位、企业、个人和优秀成果的表彰奖励。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节能专项资金3400余万元,重点支持开展节能共性技术和重点、难点技术攻关,大力支持节能灯推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近年来,济南除了大量投入资金支持工业发展之外,也更加关注资源、能源、环保等问题,加强力度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提升企业内生动力
  在党和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下,工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绿色发展,不仅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还是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工业企业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从长远来看,工业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意义重大。
  2015年,济南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是:完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累计下降17%以上。“十二五”技能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消减15.5%、16.0%、11.9%和15.5%。
  通过发展节约型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济南到2015年底,服务业增加值将占GDP比重的56%。战略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8%,还将重点培育2个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使技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500医院,培育3-5家销售收入过10医院的节能环保企业。通过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落实压减煤炭消费政策措施,实现煤炭消费总量“由增转降”。2015年全市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8.5亿立方米,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30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比重达到8.8%。
大项目引领节能风潮
  近年来,一批新能源项目的或建设完成,或陆续启动,或开工建设:2014年年底前已建成投产国电长清一期风电项目、商河玉泉生物质发电项目;今年建成中海油平阴风电一期等三项风电项目和山东明科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济南统一 4.75兆瓦分布式光伏及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力诺7.83兆瓦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
  新项目的上马,将带来明显的环保、节能和社会效益。以刚刚获得核准的长清风电场(二期)马山工程项目和两河片区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为例:前一个年均上网发电量约为9646万千瓦时,按相关标准,每年可节约标煤3.1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8.9万吨、二氧化硫289吨;后一个年发电约为20028.23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6.0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4.3万吨、二氧化硫1440吨。
借助外力做好铺垫
  济南能源的“吐旧纳新”,不仅从内部推措施,也注重从外部“借力”,寻办法。天然气引进是其中的重头戏。目前,我市对它的消费占一次性能源比重不高,低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数。中石化和中石油两条管线在济南引入供应,将会改变这一局面。仅前一条年供应能力约9亿立方米,而济南2013年消费量大约7.5亿立方米。
推进工业产品生态设计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在这期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工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国外产业变革的严峻挑战。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工业解压突围的唯一办法,就是要进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
  动性选择。从这一点上说,扎实推进节
  能减排,建设绿色、循环、低碳的
  生产方式,是时代赋予工信部
  的历史责任和重担。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有专家指出,在绿色方面,不断推进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加强重大节能技术装备的研发利用,大力发展能源综合利用和分步式能源,强化铅汞等重污染源的治理,提升行业的污染治理水
  平。在循环方面,按照循环经
  济理念,规划建设工业园区,推进大中工业固废资源综合
  利用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机
  电产业再制造,不断推动重
  点原材料再生循环利用。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