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而3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我国把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早在2003年12月,大连市便开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并获得“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用水需求和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昨日,市水务局局长郎连和详细介绍了近十年来,全市水务系统在节水工作的举措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节水初见成效但仍存在问题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市先后投资100多亿元,实施了“引碧入连”、“引英入连”、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等远距离调水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同时,积极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全方位的节水工作。我市长期不懈的节水工作,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在建设节水型社会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突出地表现为:水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用水效率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管理环节中,还存在着水资源无效浪费的现象;水环境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实践节水型社会建设新途径
在用水方面,加强了城乡用水、不同生产行业用水、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合理配置。结合大规模的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将高耗水企业向沿海迁移,以加大海水直接利用量。目前,年海水直接利用量23.29亿立方米,年海水淡化利用量752万立方米。
加强工程建设,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对两座净水厂净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改造,减少了制水过程中的水厂自用量;新建了三座水厂。加快了城市供水旧管网、居民室内水管改造进度,保障了居民用水安全。在生活用水方面,强化了节水卫生洁具市场准入制度,推广新式节水龙头、淋浴阀和容积式水表,对达不到节水标准要求的新建项目一律不开栓供水。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开展了河库专项整治和水源地环保治理专项行动,关闭、迁移了一批对水源构成威胁的采矿、生产加工企业;加大排污控制力度,实行严查重罚,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逐年较少。
解决50余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覆盖、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解决了50余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过对城市供水净水厂、供水管网、居民室内水管改造和二次加压泵站全面接收和集中管理,提高了城市供水水质和保证率。
用水效率与效益明显提高。2014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取用水量分别为20立方米和14立方米,公共供水管网漏失率降至13.5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间接冷却水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2%和99%以上,城区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日均海水直接利用量638.85万立方米,日均海水淡化利用量2.0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40.3万立方米/日。水生态与环境质量状况明显改善。全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29座,污水处理设计总能力达到113.8万立方米/日,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中心区现有污水处理厂12座,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75.5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记者毕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