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日前,北京市也明确2015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目标和84项重点任务,提出201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要同比下降5%左右。
雾霾等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作为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热力供应企业,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热力集团”)在节能减排降霾方面都有哪些举措?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市热力集团副总经理刘荣。
记者:目前,北京热力集团在北京市的供热情况怎么样?
刘荣:自1958年成立以来,北京市热力公司一直承担着北京城区的供热,现在已发展成是全国最大的集中供热企业。在北京市五环以内的区域内,地下布满了北京热力集团的供热管道。目前北京市城区共有7亿多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北京市热力集团承担了其中2亿多的供热面积,占整个北京供热市场近30%。
记者:作为全国最大的集中供热企业,在节能减排降霾方面,都有什么举措?
刘荣:截止到现在,北京热力集团集中供暖面积有1.89亿平方米,分散的独立区域锅炉房供热面积2千万平方米。自1958年成立以来,北京热力集团一直坚持清洁供热,一是坚持使用工业余热供热。北京热力集团消纳了北京市四大热电中心的工业余热,一方面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煤炭和天然气的使用,另一方面也帮助电厂实现了热电联产,提高他们的锅炉效率。比如烧煤的电厂,如果不参与供热的话,其发电机组效率只有30%-40%,实施热电联产后,其发电机组效率可提高到70%-80%,增加了一倍。如果是燃料是天然气的发电机组,其实施热电联产后效率还要更高,可达90%。二是独立区域锅炉实现“煤改气”。上世纪90年代,北京市政府提出“发展要服从环保”,要在全市范围内加速推广使用天然气,集中供热率先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供热小锅炉面临煤改气的改造,北京热力集团对这些锅炉实施了资源整合。从2000年至今,北京热力集团接收了400多座这样的小锅炉,并在2012年12月底实现了供热全部清洁能源化。据测算,通过对独立区域锅炉的改造,替代燃煤供热面积近4000万平方米,消减燃煤量119万吨,减排二氧化硫8358吨,烟尘5114吨,二氧化碳52463吨,氮氧化物6677吨。
记者:独立区域供热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情况如何?
刘荣:目前国家对独立区域供热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标准要求是200毫克/立方米,北京市要求比较严格,是150毫克/立方米。最近北京市又计划制定新的标准,有可能会降到80毫克/立方米。鉴于北京市雾霾等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北京热力集团早在前几年就开始进行环保改造,除了“煤改气”之外,还通过安装低氮燃烧器、对尾部烟气进行回收利用等方式,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目前北京热力集团锅炉氮氧化物排放量平均在100毫克/立方米左右,而左家庄供热厂作为试点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量可达到30毫克/立方米以下。
记者:北京热力集团发展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刘荣:一是资金压力大。最近几年供热、环保、安全、节能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二是供热收入与成本倒挂。煤改气之后,我们供热的成本提高了,原来工业余热是33元/吉焦,北京电厂“煤改气”之后变成105元/吉焦,但是北京居民24元/平方米的采暖费标准16年没有变。即使这样低的价格,每年还有一些热费欠缴,加大了集团的资金压力。三是老旧管网的改造问题。现在很多供热管道建设几十年了,因为长期处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腐蚀很厉害,需要在供暖季结束后对有的老旧管网进行翻修。但是翻修需要市政交通等其他部门配合,很多项目审批下来可能就到下一个供暖季了,没办法及时施工,造成供暖安全隐患,希望政府审批部门能给老旧管网维修开设绿色审批通道,及时解决这些安全隐患。还有一些老旧小区由于排水渠道不畅,很多生活污水从供热管管沟中排出,破坏了供热管道的保温层,影响小区供热质量。老旧小区的问题已经不单是供热问题,需要多个部门协商解决。
记者:您认为供热企业在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方面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刘荣: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一是对老旧管网进行改造,降低热损耗,降低能源浪费。二是大力推进能源互联互通,充分利用集中供热大网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整合与能源的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能。三是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加快京津冀地区一体化的战略构想,通过京津冀地区工业余热利用、垃圾发电、弃风电能等能源的整合,以及能源梯级利用,改善本地区大气环境,促进本地区可持续发展,这是为该战略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一个可实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