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环境产业的十大预测

   2015-03-27 水进展微信 2660
核心提示: 用习总书记话说,我们中国的生态环境已经达到或者临近生态承载的极限,这样的外部环境实际上促使我们环境保护由原来的“假国策”变为真国策,过去30年,我们实际上没有真正重视的环保,目前环保正在变成一个真实需求。

大时代

用习总书记话说,我们中国的生态环境已经达到或者临近生态承载的极限,这样的外部环境实际上促使我们环境保护由原来的“假国策”变为真国策,过去30年,我们实际上没有真正重视的环保,目前环保正在变成一个真实需求。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通过调整转型释放出越来越多释放活力。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方向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作用,依法治国更多把地方政府的权利装进法治笼子,而地方政府也是环境服务的甲方,这个变化对我们环境产业影响巨大。中国行政权利改革改变环境产业的交易结构,而经济体制改变环境产业的许多外部环境,无论投融资模式还是盘活大量的存量资产。环保产业在资本市场的预期增高,越来越多的外领域企业,包括一些央企,开始关注环保。中国国际地位的调整,海外市场快速增长,中国政府一直在海外卖我们的高铁,有一天是不是能卖我们的环保,可能环保更能体现我们的大国责任。我们环境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大时代,中国环境产业的发展必然面临变革。

大变革

环境产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环境服务的外部化。环境产业有两大甲方,一个是排污企业,他们本身不愿意治污,如果政府监管标准不到,监管不严,其环境产业的需求意志必然是断断续续和不理性的,这就造成工业治理领域的环保企业没有做出规模。另外一个甲方是地方政府, 90年代开始,环保需求陆续释放,经历了设备、工程、投资服务、综合服务等四次升级,政府在步一步将市场让出来。当地方政府的权利真的被装进笼子,所有的边界性公共服务都由市场提供时,让出来的市场空间将非常大的。

大市场

在环境产业变革进程中,有4个文件特别重要。

第一个文件是2013年96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个向社会力量采购公共服务指导意见,约束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的权力,出发点是行政体制改革,削减地方政府职能,能让市场干得事情让市场干。

第二个文件是43号文,是针对投融资平台改革的,涉及中国地方政府十多万亿的资产,通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拉动地方城投公司的资产重构,地方城投公司都开始考虑自己的去向问题。我认为混合所有制公司会在资产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个文件是60号文件,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发点是引入社会资本。这个文件回答了我们环境基础设施的增量问题。地方政府的财政不作为环境领域主导的直接投资主体,但可以采用股权基金方式进入企业股权,也为项目融资开绿灯,明确讲到项目收费权等是可以抵押的,这也是困扰环境产业很久项目融资领域的突破。目前中国环境领域的BOT有上千个,但是真正实现无追索权项目融资的不超过二十个,其他的都是母公司担保。60号文对市场的增量产生方式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第四个文件69号文说的是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文件拓宽了一般意义上第三方治理的范围,把市政拉进来了,原来传统意义上第三方治理是工业废水治理。此文件实际上回答了环境产业的归宿,大家说的很多是财政部和发改委分别发的PPP政策,地方政府目前的热点话题是PPP,PPP是会进入大资本的由头。

我认为上面四个国务院的文件才是核心,上述总体政策的90%都是利好,对以市场为导向的主体来说是越来越好,是制度红利。

大资本

我们在2004年谈到中国环境产业进入到资本为王的时代,那是指项目投资,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场,自来水厂等等,都是以项目投资作为核心的。2007年开始,我们关注服务时代,关注技术,我们说技术进入产业时代。2010年左右进入投资高峰期,这一次基本上投资并购企业,产业资本之间的并购非常多。我们认为,现在大资本时代的投资和金融服务正在进入以城市整体为单元的时期,大资本时代的龙头企业是谁,准备好了没有?你是产业的未来吗?

大梦想

对2015年环境产业的十大预测,也是我们大梦想。2015年有10个方向值得大家注意。

一是界面清晰化。我们的新环保法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期待已久的《水十条》估计在两会后发布,加上2013年发布的《大气十条》。这些政策与法规与原来政策不一样,里面没有动辄几万亿的字样,它们谈的是环境治理的责任和效果。未来环境产业进入一个面向效果的时代,不是有几千亿的投资、建设多少个项目的项目时代。对环境污染的终身问责,无论央企还是民企是一样。当责任无限追溯到行政责任时,政府一定要划清与公司的界线。地方政府不仅与污染企业划清界线,同样也会与环境企业划清界线。第三方治理,更清晰的政企合作模式,都在回答政府与企业的新关系,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二是需求广域化。现在的环境企业做非常清晰的单一服务的,当环保法到位,监管到位,公众参与到位,让很多原来被忽略的环境需求就会凸现,需求面更宽。现在的环境企业只集中在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环境需求中,更大的需求正在释放,包括修复领域,农村领域等等。

三是服务纵深化。环保部正在修订新的污水排放标准,其实不光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几乎所有排放标准都在提高的进程中。碧水源的成功就是技术的高标准,体现了服务的纵深化,高标准过去是不经济的,因为别人做的刚好达标处理。但是,提标所促进服务纵深化的导向会逐渐推进产业发展和技术经济比较。

四是收益衍生化。目前的环境企业基本上在为政府或污染主体做单元环境服务,而且严格基于需求,给一分钱干一份活。环境行业30年来都是被别人剪羊毛的,我们的行业做治理,收费收不上来,一条河变清了,收益的可能是地产。在目前背景下,环境产业应该认真考虑如何更多从别的行业得到补贴,怎么样才能剪别人的毛呢,其实服务做到极致,会产生衍生效益。地铁的收益就来自地产,高铁的收益来自一路一带的国际构想,高速和机场的收益来自区域经济的增长。越是好的公司,做到极致化都会得到额外的利益。我们去年策划发起了几个活动,包括水龙头直饮和蓝色焚烧,跳出成本的因素,如果一个城市率先把水龙头做到像欧美一样可以直饮,会到来政治收益、健康收益,当然商业模式需要进一步设计;蓝色焚烧就是将垃圾焚烧做到极致,把焚烧厂做成公园,乐园,游乐场时,公众不再是邻避,而是“邻亲”,收入也就不仅是排污收费和发电补贴了,就会有别的收入叠加。

五是服务综合化。这里涉及几个概念,政府采购环境公共服务是一种甲方行为,环境治理第三方服务是服务形式,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是一种商业模式,环境一级开发商是企业的定位,综合环境服务业是一种产业总称,PPP是一种资金和资本投入形式。这些概念在这几年逐渐成型,勾勒出了综合环境服务面向效果服务的诸多要素。从目前的角度看,环境企业做单元服务都可以归为环境产业的二级开发商,当环境服务面向环境效果,会成为新的需求的集中点。当把地方政府具体实施治污服务的权利装进笼子,大政府变成小政府,这时政府用钱理性了,前也稀缺了,不能任性了,环境总成性的服务工作会让给市场,形成环境一级开发商。环境领域随着环境治理行为的去行政化,会出现真正让政府信任的,更大规模的,更大实力的、跨区域的一级环境开发商,这些主流企业的资产规模都在500亿,甚至千亿以上。我们在2010年就提出了环境医院的理念,形象的比喻,原来我们的环境企业是赤脚医生,到处找病人,什么病都会治,不管什么病都是那几付药。如今我们的环境患者的病越来越重,越来越复杂,需要会诊给出更好的治疗方案。环境医院向环境患者提供一个综合会诊的医患界面,提供更好的治理环境方案。每个综合性的环境医院的主治环境企业的定位叫环境一级开发商,当然还必须有许多技术过硬的专科大夫和手术大夫(EPC)及药房(设备)。

六是资本杠杆加大。目前关注环境产业有过千家的私募股权基金,股权投资的钱不缺,缺的是专业度,我们E20环境平台也在推动金融服务方面的内容,希望成为产业主体和金融主体的解码、背书和桥梁。环境产业需要的资金从哪来?真正能够沉淀在环保领域中的资金会是社会上的浮躁的资本吗?我们在07年就开始呼吁成立真正的产业投资基金,不是私募股权,而是为产业投资提供资本,要用社保,养老的钱,至少是收益要求相对较低的险资。目前,有些环境上市公司已经在成立给自己的项目投资做配套的产业基金。国家目前允许和鼓励社保,养老的资金进入到环保项目,环境产业的大资大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也在组织一批环保上市公司们,联合发起产业基金,通过金融杠杆和风险控制体系实现大资本的对接。我相信大资本时代的助力一定是资金,这个结构的体系在2015年会有大的变化。

七是跨界进入加大。目前成熟的跨界进入可能是大的央企和有实力的大型民企。至少十几家著名央企都在考虑是不是进入我们的环保行业,有几家已经进入。通过并购实现跨界进入是大资本集团最简洁的途径,但是必须跨过数十亿以上资金门槛,才能进入。在大资本时代,借助PPP热,一个城市整体性进入,也为大资本跨界进入提供了通道。这些跨界进入每年都在发生,可能三五年后产业格局就会发生调整。

八是资本推动产业变局加速。我们预计,2015年至少30家环境企业会进入不同的资本市场,包括新三板,我们E20也计划今年在新三板上市。不管哪个资本市场,都给了环境产业很高的估值,高估值让环境企业更愿意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本放大并购。我们通过战略地图把环境企业分为ABCD四个产业方阵,不同的方阵企业适合不同的资本市场。资本杠杆会越来越大,加上产业基金等表外资金的介入,将会推动环境产业进一步的变革,同时资本风险越来越大,波动越来越大,对资本运作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九是价值链重构出现端倪。环境行业是一个被环境政策驱动发育的产业,环境企业最终的关系就是政企关系。现在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未来两三年地方政府不再是原来的地方政府,他们的事权、财权和资产权都将受到更大的法治制约,为政府服务的环境公司跟地方政府的交易方式需要重新购建;二是社会的参与,公众参与度越来越高,新环保法第五章要求,公共服务都要向社会敞开的,老百姓越来越有权力、有能力在环境公共层面上发言了。这对环境产业变革影响很大,加上移动互联的发展,使每个人成为记者。两大变化的发展最终会把地方政府更加关进笼子了,形成公众对政府的约束,形成对污染企业的监督。我们预测,环境产业从目前的B2G或B2B,最终会变成B2C。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多是一个思维,互联网思维会不会颠覆环境产业,当环境产业变成B2C的时候,互联网一定会颠覆环保行业。移动互联网思维对产业的影响,可能影响价值链的重构。重构的时候什么时候到来,可能会比我们想象要快。这个颠覆,一旦有资本力量的能量加注,来得会更快。

十是产业协同与合作深化。我们E20圈层服务活动的核心不是提供市场供需双方对接的活动,而是促进产业协作的活动。以前绝大部分环境公司都是做点上服务,形象地说企业在政府的田野上劳作,企业服务的四周接口基本都是政府的,是政府在自己的服务体系中挖出来一块产生的。最开始做的是供水服务,早期只做水厂,因为供水厂最清晰,容易挖出来,后来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这部分服务边界清晰,政企方关系的操作简单,企业身边的接口都是政府,所以叫特许经营。市政特许经营一定是政企关系,两个企业之间不是特许经营。当自来水公司变成企业化改制了,原来设定的供水厂的特许经营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目前,地方政府加快了具体公共服务领域退出的步伐,如果政府真的被关进笼子,作为一个特许经营的单元型环境企业,你身边的服务接口也都变成企业了,不再是政府了,各个企必须协同才能完成环境效果,这时的环境企业们分不清谁是上游,下游,其实都是制约和共生关系。时企业有两种选择:一是你什么都干,但是你可能什么不专业,可能不能达到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要求,政府的板子会随时拍下,当然如果是地方政府绝对控股的公司,虽然不专业的,但是政府的亲儿子,监管可能会揉些沙子;但是最好的出路应是第二种,也就是专业化分工协作,由多个专业环境企业提供环境服务,这种相互关联就需要协同,我们认为这种协作是不分上下游平等的协作,每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就会被溢出的。在协同合作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利益,同时一定要创造合作的价值增量,形成友好的界面。未来的产业合作一定是以共生性合作为主导。

大未来

未来5年,谁将颠覆我们的环境产业,有几种可能可以预测,这里不做细述。但是2015年以后环境产业的格局可以肯定会发生大的变化,我们用面向未来五年的产业战略地图努力在未来的不可知中预言可知,就是希望与优秀的产业主体一起共同迎接变革,并主导变革。最后E20环境平台希望与大家卓越同行,筑梦环境。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