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环保产业正以自己的方式拥抱彼此,当“互联网+”颠覆传统模式时,公众亦是受益者。
2015年3月17日,在给水务企业进行题为“互联网思维和水务行业的变革”培训中,杨斌特地增加了“互联网+”的时髦内容。
半个月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互联网+”一时间风靡全国。
杨斌,这名在污水处理厂大数据里“掘金”的企业家,显得格外兴奋。“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李克强)也进一步将‘互联网+’提高到战略高度。”
不仅杨斌,在不少环保业界人士看来,总理发言,是对这一行业特征的“阶段性总结”。“我们正在消化总理报告。”百度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经理卢建说,“但我们的事情不是从总理说完才做的。”
实际上,近几年间,互联网和环保产业正各以自己的方式拥抱彼此。
互相拥抱
“我理解的互联网+,是用互联网的思维和工具,改变传统产业。”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说,“对于环境修复行业是新的话题。”
在较为成熟的水行业,“互联网+”受到的关注更早一些。
“互联网是虚的,必须和实业结合起来。”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说,在2011年的公司年会上,他就说过要进入“云时代”。
赵笠钧最新的一款“互联网+”产品,是要解决他自己的困惑:他在水行业20年,也不清楚自家水龙头水质如何。他的公司在2015年3月22日世界水日发布了一款净水器,其中一种TDS(总溶解性固体物质)探针和智能模块,通过无线网传输数据,企业可以从后台为用户的选择、更换滤芯提供建议。这款净水器的销售也采用了时髦的众筹方式,赵笠钧称,首日筹款突破千万,打破了京东众筹单日纪录。
植入在净化器里的探头检测的只是部分数据,反映了净水器对自来水的净化效果。赵笠钧想同时结合公司资助的中国水质地图项目,倒逼政府信息公开。公司曾资助公益机构对29个城市的居民饮用水水质进行了第三方检测。检测结果显示,48%城市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不合格。
“测一个水样的106项指标需要3000元,小区可以众筹测水质,发现家里的水有无污染。”赵笠钧说。同步关联了政府公开的水源地水质信息,在不断积累的水质数据中,企业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净水服务。
众多业界大佬都已在关注互联网的新玩法。2014年,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就发起了一场互联网跨界私董会,专门研讨“互联网浪潮下企业的新打法”。据媒体报道,这家国内知名环境服务企业计划在垃圾桶、环卫车上植入芯片,记录垃圾数量和种类,以及环卫车的运行轨迹,由此打造“智慧环卫系统”。
互联网企业也从另一方向进入了环保产业。
2014年8月,百度就跨界进入废旧电器回收行业。它与传统企业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奥博)合作,开发了一款轻应用“百度回收站”。居民通过手机将自己的旧电器拍照上传,就可接到客服电话,继而完成类似快递上门取件的回收服务。
“传统企业没有特别好的思路和渠道来解决问题。互联网企业可以帮助传统企业转型,我们还可以分一杯羹。”卢建说。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TCL奥博,这家亚洲最大的废旧家电处理工厂里,只看到电视机处理线在运行,多数处理线处于闲置状态。我国电子垃圾处理长期面临这样的矛盾:处理厂吃不饱,小作坊又造成污染。
卢建跟着企业工人,收了一天的“破烂”。他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居民不在家或是路线规划不合理,白白浪费时间和汽油。如果基于百度地图,就可以优化路线。
卢建更期待建立“回收站2.0模式”——将扔冰箱和买冰箱结合起来。当掌握用户的小区信息后,LBS(基于位置服务)可以定制化地推送产品。“你住在别墅区,我就推荐高端产品。”卢建说。他还希望给拾荒者配备装有回收软件的手机,让他们上门取件甚至抢单,从城市散兵整合成正规军。
基于位置服务,高德也正策划类似方案。高德LBS开放平台运营总监吴蔚认为,高德地图中“躲避拥堵”的环保功能是:匀速行驶状态下,汽车尾气排放较少。而在未来,高德希望做成基于地理位置的动植物、垃圾填埋点等数据,例如监测哪个地方的鸟正在减少。
数据为王
“互联网+”中诞生了一个新生产要素——数据。这一论断来自阿里巴巴刚刚发布的《互联网+研究报告》。
数据也正是环境服务的核心。我国近两年环境数据的信息公开,让“互联网+”环保产品有了基石。
空气质量数据被应用得最多。除了“空气质量指数”、墨迹天气等创业型小企业之外,腾讯和高德近期也推出了“雾霾地图”。而在2月底因下载量太大而后台瘫痪的“污染地图”,则是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开发的应用,通过APP、网站等途径,除了展示全国空气质量,还包括企业最新排放数据。
除了公众,林宣雄感到政府也急需高质量的环境数据分析结果。“有的市委书记对我说,评价环境不能只是水,得有综合指数。但这么多数据,他们就陷入数据的海洋。”2014年,我国首个环保大数据研究中心在西安交通大学成立,林正是中心的学术主任。中心发布了环境综合指数ECI,以期综合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和污染源监控指数的换算,评价城市环境质量状况。他认为大数据允许混杂甚至错误数据的特征,使得在创新思维下,水、气等数据可以综合分析。
我国环境数据信息公开才刚刚起步。“要做互联网+,就需要把政府手里握着的海量数据开发出来。或者政府也不清楚手里有多少数据,这是一个很大的瓶颈。”“危险地图”创始人刘春蕾说。目前,公众可在危险地图上查询和自行添加居住地周边污染状况。
不过,和赵笠钧类似,一些学者和企业也在建立自己的数据王国。如“矮马预报”网站就是由三位科学家开发的全国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也利用遥感的数据,反映出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进而作出预报。其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锐表示,他们正从向政府服务转为向公众和企业服务。
杨斌则更看重利用数据为企业服务的商业价值,他申请了一个商标“数矿”:“传统矿山挖完了就没有了,数据越积越多,矿越挖越多,老数据也能挖出新东西。”因此,杨斌正在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将此前十几万元的智慧水务管理软件免费提供给自来水厂或污水处理厂使用,通过水厂数据发现优化方案,提供付费增值服务。
更重要的是,杨斌希望通过免费软件掌握“入口”:一旦积累了大量的水厂用户,就可以建立大数据平台,成为水务行业的“阿里巴巴”。
船大难掉头
不过,拥抱并非易事。
环保产业的市场化水平低,是多位受访者的共识。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看来,环保产业集中在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等末端治理,企业对接的是政府。而与公众对接的市政工程如管网、垃圾收集转运等还没有市场化。
在高胜达看来,水行业从1990年代初启动,土壤修复行业从2007年才开始启动,自身的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中。据他的观察,环保企业对于互联网关注程度还没有那么高,重心还在第三方治理、PPP(公私合作模式)等模式上。
阿里的报告指出,“互联网+”仰赖的新基础设施可以概括为“云、网、端”三部分。实际上,对于环保服务而言,云计算、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物联网、“端”——电脑、手机、软件等技术条件也已经具备。
可是,和其他传统行业一样,虽然互联网带来了翅膀,但环保行业“船大难掉头”。
到2014年底,“百度回收站”才收到4000个订单,在TCL奥博的庞大吞吐量中只是九牛一毛。卢建感到TCL奥博的积极性“不那么高”。百度投入了200万元开发“百度回收站”项目,而TCL奥博则还在期许政府补贴。
“传统企业的思路调整需要很长时间,线下资源也需要成本。”卢建表示理解,他算了下,如果每个拾荒者都发一部500元的手机,1万人要500万元。
对此,TCL奥博回复称:“尽管目前回收的量不是很大,但从用户参与度、踊跃性来看,未来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杨斌则感到,环保产业中还缺乏互联网思维。“自来水可以免费吗?”这听上去不可思议,但他觉得,如果自来水免费,可以有其他的赢利途径,多预存水费可以打折,带来巨额的现金流,而自来水公司掌握每一个家庭姓名、地址、用水数据,这就是很好的“入口”。
林宣雄则认为难在利益博弈。他记得2009年的一次环保系统会议上,谈起在线监测,当即有环境监测人员问起:我们会不会失业?
赵笠钧虽已走在前列,但他亦感到了压力:“我不知道未来互联网对于传统产业强烈的冲击和颠覆会是什么。”
不过,卢建还是观察到,在“百度回收站”上线后,TCL集团的股价上涨了。“好的模式导致了资本市场涌动,很多投资人觉得TCL在转型。一旦有部分传统企业和互联网拥抱紧,其他企业就没有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