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企业构建一个能对自身能源进行有效管理的体系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机场这样的用能大户而言。经过近3年的准备,首都机场不仅构建了符合国家标准的能源管理体系,还于2014年11月28日顺利通过了能源管理体系外审,成为了国内首个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机场。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为何要经历如此长的时间?它又给首都机场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好处?记者近日走进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部门——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技术采购部,听这些节能“把关人”讲述首都机场如何对照国家标准,构建能源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背后的一些故事。
想办法——
用体系消除能耗“大胃王”烦恼
作为北京市57个重点用能单位之一,首都机场的能耗量大得惊人。“首都机场光航站楼面积就有近150万平方米,还有面积巨大的飞行区。早在前几年,首都机场一天的用电量就相当于北京市怀柔区一天的耗电量”。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采购部副总经理孙保东接受采访伊始,便用参照物更具体地形容了首都机场这个能耗“大胃王”。
这几年,国家积极地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2010年,北京市发改委向57个重点用能单位之一的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提出硬性要求,即在5年之内将主营业务收入的能耗减少30%。与此同时,首都机场集团也向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提出要求,从2013年开始,将能效考核指标确定在能耗同比减少2%。
“我们做好节能减排、减少能耗的工作,不仅有外在的压力,也有自身的动力。目前,能源成本占到了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整体运营成本的百分之十以上。每年在能源方面,首都机场就有几亿元的成本支出。因此,无论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看,还是从保持机场未来可持续发展、算好经济账的层面看,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进行能源管理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采购部总经理王静涛说。
在王静涛看来,节能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科学的能源管理理念、机制和方法,就会造成能源管理脱节,“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为节能,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成为能源管理的关键”。
为什么能源管理体系能够助力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呢?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采购部能源业务经理唐孔苇给出了专业的回答。 “能源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将众多与能源有关的工作,比如节能规划、节能技术改造、统计、计量、能源岗位人员培训、能源绩效考核等工作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有耐心——
能源管理4年迈出“两大步”
2010年,首都机场对照GB/T23331-2009中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制定了公司自身的能源管理规定。2012年12月31日,在我国颁布了新的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后,首都机场又对照新的标准,于2013年底完成了新版能源管理核心制度的编写工作。2013年12月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RB/T 107-2013 《能源管理体系—公共建筑管理组织认证要求》。2014年3月,首都机场启动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经历半年的体系试运行、内审和管理评审,以及两次外审工作,首都机场终于顺利通过了能源管理体系外审,并获得了能源管理体系(大型公共建筑物)认证证书。
回顾能源管理体系从构建到通过认证的过程,王静涛用了“不容易”这3个字来形容其中的艰辛。他说,2010年~2014年,他们迈出了“两大步”。“构建能源管理体系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第二阶段是解决‘是不是’的问题” 。
他进一步解释,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相当复杂,涉及所有与公司相关的能源供应与服务保障单位。“第一阶段,我们按照国家标准要求,从能源 ‘关键岗位’及法律法规识别、能源评审、基准指标管理、节能管理方案、项目管理、相关方管理、支持过程、监视分析等体系的关键要素开始进行建设,解决‘有’的问题。第二阶段,检查各能源供应与服务保障单位是否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执行,解决‘是’的问题,确保能够达到认证要求。”
负责能源管理核心制度具体编写工作的唐孔苇告诉记者,相比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物来说,首都机场的用能系统可谓复杂多样。“别的大型公共建筑物大部分能源涉及水、电、暖通等。首都机场包括建筑环境能源、生产用能以及综合服务用能这三大系统,涵盖暖通、照明、捷运、行李、信息、场道灯管、电梯、办公、给排水等九大系统,专业性相当强” 。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总会遇到一些阻力,尤其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项目。因为其实施,意味着对每个人的管理更严格、更细致、更到位。”唐孔苇在谈及体系推进过程深有感触地说。
“你要制定能源管理核心制度,就必须懂专业知识,要不然你怎么知道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做到位。例如,在国标中规定每个能源系统都要按照自身的法律法规运行。首都机场用能系统这么多,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标准体系。作为能源管理人员,就得了解每个系统的法律法规。光识别法律法规这一项工作,就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在那段时间里,我们不分白天黑夜地在网上搜索、向专业工作人员请教等”。唐孔苇说。
2014年3月,首都机场启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后,为了能够通过认证,王静涛说,他们召开了数十场体系建设协调会、审核会、专题培训会,进行了3次覆盖公司所有区域和用能系统的审核。“我们既要与能源供应与服务保障单位‘打架’,使其每一个系统都按方案运行,又与认证单位沟通解释,让他们尽力了解机场运行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此外,我们还要开展别的工作,比如实施1 号航站楼、2号航站楼照明改造工程等。总而言之,那段时间很忙。”
出实效——
机场能耗量逐年减少
2010年~2014年,首都机场的生产业务量在连续增长的同时,其能源消耗量的绝对值却在持续减少。“这个成绩就是对我们大力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最大的褒奖。”王静涛说。
唐孔苇说,能源管理体系具有六大特点,即系统规范、全面控制、PDCA循环、兼容协调、绩效考评、持续改进。“这六大特点不是模糊、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工作中的。没有构建能源管理体系之前,很多工作都是散乱的。能源管理体系构建后,面貌一下子有了改观。例如,之前我们要推进能源管理工作,不知道与哪个具体部门对接。现在构建了能源管理体系,我清楚地知道要完成哪项工作可以找谁”。
能源管理体系构建后,每个部门都制定了涉及各自能源系统的具体运行实施制度。孙保东讲述了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航站楼管理部根据季节的不同、日落日出的时间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制订了一个相当详细的关于照明的经济运行方案。认证机构在现场检查时非常吃惊。他们没有想到这项工作会做得那么细,这就是构建能源管理体系带来的好处”。
能源管理体系构建后,能源管理工作变得有迹可循、有法可依。“例如,飞行区管理部此前有规定,工作人员离开廊桥必须关灯和关空调。那么,你怎么确定工作人员关了灯和空调。之前,没有能源管理要求,大家不会注重保留证据。能源管理体系构建后,飞行区管理部配备了检查单,每个月固定抽查几次,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工作人员落实这项制度。” 唐孔苇说。
作为国内首个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大型机场,王静涛表示,这在民航行业起到了引领作用,对于行业内规范能源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让公司的能源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精细化、系统化。当然,通过认证也是对公司能源管理工作的极大认可。未来,我们在能源管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一定要履行好机场节能‘把关人’的职责,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持续认证,不断提高基础管理水平”。
专家解读
民航局发展计划司节能减排办公室副主任穆阳: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在响应国家号召,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为带动行业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了表率,是我们民航业内其他机场学习的标杆。在国家、行业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依托于国家和国际相关先进管理标准,通过系统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运行来实现能源绩效的持续改进是企业进行科学化能源管理的最佳选择。
此次通过认证是对首都机场能源管理工作的极大认可,标志着首都机场能源管理水平又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是实现“打造绿色机场”目标的重要一步,将节能工作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做到了合理用能、持续降耗。
中国民航大学节能减排研究中心主任刘社宣:能源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将原来节能规划、节能技术改造、统计、计量、能源岗位人员培训等能源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提高组织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作为民航运输业内机场龙头,结合自身发展趋势、用能特点,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充分挖掘节能潜力,提高自身管理能力,顺利获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一方面是对首都机场股份能源管理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希望首都机场能够将相关的经验在行业内进行共享,毕竟能源管理工作还具备一定的行业特殊性。
能源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势必积累大量数据。在大数据时代,希望首都机场能够成为信息集成、高效管理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