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4年普陀区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9.63%,降幅排名中心城区第一;“十二五”前四年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1.3%,已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累计下降17%的节能目标;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67.9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78%。
数据下降的背后,是普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结果,是相关部门、企业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
聚焦产业节能关闭调整一批“三高一低”企业
顶住传统产业调整对区域经济带来的压力,算“经济账”但更要算“环保帐”、“生态帐”,坚决按照中心城区标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11至2014年期间共调整搬迁高污染、高耗能、高投入、低效益企业23家。
重点开展桃浦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计划,31家停车场全部关闭,除为城市功能配套的物流和仓储外,低端物流企业、仓储企业完成调整;加强能效环保全过程监管,建立产业项目准入评估制度,优化发展改革、商务、环保、工商、税务、建设等多部门联动机制;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关停桃浦污水处理厂污泥燃煤焚烧锅炉,年减少用煤量1500吨;推进传统园区节能低碳化发展,新杨工业区积极申报成为全市绿色产业园区试点。
据统计,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10年的80.75%提高到2014年的86.53%,相当于平均每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聚焦建筑节能在市建筑节能考核中名列前茅
根据建筑用能比重越来越大的实际情况,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建筑节能领域,多管齐下,抓好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等各类建筑节能,通过节能减排,提高楼宇品质,助推楼宇经济发展。
在全市率先启动并完成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分项计量系统安装,实现全区81栋大型楼宇能耗实时联网监测。从源头上控制新增建筑能耗增量,严格执行新建建筑65%的节能标准,馨越公寓公共租赁房带头使用节能环保材料,2014年新建上海东渡国际企业中心等绿色建筑29.9万平方米;结合旧住房综合整治,嵌入节能门窗、外墙保温等节能元素,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40万平方米;鼓励长风地区3D地块商业办公综合项目等新建建筑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积极协调推进锦江麦德龙普陀店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面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各项建筑节能工作目标,经市有关部门综合评价,2014年我区建筑节能工作在全市考核中名列前茅。
聚焦节能技改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积极发挥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推进节能技改项目实施,深入挖掘节能潜力。
“十二五”以来,共支持企业和机构开展技改项目81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涌现出一批节能技改成功案例。以区中心医院为例,先后实施了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锅炉、溴化锂机组改造和外立面窗的隔热处理、照明改造等技改项目,医院年单位面积能耗费用从2010年的262元/平方米下降至2014年的177元/平方米,单位面积能源消耗处于全市同类型医院较低水平;古井假日酒店则是借助能耗监测平台功能,推进节能技改的一个典型案例,酒店结合能耗在线监测平台使用和能源审计,发现在锅炉、照明等方面尚有不少节约能源的空间,因此与本区的节能服务公司“延华智能”合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并成功申报“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项目”。
聚焦生活节能曹杨街道南梅园获批本市低碳试点社区
开展节能低碳宣传,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区相关部门、街镇一直想方设法使各项节能低碳宣传教育贴合老百姓的需求。
近期,经市专家组综合评审,曹杨新村街道南梅园社区正式获批成为本市首批创建低碳社区试点的11个社区之一。街道和居委会对该项试点的重视、社区居民践行节能低碳理念的自觉行动成为试点成功的有力保障。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低碳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优化工作机制、制定实施计划、落实建设资金;进一步引导低碳行为方式,推广节能产品、组织社区二手物品交易、强化垃圾分类意识;进一步设计安排低碳示范项目,拟对公共场所照明设备和高层住宅电梯进行节能改造。通过因地制宜,解剖传统居住区低碳生活这一微小样本,将南梅园社区的经验复制推广至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