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特斯拉宣布将建设一个电池厂,该项目总投资50亿美元,特斯拉预计项目投产后电池成本将降低30%。而比亚迪方面于2012年在广东惠州,投资15亿元打造了一座铁电池生产基地。据比亚迪方面透露,当电动汽车销量超过5万台后,电池的成本有望下降20%。
上汽方面则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方式。一方面,其在电池领域多条腿走路。除了传统的蓄电池,他们也在尝试燃料电池等其他电池技术。而在前瞻性领域,干频表示“不一定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除了自己研发,上汽还通过风险投资相应的创业公司来盘活产业链。
不过就目前来看,全世界在电池领域的突破都非常有限,所以如何在目前情况下尽可能的改善电动汽车的销售,从而带动整个产业良性发展是车厂们关心的问题。
特斯拉之所以可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其技术有多么先进,而是将电动车包装成了的超级跑车。这使得电池的高昂成本不再那么突兀,从而可以获得不错的利润。
所以与其说特斯拉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不如说特斯拉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典型。在成本短时间内无法下降的情况下,找到更好的商业模式和细分市场,是电动汽车目前最现实的出路。
如上文提到的案例,上海的“不限牌”政策就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细分市场。由于上海机动车牌照价格居高不下,正常的购车需求被压抑,此时可以绕过牌照限制的电动汽车就成为很多人考虑的车型。
于此同时,上汽还和租车公司合作,推动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业务。个人购买电动汽车的成本高,安装充电桩利用率低,但如果通过租车公司租赁电动车,充电桩的使用率将大大提升,而不烧油的电动车虽然购置成本高,但使用成本很低。同时形成网络的租车点将大大降低用户的“里程焦虑”。
上汽已经与一嗨租车、巴士租赁合作推出荣威E50纯电动车租赁业务,目前一嗨租车提供电动汽车租赁服务的门店已达13个,在沪已初步形成电动汽车租赁服务的网络。
比亚迪是思路和上汽并不太一样。作为一个以能源储存、使用为核心的比亚迪,其希望通过对电池整个生命周期更深的经营来盘活整个产业链。目前我国的能源供给(发电)现状是:为了满足白天的高能需求导致夜晚发电量过剩,这些多余的电能如果不储存起来只能白白浪费。
比亚迪的铁电池(磷酸铁锂)储能电站可以在用电低谷(夜晚)将这些能量通过电池储藏起来,在高峰期再给电网供电。铁电池因为其性质稳定,在充放电1万次以后,还能保持原来70%左右的容量。相比于电动车,储能电站对电池的要求没有电动汽车来的高,可以使用电动汽车报废后的电池。比亚迪希望可以通过回收报废电动车上的电池变废为宝从而降低电池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汽车厂商们正想尽各种办法,和电池做斗争,以便可以在将要到来的电动汽车时代占得先机。
虽然电动车在市场上真正的销量还非常少,特斯拉在国内也仅仅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身。但在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之时,传统的汽油/柴油车已经开始慢慢无法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探索新能源车的有效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关系各个车厂日后生死存亡关键性课题。
没有人知道现在的电动汽车发展之路孰优孰劣,因为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不仅仅是一个车厂的事,而是一个牵涉到包括政策、能源供给结构、居民出行等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
这两年随着一批电动新能源车的真正上市,终结油车的万里长征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但这一切仅仅是开始,要真正彻底改变汽车的能源供给结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自: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