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建筑产业刮起“绿色节能风”

   2015-05-07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合肥) 2140
核心提示:2014年全省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近2400亿元,约占全省GDP的11.5%。但是,传统建设方式带来的扬尘污染、质量安全、低水平建设等问题,制约了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干净整洁的工厂里,一块块预制混凝土PC构件从流水线上诞生;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像搭积木一样,将一块块PC安装组合建起一层层高楼大厦……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为特征的高级产业形态及其实现过程。我省正全力推动传统建筑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培育市场实施主体、开展一批试点示范建设,初步形成了省级层面指导、市级层面主导、企业为实施主体的发展格局。

建筑业增长缓慢,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近年来,安徽省建筑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近2400亿元,约占全省GDP的11.5%。但是,传统建设方式带来的扬尘污染、质量安全、低水平建设等问题,制约了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侯淅珉介绍:“与传统方式比较,采用建筑产业化方式建造建筑,可以节水60%、节约木材80%、节约能耗70%,减少垃圾80%、节约其它材料20%。 ”传统建筑业建设模式粗放、质量通病难以根除、熟练建筑工人短缺等严重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

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房屋,能节省人力,大大缩短施工周期。

“五一”前夕,在合肥蜀山区产业园公租房项目中,建筑商中建国际现场负责人蔡超告诉记者,施工大约需要20个工人,负责1栋24层楼的建造,整个工程量达33万平方米,大约比传统工期提前半年。这一项目被列为省二星级绿色建筑示范点,是目前国内单一建设体量最大的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其25栋住宅楼均采用装配整体式技术建造,预制率达63%。另一处,长沙远大住工承建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人才公寓项目主体吊装仅86天,较传统建造方式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产业化方式建造的房屋,质量安全有无保障?长沙远大住工董事长张剑介绍,现代化方式并不改变建筑的结构,改变的只是建筑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流程,应该说,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更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推进绿色建筑,保障性住房成为切入点

去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标志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的全面实施。 《意见》明确了我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点领域和出发点,即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预制构配件和部品部件、全装修等为重点,提高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保障建筑质量安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意见》提出明确目标,今年起全省全面启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新建住宅中大力推行全装修,合肥市全装修比例逐年增加不低于8%,其他设区城市不低于5%,鼓励县城新建住宅实施全装修。到2015年末,全省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建筑面积累计达到500万平方米,综合试点城市当年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17年末全省累计达到1500万平方米,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全部实施全装修。

目前,我省已引进中建国际、长沙远大、黑龙江宇辉等大型建筑产业化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落户,全省已有16家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预制构件年产能达600万平方米。省级财政还确定每年5000万元的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以奖代补资金引导试点示范。全省有17个项目近300万平方米的建筑开展了产业化工程试点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人才公寓、蜀山产业园公租房、蚌埠大禹家园公租房、马鞍山银塘组团等一批项目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建筑质量明显提升,施工安全有效提高,施工周期明显减短,建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等大气污染和污水等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瓶颈待解决,建立协同机制强化政策扶持

虽然建筑产业现代化大幕已然揭开,尤其是合肥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速度和施工总量已位居全国前列,但在我省,仍存在一些制约建筑产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

首先是技术瓶颈。侯淅珉介绍,由于结构体系的改变突破了国家原有技术规范,建筑产业现代化结构体系及部品部件的开发利用、钢结构防火防腐等关键技术科技研发投入成本很高。“例如建筑结构模拟抗震测试验证费用多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产业化企业大多没有大量的资金开展科技研发和实验验证,亟需政府科研经费投入引导。 ”

其次,标准瓶颈。建筑产业现代化设计、检测、验收环节尚无标准可依,目前各种体系及新技术应用还需通过专家论证方式,不利于建筑工业化大规模推广应用。部品部件的标准化设计和连接涉及产业链环节间的接口集成等,不是一家企业能独立完成,需要政府牵头,各企业配合,合力推进。

实施瓶颈。预制化构件重量较大,不适宜远距离的运输,而对于预制化构件企业,没有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增量成本难以化解,无法实现产业规模集聚发展效应。此外还有政策瓶颈,细化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侯淅珉表示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建立协同机制,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建立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和工作督查机制,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为重点,以点带面,带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进展。同时,在此基础上,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积极引导商品房项目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

强化扶持政策,健全标准法规体系。今年重点完善标准体系,将组织编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等技术标准及配套图集,健全工程造价和定额体系,强化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施工图审查,完善设计、图审、施工、验收技术要点,确保质量和品质。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