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日媒:日欧重电企业从光伏转投海上风电

   2015-05-08 环球网 2880
核心提示: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和欧洲的大型重电企业正在海上风力发电领域提高存在感。在各企业争夺的舞台欧洲,德国西门子一枝独秀,日本三菱重工和丹麦维斯塔斯的合资公司紧随其后。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和欧洲的大型重电企业正在海上风力发电领域提高存在感。在各企业争夺的舞台欧洲,德国西门子一枝独秀,日本三菱重工和丹麦维斯塔斯的合资公司紧随其后。和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工程规模要大得多。海上风电市场参与门槛较高,对综合实力强的企业比较有利。在可再生能源产业方面,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光伏企业,日欧企业则寄希望于在海上风电领域重振旗鼓。

综合实力的比拼

乘小型飞机从德国北海领域上空飞过,可以看到排列整齐的白色构造物。这是输出功率3000千瓦级的海洋风车。风车叶长50米,直径为100米,比两翼长达80米的世界最大客机“空客A380”都要大。巨大金属块矗立在北海的强风中缓缓转动,让人叹为观止。

这片风车属于西门子公司。一名管理层员工骄傲的说:“保持如此大型的风车在海上稳定运行30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新兴国家的企业还望尘莫及。”

在平浅的北海和波罗的海,聚集了欧洲的大部分海上风电工程。据欧洲风能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末欧洲海上风电的发电功率为804万千瓦,相当于核电站8个机组的发电功率。西门子在海上风电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0%,有分析认为到2020年,其发电功率“有望每年增加16-20%”。

紧随其后的是三菱重工和维斯塔斯于2014年4月共同出资成立的MHI维斯塔斯海上风电公司。该企业2014年12月接到了来自英国的大单,订购的风电机组的功率达到8000千瓦,堪称世界最大级别。到2018年,该机组的年产能将增加至100万千瓦规模。

MHI维斯塔斯海上风电公司首席执行官加藤仁颇有自信地表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作为综合企业的三菱重工和维斯塔斯共同成立的新公司已经能够与西门子相抗衡。”对于有技术但财力匮乏的维斯塔斯来说,三菱重工是一个绝佳的合作对象。

由于海上风车与陆地风车不同,在设置面积上没有限制,所以各家企业都在为提高功率,生产越来越巨大的风车。MHI维斯塔斯的8000千瓦风电机仅风车叶就超过了80米长。

选择正面迎击的西门子于3月中旬宣布将开发7000千瓦级别的风电机。预计2017年实现量产。西门子风电和再生能源部门首席执行官(CEO)强调:“我们将不断投入新技术。”

海上风电需要的不仅是风车的研发和制造技术。在海上设置如此巨大的构造物,需要强大的工程能力,同时维护和管理技术也不可或缺。

中国企业起步较晚

海上风电的每个工程需要数亿欧元的投资,远远高于陆地风电的规模。金融机构在投融资时非常重视实际运行功效。只有同时具备“人力、物力、财力”的企业才有能力涉足海上风电。以陆地风电为主营业务的专门企业渐渐处于下风。正因如此,西门子才能在海上风电行业一家独大。

专业企业正在通过合纵连横,提高进入海上风电行业的能力。除三菱重工和维斯塔斯的携手以外,法国阿海珐(AREVA)和西班牙的歌美飒(GAMESA)也于2014年成立海上风电的合资企业。

中国的新疆金凤科技和印度苏司兰等也在大型风电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欧洲的影响力尚显薄弱。目前,亚洲企业主要依赖于本国的陆上风电内需。苏司兰为进驻欧洲市场,2009年收购了德国瑞能的前身企业。但最终因负债累累,2015年1月苏司兰已决定出售瑞能。

欧洲企业曾经引领光伏面板市场,但在后来愈演愈烈的价格竞争中被亚洲企业迎头赶上。西门子已撤出光伏发电的相关行业。德国Q-Cells曾经是光伏面板行业的龙头企业,但现在已被韩国企业收购,2015年2月末其在德国国内的生产已完全停止。即便如此,亚洲企业要在海上风电领域迎头赶上还为时尚早。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