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并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
知情人士透露称,按照计划,国家能源局近期还将出台《关于有序开展煤制气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稳步推进煤制油产业化示范的指导意见》。业内多位煤化工专家表示,该计划的发布,是煤化工新政出台前的一个重要“前奏”。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迄今,获得发改委路条的煤化工项目共计22个,总投资达5000亿元,而各地上报发改委欲获得“路条”的煤化工项目达104个,总投资额更是高达2万亿元。
万亿“堰塞湖”
煤化工的巨量规划中,煤制气项目占比最大。据统计,继“十一五”批准4个煤制气项目之后,2013年以来,又有17个煤制气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从而使煤制气成为获批项目最多的新型煤化工路径。
“目前国内煤制气项目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两地。”安迅思分析师陈芸颖表示。
有关数据显示,在近年新增的煤制气项目中,新疆占据多数席位,如2010年以来新增的16个煤制气项目中有10个位于新疆,总投资逾3000亿元。
而内蒙古的统计表明,内蒙古境内有已核准开工的煤制气项目1个,即汇能20亿立方煤制气项目,已获得“路条”的煤制气项目有7个,计划投资总额高达1594.9亿元。
“作为国内最大的煤制气项目的子项目——中石化新疆能化准东80亿立方/年煤制气项目和其配套项目新粤浙输气管道目前已进入环评阶段。”陈芸颖表示,3月份以来,多个煤制气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投资巨大的煤制气项目似乎进入新一轮‘开闸’的风口。”
陕西石工学会理事长、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贺永德表示,“国内天然气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给煤制气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5~10年内煤制气不会遭遇产能过剩困扰。”
“2012年之前,煤价处于顶峰,许多企业为了获利纷纷涌入煤炭市场谋求资源。”山西智诚达能源咨询公司总经理马开则认为,煤制气项目巨量“堰塞湖”的形成,是“被动形成的”,“地方政府普遍要求想要获取煤炭资源的企业必须建设煤炭转化项目,所以就出现了大量的煤制气等煤化工转换项目。”
业界有争议
多位业界人士表示,相比于煤制油、煤制甲醇等其他煤化工路线,煤制气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主要因为煤制气已不存在大的技术难题,需求旺盛,同时能解决富煤地区的煤炭深加工问题。”贺永德说,目前国内煤制气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多引自国外,其中鲁奇技术在日处理褐煤1.85万吨的美国大平原煤制气工厂已经过30多年的验证。另一方面,煤制气的价格优势同样被业内专家所看好。
“以新疆某煤制气项目为例,享受地方政府补贴后的出厂价为1.8元/方,接近当地最高门站气价1.85元/方。经测算,该出厂价高于完全成本1.6元/方(财务基准收益率(税前)为11%,原料煤价格200元/吨)。在当前较低的原油价格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如能保证满负荷运行并达到设计指标,是能够实现盈利的。”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无机处处长李志坚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按照目前的出厂价格,煤制天然气项目已能够达到煤化工项目的平均收益水平。”
李志坚透露,即使面对国际油价下跌,煤制天然气项目也具有竞争力,“在我国当前的天然气价格水平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可承受50美元左右的极低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