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3C产品的快速普及,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红利等多重因素刺激下,我国锂电行业呈现出大规模增长态势。但行业内鱼龙混杂,小企业的竞相进入导致行业低端产能过剩,企业大多依靠“价格战”争夺市场。这种混乱局面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市场供给过剩,价格下探,生产企业迎来集体亏损。随着“价格战”接近尾声,行业完成“市场化洗牌”,小企业被陆续淘汰出局。
洗牌后,企业仍未迎来“最好时期”。进入4月,在“价格战”中存活下来的大企业开始尝试涨价,中小企业也希望通过跟进涨价扭转亏损局面。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下游应用端企业对涨价并不认同。电池材料价格特别是正极材料价格上涨,令电池产品成本增加。这让电池厂商进入十分尴尬的境地:涨价,则下游购买减少;不涨,则产品利润更低。可见,锂电行业的发展完全维系在上游原料和下游应用端的手中,只有在上下游之间找到相应的平衡点,或积极适应上下游行业变化情况,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宇量电池称发明了一种廉价的铁箔以替代铜箔,可降低电池成本。尽管对于单个电池成本的降幅并不大,但对于利润率已经被压得很低的电池企业而言,在这些细微之处控制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企业成本的回落。
汽车动力电池行业渐规范,“白名单”将受热捧。5月1日,工信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申报工作正式开始。尽管工信部明确表示,该《规范条件》为企业自愿申报,但行业已经将此看作是动力电池企业的“白名单”。该“白名单”虽非行业准入门槛,但未来可能会成为政策支持和鼓励的依据,或许企业通过“白名单”,就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得到了最高层面的认可。
在工信部2014年12月公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涉及近15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却有177家涉及动力蓄电池配套生产企业,足见汽车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呈现出散乱发展的局面。据了解,上述《规范条件》目前仅为自愿申报,一旦日后以此作为动力电池企业政策扶持的依据之一,那些未申报企业或者申报未通过企业必将会被强制出局。这也提示那些想分得新能源汽车蛋糕的动力电池企业:打铁还需自身强。
正极材料涨价,技术路线争论其实不重要。受3月底智利洪灾影响,全球最大的碳酸锂生产商SQM暂时停产,并预计今年减产20%。受此影响,4月国内碳酸锂厂家纷纷收拢货源,提高价格。磷酸铁锂和锰酸锂等下游产品价格也有所上扬,但涨幅并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该月厂家多向老客户出货,议价空间较小。但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超市场预期,碳酸锂价格年内有望继续上涨10%。国内厂商纷纷表示,预计五一后碳酸锂将迎来较大幅度的涨价。
尽管原材料价格上涨,但与三元材料相比,磷酸铁锂仍具有较大价格优势。目前磷酸铁锂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方面,而今年2月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2015年底轿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200Wh/kg。这让市场将目光纷纷投向了三元材料。三元材料相对于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长的续航能力,因此也受到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青睐。就在大多数人以为磷酸铁锂终将被三元材料所取代时,专业人士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不一定非得争个“你死我活”。实际上,不同的下游产品有不同的需求,针对不同的需求,所用的材料也会不一样。以新能源车为例,如果是乘用车,市场对续航和价格更加敏感,那么三元材料会合适;而对于客车来说,安全性和循环寿命将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那么磷酸铁锂将是不二之选。可能在汽车动力电池方面大家更倾向于三元材料,但是在储能电池、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方面,磷酸铁锂还是大有可为。由此可见,锂电行业所谓的技术路线之争,其实并不重要。不论黑猫白猫,只要捉住老鼠,都是好猫。
锂电池或遇强劲对手,安全性亟待提高。锂离子电池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被广泛应用,但其基本技术经过近20年发展,仍未获突破。目前,多项新型电池技术已在实验室中诞生,产业化之路正越来越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锂电池将遭遇到强劲的对手。利用镁、铝、钠等金属替代锂制成电池,空气电池或燃料电池等,都拥有很多锂电池无法企及的优点,如果这些电池顺利进入应用阶段,锂离子电池目前“雄霸天下”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不过,这些技术还只是“看上去很美”,而锂电池安全性问题却是企业的当务之急。4月26日,深圳一辆电动客车起火燃烧,锂电池安全性再次引人关注。而此前,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因锂电池安全问题拒绝对其进行空运。这些都警示锂电行业不应该仅将目光停留在“价格战”、“政策补贴”、“技术路线”上,而需从自身做起,切实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我们相信,安全的产品比廉价和大容量,更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