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广东东莞或成国内水处理技术输出地

   2015-05-11 莞讯网1890
核心提示:熊冠华在松山湖经营着一家名为圣源环保的水处理企业,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接到来自各地的电话,都是希望能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治理当地污染的河流和湖泊。对于近期业务量的增加,熊冠华将其归功于“水十条”的加快落地。

熊冠华在松山湖经营着一家名为圣源环保的水处理企业,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接到来自各地的电话,都是希望能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治理当地污染的河流和湖泊。对于近期业务量的增加,熊冠华将其归功于“水十条”的加快落地。

上月中旬,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提供了未来一段时间的治水方略。伴随着“水十条”的加速落地,环保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行业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也正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催生新技术和新模式

继2013年9月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新一届政府的第二个环保行动计划纲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4月对外发布,明确了未来中长期的水体治理目标。

此前环保部运用国际通行的模型对“水十条”实施的影响做了预测评估:“水十条”的实施,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5.7万亿元,累计增加非农就业约390万人,使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增加2.3%,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预测,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超过5万亿元。根据环保部的官方解读,“水十条”发布后,将会壮大环保产业。“水十条”通过加大治污投资力度,大幅提升污染治理科技、环保装备研制和产业化水平等措施,将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1.9万亿元,其中直接购买环保产业产品和服务约1.4万亿元,使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熊冠华认为,“水十条”发布后,环保产业的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将出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我们企业的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治理河湖,这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政策利好下,有望能迅速推向市场。”

社会资本将大量涌入

“水十条”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理顺环保产业体制机制,环保部分析称,“水十条”的实施,将推动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进一步完善水污染防治税收、价格等经济政策,第三方治理、生态补偿等市场机制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有效落实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治污责任,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众所周知,水污染治理和节水等重要环保项目需要长期、大规模资金投入,诚如污水处理厂这一最普遍的治水项目,通常单个投资规模都在亿元以上,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也并不罕见。有机构测算,我国要达到“水十条”制定的2020年目标,需要投入4万亿至5万亿元。其中,各级地方政府需要投入约1.5万亿元。

业内专家分析称,没有产业介入,环境治理很难真正落地,今后政府将更多提供产业采购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而企业将成为水污染防治的主体。环保部门今年为水污染治理支出大幅缩减,政府部门倾向于成为管理者和监督者,治理投入则主要依靠社会资本。

在当前水污染防治项目投资回报率普遍偏低的大环境下,政府和社会资本如何“联姻”?“水十条”要求,要促进多元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推动设立融资担保基金,推进环保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推广股权、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排污权等质押融资担保;采取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授予开发经营权益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水环境保护投入。

随着广东环保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内外的环保企业也开始进军珠三角环境治理市场,东莞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拥有众多工业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市场潜力巨大,所以这里必将成为环保企业的争夺之地。

除了有市场优势外,东莞也正在借助中以产业园这个平台,积极引进以色列等国家的先进水处理技术,致力于进行二次开发,开拓国内市场,这里也将成为国内水处理技术的孵化和输出之地,“我们希望通过中以产业园,将东莞打造成中国乃至全球的‘水谷’。”中以产业园董事长潘华耿介绍。

潘华耿表示,通过建设中以产业园这一平台,东莞将集聚全球先进水处理技术、优秀水处理人才、高端水处理企业和优质水处理资本,形成集水处理产业链上下游为一体的新兴产业集群,最终形成中国乃至国际“水谷”。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