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国制造2025》规划即将发布 确定十个重点领域

   2015-05-15 21世纪经济报道2990
核心提示: 5月13日,在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和中科院主办的“2015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下称“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强调,要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

5月13日,在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和中科院主办的“2015智能制造国际会议”(下称“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强调,要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

苗圩介绍,当前,全球正出现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2013年,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去年以来我国政府组织力量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

苗圩强调,“中国制造2025”要抓住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通过高档数字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化生产建材,加快可穿戴产品、智能家电、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国制造2025》规划即将对外发布。不过根据苗圩和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会议上的发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大致轮廓已经清晰可见。

该规划的内容包括:两个实施阶段、三步走战略目标、四个坚持、五大重大工程、九大战略任务和十个重点领域。

中德战略异同

苗圩比较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德国工业4.0战略的异同。

苗圩指出,从共同点来看,中德两国的新战略具有相同的战略使命和核心理念。在使命层面,都是为了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

苗圩解释,在理念层面,两国新战略都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德国工业4.0着眼高端装备,提出建设信息物理系统,并积极布局智能工厂,推进智能生产。《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

苗圩分析,从不同点来看,中德两国新战略无论是发展基础、产业阶段,还是战略任务都具有各自特点。在发展基础方面,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和领先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美国和日本,树立了德国制造的品牌形象。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

苗圩指出,在产业阶段方面,德国工业4.0是在顺利完成工业1.0、工业2.0,基本完成工业3.0之后,提出的发展战略,是自然的串联式发展。中国制造业尚处于工业2.0和工业3.0并行发展的阶段,必须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所以我国的任务就比德国实现工业4.0更加复杂、更加艰巨。

苗圩表示,在战略任务方面,德国工业4.0就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主要聚焦制造业的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中国制造2025》不是专门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规划,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整体谋划,不仅要提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和措施,还要加大对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同时还要解决制造业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工业基础等一系列阶段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实施五大工程

苗圩介绍,即将公布的《中国制2025》将对未来十年推进制造强国的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该规划的目标就是推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核心目标是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周济透露,规划将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15年到2020年,全面推广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应用,部分行业和企业开展智能化技术试点和示范,如大力推进“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第二阶段为2020到2025年,将大力推进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着力推动“智能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

苗圩介绍,规划提出了分三个十年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个十年进入世界强国之列;第二个十年要进入世界强国的中位;第三个十年即2045年,进入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最终要在建国一百周年成为制造强国。

苗圩表示,落实《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包括“四个坚持”,分别是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智能转型、坚持夯实工业基础、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对第二个坚持,苗圩解释,要突破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化生产线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可穿戴产品、智能家电、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从产品的设计智能化、关键工序智能化、供应链优化管控方面推进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生产车间和智能工厂的建设。

周济介绍,落实《中国制造2025》要实施五大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创新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其中,最核心的是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苗圩透露,《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九大任务: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苗圩还透露,《规划》确定了十个重点领域,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