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科研力量薄弱成节能减排顽疾

   2014-01-04 中国节能网3070
核心提示: “尽管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节能减排工作并非都一帆风顺。”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会江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近年来为了鼓励企业积极推进
“尽管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节能减排工作并非都一帆风顺。”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会江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近年 来为了鼓励企业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国家和行业协会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都给予了企业较大的支持,但对于一些老牌的国有纺织企业来说,仍是倍感压力。

   李会江进一步介绍说,劳动力密集、生产成本增加、行业门槛较低以致形成生产供大于求的现状,使得很多企业变成了微利、甚至是负利企业。加之企业自身经营 多年来逐渐累加的养老、医疗、信贷等隐性生产成本要素,更加重了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负担。因此,对于像德棉集团这样的老牌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最大的压力还 是引进大型节能生产设备时的资金压力。但实际上,企业在节能减排上面的困境,更多的是来自科研技术上的薄弱。

  海兴材料总经理张连京就表示,在节能降耗上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还无法找到最优方案,特别是对新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上,企业还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资金保障。

  目前,行业内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有节能减排的意识,也认识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密不可分,但事实上并非 每一个企业都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工作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首席研究员梁晓晖就表示,纺织服装行业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 因此资金和技术是制约这部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最为关键的因素。“资金决定了企业是否有钱、有能力去做一些环保项目,这里面包括成本的考虑等。”

  调查中发现,在节能减排的困难中,有57%的企业认为自身科研力量薄弱,缺乏新技术,以至于节能减排的措施停滞不前;30%的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实行节能减排工作;13%的企业认为公司领导主观意识不到位,未能将节能减排的政策提上议事日程。

  通过对纺织服装企业的调查,目前企业在节能减排中存在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节能减排积极性不高。在节能减排方面,一些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执行标准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分散在工业园区外的小企业,由于环保意识薄弱,环保设施不健全,以及污水处理设施使用不正常,偷排现象屡禁不止。

  管理机制粗放,节能减排措施不到位。一些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老化,排水不能做到稳定达标。有的企业生产规模扩 大,污水量大幅增加,而污水处理设施没有配套跟进,废水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性管理机制,水电汽油煤、染化料、废水废气 废热废料等的供应、利用、排放、回收、处置方法粗放;在基础计量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少,不利于节能减排的监管和实施。

  节能减排研发投入不足,缺少关键技术支撑。印染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3%左右,对节能节水关键技术和工艺研发的 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盲目追求近期利益,忽视甚至无视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国产技术装备落后,而引进的节能节水设备价格是国内同类设备的 1~3倍,使大部分企业难以承受,因此在技术设备支撑上面临着困难。

  产品结构、生产加工模式不合理,资源、能源浪费严重。我国部分纺织印染行业以生产中低档产品为主,为降低成本,所用纤维(主要指棉、毛、麻、丝)品质较低、含杂量高;此外,使用的染化料质量和印染用水水质差,工艺水平落后都增加了印染企业的能耗和水耗。

  环保法规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由于区域经济的差别,各地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扶持力度和监督管理不平衡。在管理严格的地区,一些不能达标的企业有加速向其他省份转移的趋势,造成能耗、水耗、污染的转移,加大了整体治理难度。(纺织服装周刊)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