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从环保升级看新疆炼化企业转型发展新机遇

   2015-05-22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870
核心提示: 近4年来,国家环保标准经历了3轮提档,升级步伐越迈越快。今年年初,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社会公众对依法建设“美丽中国”有了更多期待。作为环保焦点的炼化企业,再次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

5月18日,新疆乌鲁木齐石化热电厂1号和2号锅炉的脱硫硝一体化工艺改造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为了赶上国家环保标准升级速度,公司正加大环保改造力度,仅这一项工艺就将投资近1.4亿元。”乌鲁木齐石化热电厂厂长石金江说。

近4年来,国家环保标准经历了3轮提档,升级步伐越迈越快。今年年初,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社会公众对依法建设“美丽中国”有了更多期待。作为环保焦点的炼化企业,再次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

其中,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乌鲁木齐石化、克拉玛依石化,以及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四大炼化企业,2013年原油加工量超过2500万吨,比上年增长4.76%,占全国加工量的5%以上。一方面石化产业发展迅猛,另一方面环保压力日益增加,新疆炼化企业如何加快平衡发展,在环保升级中探寻发展新机遇?

严苛新法 提出挑战

从倡导性宣传贯彻到硬指标限制,从经济处罚到行政处罚,从国家标准到地方限值,从政府总量控制到民众全流程监督,起步相对较晚的中国企业出发就面临冲刺。

4月3日,独石化环境监测中心赵庆像往常一样每天两次到第二排污口,记录7套污水在线监控设备的变化数据。从工业废水监测到饮用水监测,独石化环境监测中心增加了46项监测数据。

“从废水、废气到噪声和废渣,环保治理范围变大,追责处罚措施更加严格、标准升级速度日益加快。”乌石化安全副总监陈世全说,“仅二氧化硫一项,3年间排放标准限值就降低了75%。”

环保从倡导性宣传贯彻到硬性指标限制,从经济处罚到行政处罚,新疆地区仅用了7年时间。这让起步相对较晚的中国企业一出发就面临着冲刺。一边炼化开工率普遍不高导致经济捉襟见肘,另一边环境标准升级亟待大量投资,炼化企业如何找到两者平衡点,成为直面环保挑战的重点。

尤其新《环境保护法》着重强调了依法治污和严格执法,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新增“按日计罚”制度、制定行政拘留处罚措施……

另一个挑战来自城镇化发展。“十二五”期间,新疆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将达到17%以上,城镇化率将达到48%以上。乌石化、独石化等建厂之初远离城区,如今周围环境从荒无人烟变成了拥有几十万人口的新城区。以中国石油在疆3家炼化企业为例,不仅要遵循国家排放标准,而且要执行“奎独乌特别排放限值”,其中二氧化硫指标仅为国家标准的1/4。

此外,环保日益成为焦点。企业不仅要接受政府的监督,而且要接受公众的监督。在独石化安全环保质量处处长朱文军看来,老百姓零投诉才是环保的最高标准。为此,独石化专门开通环保投诉电话,将企业主动置于民众监督之下,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门槛抬升 提供契机

行业洗牌带动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环保意识觉醒倒逼企业构建差异性和可持续竞争力,从低端向高端转型;抓住低油价相对利好的机遇,提升环保实力

环保治理费用相当高,动辄数以千万、亿元计。据新疆环保厅相关领导透露,“十二五”期间,政府将预计投入500亿元进行中电环保工程治理。刚刚通过新“两法”实施后首轮“大考”的乌石化,“十一五”以来环保安全治理投资就接近17亿元,环保经费支出从“十一五”期间的10%上升到“十二五”期间的30%。“硬件投入是一次性的,后期运行和维护每年还要增加1亿多元投入。”乌石化计划处副处长张国礼说。

回顾历史,每一次标准提升,炼化行业都面临一次洗牌。有专家指出,严厉的环保标准一方面经济上有效遏制新增产能;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产能集中度,加速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长期以来,央企除了经济责任外,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以中国石油为例,2013年就投入15.7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65项重点节能降耗工程。“对于环保基础好的企业来说,环保升级将是他们弥补价差、做大做强的好时机。”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闫伦江说。

从另一个角度看,每次环保标准升级还会进一步增强政府、企业和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加社会对更加清洁产品的需求,这无形中也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逼着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产品升级换代。

“环保升级正是技术先进企业构建差异性、可持续竞争力,从低端向高端转型的好契机。”朱文军以环保橡胶产品为例,欧盟除了要求质量和技术指标外,环保也成为综合指标之一。这相当于客户从产品要求到生产过程要求的转变。以前觉得是贸易壁垒,现在看来更多的是一种标尺,淘汰落后产能更是行业未来发展的象征。

此外,低油价降低了原料成本的同时,抑制了调和油、替代能源和煤化工对成品油和化工市场的冲击,炼化企业更应抓住这个机会,在环保上下功夫,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倒逼升级 需要绝招

加强环保软实力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向精细化管理转型;算好环保投资账,挖掘自身潜力,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环保投资

“新《环境保护法》不仅对企业严了,而且对政府也更严了。”全国人大代表缪学刚说。据国家环保部不完全统计,1月至2月,新《环境保护法》生效以来,实施按日计罚案共26件,罚款数额超过1200万元,其中新疆个案罚款更是创造了208万元的最高纪录……环境执法风暴正在全国范围内掀起。

炼化企业,环保升级如何接招?

“‘十二五’末,炼化企业的环保硬件设备已经基本完成,但软件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乌石化副总经理李石新冷静地分析。环保的软件建设将成为大多数炼化企业的软肋,部分炼化企业环保安全生产制度体系、环保安全生产严格落实等不到位现象仍然突出。

“制度和培训等软实力建设是让新《环境保护法》落地的关键。”中国石油安全环保院HSE新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占山表示。人是环保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初期阶段要让员工认可制度和规定,认同程度越高行为受控程度就越高。

软实力建设的另一层面是管理精细化。如今,无组织排放、危废物处理等全国环保治理的难点和盲点都列入了重点治理范畴,给环保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大挑战。克石化以管理做精做细著称。其质量安全环保处处长丛飙说:“精细化管理的路还很长,要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波动,严格控制流程过程中污染物的处置和排放量。”

在这方面,新疆炼化企业各有绝招。乌石化在老装置上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从老标准过渡到新标准;独石化梳理列出无组织排放源排查清单,变无组织排放为有组织排放;克石化改进新工艺,从源头上减少了油气碱渣排放……

此外,面对有限的环保投资,炼化企业该如何算好环保投资账,把钱花到刀刃上?闫伦江认为:“环保既要算有形的账,而且要算无形的账,既要算短期的账,还要算长期的账。”

“各家炼化企业应先挖掘自身环保潜力。在资金总额有限的情况下,重点发力,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环保投资。”王占山认为。独山子石化与杜邦公司合作完善具有独山子特色的HSE管理体系的做法很值得推广和借鉴。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