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记者探访安徽蚌埠市境内的淮河支流三浦大沟和沫冲引河发现,河水呈深褐色,漂浮着大量死鱼,水质为劣V类。经调查发现,此次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作为附近工业园区治污最后一道防线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出现诸多问题,严重影响附近村民的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安徽省环保厅已督促淮上区环保局尽快解决污染问题。
现状
淮河支流再现“黑水河”
20日,三浦大沟、沫冲引河呈深褐色,河面上有大量的白色泡沫。一处岸边堆积着大量的农药袋,漂浮着的大量死鱼在被打捞上来。在淮上区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简称沫河口工业园区)上班的陈先生说,当天的情况还不是最糟糕的,由于前几天下了雨,两条河里的污物被稀释了很多。目前,一些工厂因为查得比较严,索性停产,给工人放了假。而在农业的灌溉季节,当地环保部门也会从淮河倒灌一部分水进入两条支流,缓解河水的污染问题。严重的时候,河水会散发出一股恶臭味,颜色会变成深黑色,当地人称它是“黑水河”。附近一些厂子旁边的沟渠中,记者看到漂着黄褐色油污,或者繁殖了大量绿色藻类占满水面,沟段发出刺鼻气味。这些沟渠部分可以直接排到三浦大沟内。
5月22日,淮上区环保局陈局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5日,安徽省环保厅通报了多起环境违法案件。其中,位于安徽蚌埠市淮上区的淮河支流三浦大沟、沫冲引河受到近旁沫河口工业园区的污染。水中的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等指针均为劣V类标准,严重影响淮河水环境。所谓劣V类水的主要指标是每升水中氨氮含量超过2毫克,化学需氧量超过40毫克。劣V类水质确实无法再用于农业生产。
缺污水管网废水直排大沟
陈局长说,安徽省环保厅在通报沫河口工业园区污染问题时表示,沫河口工业园区未建设污水收集和雨水管网,工业废水不能通过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直接排入三浦大沟,最终进入淮河。大部分涉水企业均通过槽罐车将废水运输到园区污水处理厂和蚌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废水运输过程中存在监管盲区和不确定因素,造成很大风险隐患。
陈局长表示,根据他们自查,园区内只有两家企业拥有管道可以将污水直接排放到污水处理厂内。其他企业只能在自己厂内对污水做初步处理后用槽罐车运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再次处理。造成管网不健全的原因还需要追溯到工业园建设之初。当时,五河县对管网工程进行了公开招标,但是中标企业在建筑管网的过程中因为自身经济问题终止了工程,溜之大吉。五河县再次招标却无人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重建管网的事情就一直搁置。淮上区环保局接手该项目后,一直在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希望能够尽快完成管网建设。但是,资金的筹措同样困难,因此一直拖到现在。
记者从蚌埠市五河县官方网站上看到了沫河口工业园区的介绍。工业园始建于2008年,初期投资15.8亿元,占地1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按照规划,有一座耗资6000万元的日处理能力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该处理厂应该负责所有排放污水企业的污水处理。
但是目前,该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只是由最初的每天300吨提升到每天600吨,一直无法达到规划要求,每天有100多吨的污水需要运到蚌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从工业园到第一污水处理厂有近30公里的路程。
已处理过污水难说“干净”
陈局长说,安徽省环保厅还提到,即使是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也存在严重环境问题。该厂一期改造项目于2011年底改造完成并投入运营,到检查时仍未通过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也没有建设中控监控平台,污水进出口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长期损坏,不能正常使用。这就意味着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污水缺少实时数据的监控,处理厂无法保证流出去的水是完全符合标准的。
根据淮上区了解到的情况,有些设备的损坏时间超过了一年。这期间,污水处理厂一直在运营。陈局长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都是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污水处理,他相信,排出去的污水应该是符合标准的。但是,没有相应的监控设备提供的实时数据,就无法避免工作中的偏差﹔因此,他也不能排除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水也是水污染的源头之一。
陈局长说,三浦大沟和沫冲引河水容易受到污染也有其“先天不足”的原因。这两条河的流速很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在枯水期甚至出现淮河水倒灌的现象。因此,虽然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水是符合标准的,也容易造成污染物的长期累积,导致水质的下降。
企业抱怨政府承诺未兑现
陈局长介绍,目前,园区内入驻企业27家,其中有10家涉水企业,主要是精细化工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的工厂。淮上区国家税务局透露,按照往年的记录,每年沫河口工业园区的年税收额能够达到300多万元。但是,今年因为化工行业不景气,园区内很多工厂都处于半工半休的状态。
提起污染问题,工厂经理们也是满肚子的苦水。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经理石先生说,从他们入驻园区以来,政府承诺的排污管网就一直没有接入工厂。厂区的设计又没有排污口。因此,他们只能在污水于厂子里进行自行处理后,进行罐装,再运到厂外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增加了厂子的费用,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溢洒现象也会污染厂区内的环境,增加二次清理的成本。如果他们处理不力,还会遭到环保部门的处罚。
走访
受污河水 灌溉出空壳小麦
当地的农民世代用这两条河的水直接灌溉,但是现在却不得不从别处挑水灌溉。在附近耕作了20多年的张大妈说,早在四五年以前沫河口工业园区正式建成以后,这两条河就开始发臭,水质变得越来越差。大概是去年开始,用河水浇灌的小麦生长出现了异常,很多麦粒只长空壳,里面却没有麦粉。不仅是小麦,自己菜园里种的茄子、青椒等作物也长得很小,产量很低。
以前在三浦大沟上养鸭子的李大爷,今年也不再养鸭子。因为他的鸭子吃了三浦大沟里的鱼虾很容易生病,长膘也慢,并不赚钱。李大爷说,自从河水被污染以后,河里的水产大量减少。现在周围的居民已经不敢再吃河里的水产了,连家禽吃了也容易生病。
60米深井 打不出“放心水”
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居住在于家村的张大妈说,她们村子里的井现在越来越深。四五年前井深只有18米,现在即使打到60多米,井水还是有一股难闻的味道,水烧开以后还黏乎乎的。没办法,张大妈只能在家中添置了净水器。一台净水器需要2000多元,还需要定期更换滤芯﹔这对于耕田为生的张大妈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这已经是比较便宜的净水方法了。在于家村还有的人家直接从沫河口镇购买2元一桶的桶装水。但是,对于像张大妈这样三代同堂的家庭,这种方法开销更大。
措施
整治方案要求7月建成污水管
5月19日,淮上区环保局联合财政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了沫河口工业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方案中要求,园区内未建成的雨、污水管道在7月15日之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污水全部通过管网接入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厂内目前损坏的中控监控平台、进出口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等进行重新安装,增加必要的监测仪器和人员。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增加的污水处理需求,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将增加到每天2100吨,将园区内的生活污水也纳入处理范围。在资金投入方面,仅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就将花费450万元,加上管网建设的投入将超过500万元。
22日,记者在园区看到,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关闭,在厂外几台挖土机正在工作,一根黑色橡胶管裸露出来。陈局长说,这根橡胶管是各企业污水汇集到处理厂的主管道之一。污水处理厂应该要关停到今年8月份。在此期间,园区制定了新的污水处理方案。一部分企业将被停产、限产。
短期内自来水将接入村民家
对于三浦大沟和沫冲引河水质的恢复,陈局长表示,经过环保局引入淮河水进行稀释等初步治理手段,目前两条河的氨氮含量已经从原来的每升1.5毫克以上,降到了每升1.5毫克以下﹔化学需氧量已经从原来的40毫克以上降到每升30毫克以下,符合国家IV类水标准,不仅适用于农业生产,还可以作为非人体接触的娱乐用水。
对于附近村民反映的地下水受污染的情况,陈局长表示,目前,沫河口镇正在对沫河口工业园区附近的土壤进行采样检测,等到检测得出结果后,环保局将对症下药,改善地下水的水质。目前,还无法估计,恢复地下水的水质需要多少费用。依据以往的经验,地下水水质的改善往往是比较困难的。5月22日,淮上区政协主席钱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淮上区正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自来水在短期内就将接入村民家中,他们也不必再使用地下水。
困境
环保局称编制少忙不过来
蚌端口市政府将各工业基地的管理权由市环保局下放到各区环保局。因此,对于沫河口工业园的污染情况,市环保局5月21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只是对淮上区环保局进行意见指导,对具体情况不了解。
当地有些村民质疑,为什么淮上区环保局没有及时发现污染问题,等到省环保厅通报之后才进行彻查。省环保厅的通报中也提到,当地环保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盲区和大量不确定因素。陈局长无奈地说,沫河口工业园的27家企业完全依靠淮上区环保局6名在编人员的管理,其中经验丰富的员工并不多。每每遇到市民举报污染情况,陈局长都是亲自到现场勘察情况。陈局长说,人力的短缺让自己部门实在无力做到严密监控每一家企业。而增加环保局的编制是自己期盼已久却不敢强求的事情。一般来说,增加编制需要经过层层审批,还需要与市里的规划保持步调一致。据他了解,市里几年都没有扩编编制,即使扩编也未必会分摊到自己部门。
淮上区政协主席钱先生表示,对于淮上区来说,沫河口工业园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增强了淮上区的经济实力,丰富了淮上区的工业种类,为淮上区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等问题就像是一把利剑时时刻刻悬在淮上区的头顶,让淮上区监管的压力很大。陈局长也说,站在环保局的角度,他也希望工业园区内一家涉及排污的企业都没有,这样会让自己的工作压力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