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中巴经济走廊:构建全球纺织价值链

   2015-05-29 中国纺织网2430
核心提示:2015年4月20日~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出访。此次出访,习近平在巴基斯坦启动了46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计划。

3000公里长的“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诸多周边合作的一条支线。2015年4月20日~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出访。此次出访,习近平在巴基斯坦启动了46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计划。

在全球经济低迷,发达国家呼唤制造业回归、TPP等贸易谈判胶着等多重压力下,中国积极寻求新的突破口,创造新的市场机遇可谓决心可嘉、信心可赞。当前,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各工业领域均预乘着此轮国家经济战略的顺风车将关注点都放在了巴基斯坦,纺织工业也不例外。山东如意集团已经在“中巴经济走廊”上嵌下了自己全球价值链上的一枚棋子。

而如意投资巴基斯坦只是中国纺织企业“走出去”的一个代表,在国内各项要素成本上涨的现实情况下,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纷纷开始试探跨海布局,并且展示出了中国纺织企业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在近日召开的“巴基斯坦投资论坛”纺织分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已进入跨国布局新阶段,海外投资呈现多区域、多行业和多形式加速推进的态势。同时纺织行业的跨国资源配置战略目标是通过‘走出去’实现产业链的跨国整合和价值链的全球突破。”

邱亚夫的“如意”算盘

山东如意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纺织工业之一,从收购日本服装企业Renown-Inc41%的股权,到收购澳大利亚棉花农场CubbieStation80%的股权,如意集团近年来一直在海外攻城略地,布局自己全球产业链和营销链。目前它的纺织服装产业已延伸到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

在巴基斯坦,如意打算建设一个纺织服装工业园,在这里生产高档纱线、高档提花面料、印染面料。而“中巴经济走廊”以低廉的要素成本彰显其未来的产业潜质,这也正是如意集团看中的优势。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在中国纺织工业中的地位不用多言,其纺纱实力排的上全国前十,其生产的主要产品也是集中在高档系列,在国内近两年生产经营环境越发优势不再的背景下,选择巴基斯坦生产高质产品,拥有着低廉的要素成本、成熟先进的生产工艺、丰富系统的管理制度,诸多的贸易优势⋯⋯在巴基斯坦同类企业还大多数集中在中低档产品的对比下,如意的竞争优势可谓明显。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董事长邱亚夫对于在巴基斯坦投资时表示:“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去巴基斯坦投资建厂是目前企业最好的选择,不仅巴基斯坦具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能源资源,而且工人对工作的态度具有十分积极的热情,同时中巴两国之间邦交稳定,友谊深厚。”

如意投资巴基斯坦并非单纯靠一己之力,而是受到了中国工商银行的大力支持,2014年底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亲自签署了“巴基斯坦工银——如意马苏德纺织服装工业园项目”的投资合作协议书,而这个项目也是是中国工商银行参与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纺织服装项目。中国工商银行的参与将对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同时,巴基斯坦第一大银行——哈比银行也积极参与该项目的投资,并明确了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除此之外如意还叫来了“家门口”的电力公司——华能山东电力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0亿美元在巴基斯坦的萨希瓦尔建设1320MW燃煤电站,该项目已于2013年开始建设。随后即将开始建造“工银—如意马苏德纺织服装工业园,预计18个月建成投产。一系列谋划和推进落实,如意终于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大规模投资巴基斯坦树下了一块里程碑。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宣传部长刘凯接受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如意集团将充分发挥在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管理、人才等优势,与当地知名企业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服装工业园,将带动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产业的提升,同时利用巴基斯坦当地人工、原料的低成本优势,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的国际化水平和行业竞争优势。

“自身优势”、“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园”、“人工原料低成本”、最终得到国际化水平,邱亚夫的“如意”算盘可谓精准有力,再加上国家战略的倾斜,如意在巴基斯坦的未来可谓是一片大好前景。山东省商务厅厅长王华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不仅给当地带来税收、就业,也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参与现有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全球价值链。”

“民营”+“劳动密集”的海外挺进

如意只是中国纺织企业挺进海外的一个代表,如意是多元持股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而目前中国纺织工业的企业构成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0%以上,其中不乏大型民企。从国家整体跨境投资的情况来看,民营企业也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在非金融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中,民营企业占40%。跨境并购也彰显出民营企业产业链整合的野心。据中投集团数据统计,2014年共有219起跨境并购项目,其中民营企业参与的共有185起例,占到项目总数的84%。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和近五年来的匍匐与跌绊之后,民营企业主动布局全球价值链的势头渐现。而在所有开拔海外的企业中,以制造型企业居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竞争已经从优势变为劣势。

据商务部监测,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诸如纺织、鞋帽、箱包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出口占比六年来直线下降,而周边国家的出口却在直线攀升。比如:2000年,40%的耐克运动鞋由中国制造,13%由越南制造,而到了2013年,中国制造只占30%,而越南制造则增加到42%。

“制造中心”转移的压力中国纺织工业已经切肤的感受到了,国内下游缝纫环节的诸多服装、针织企业主动加速进行了海外设厂。申洲国际、即发集团、东渡集团、AB集团等企业都在柬埔寨、越南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进行绿地投资。事实证明“孔雀东南飞”对于成本控制是有着明显的效果的。凡客诚品在2010年将小部分生产环节转移至孟加拉国之后成本下降了5%~10%。除此之外海外设厂也有规避贸易壁垒的作用,比如AB集团在柬埔寨设厂的初衷就是为了规避贸易壁垒以及进口商所不愿分担的配额成本。

除了寻找廉价的劳动力之外,还有一部分企业的海外投资属于“被逼出去”。众所周知近两年中国的棉花政策给国内棉纺织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企业纷纷加快了海外建厂的步伐,岱银集团在2013年7月在马来西亚注册成立岱银马来西亚纺织公司,决定投资1.6亿美元的20万锭纺纱项目,金实业2014年7月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了1亿美元的12万锭纺纱,即发集团在2005年在越南投资建厂后于2013年6月开始又在柬埔寨投资了规模更大的工厂,还有华芳集团、鲁泰集团这些行业内还未在海外建厂的大企业也表示要尽快落实海外建厂的工作。

“中国+周边”的制造基地布局

仅就供应链的生产力布局而言,受棉花非市场化政策、国内要素成本刚性上涨、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客户强制要求等因素影响,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提高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行业重点企业正着力通过直接投资或者间接控制成为生产基地遍布全球的跨国制造企业,特别是打造“中国国内+周边国家”的布局模式,通过跨国生产基地的协同配合,达到最优资源配置水平和运营状态。比如棉纺的天虹、岱银、华孚,针织的东渡、申州都是典型的例子。

有分析指出,截至当前中国纺织工业最大的全球比较优势就在于全产业链生产制造环节的高质高效,如果不通过生产力的跨国布局,发挥既有的制造技能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充分对冲国内制造成本的不可逆提升,中国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将受到严重威胁。

对于“周边国家”的选择,按照近年来的比较热门的地区即为东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塔、越南、柬埔寨等。而从目前已经形成的布局以及WTO的贸易数据来看,也证实了“中国+东南亚”的制造中心地位:2005年至2013年,亚洲国家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占世界比重分别从47.1%、48.3%上升至59.8%和59.4%,年均增速都高出世界总体增速3个百分点,其中越南在此期间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7%和18%,超过中国。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以及东南亚地区动荡的政治局势以及劳工矛盾问题层出,中国纺织企业的眼光渐渐开始注意到了别的价值洼地,比如非洲。

4月20日至24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带队的一行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家代表团前往埃塞俄比亚进行产业投资调研。此次中国代表团的访问得到了埃塞政府高度重视,从埃塞外交部副部长亲自莅临机场迎接,到政府要员的会见,再到外交部副部长为代表团举办的欢送晚宴,高规格的接待贯穿始终。

中国与埃塞建交40多年来,两国经贸关系稳定发展。2014年双边贸易额为341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埃塞最大贸易伙伴。截至2013年末,中国对埃塞直接投资存量为772亿美元。其中由江苏永元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东方工业园成为埃塞首家工业园,在促进双边贸易合作和企业“走出去”方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15家中国纺服企业在埃塞境内投资。

微笑曲线的整体上移

除了对于跨国制造中心的布局之外,越来越多的行业骨干企业开始对国外高端市场的设计研发资源、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资源进行全球范围的垂直延伸和掌控,以此带动我国纺织业整体上向世界纺织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领域渗透。

比如,雅戈尔收购SMART和XINMA股份,万事利收购法国丝绸企业MARCROZIER,玛丝菲尔收购意大利Krizia品牌,通过收购企业成功进入了国际纺织利益分配,逐步买入跨国集团经营。

鲁泰集团于2013年在米兰设立办事处,借此通过与意大利设计师合作,提高了对面料及衬衣流行趋势的把握,整体设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之后于2014年,鲁泰又于美国纽约州设立子公司,主要从事市场调研、新产品的推广及客户关系的维护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公司主要市场的国际营销渠道,提升了公司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江苏开利地毯原本是一件单纯的OEM企业,出口税后利润只有3%~5%。近两年其收购了法国Tecsom公司的部分股权以及南非crossley公司和迪拜第二大地毯工程公司后,利用被收购企业原有的品牌和市场渠道资源扩大出口,出口金额同比增长了38%,今年计划增长50%。

除了品牌,许多企业也进行了技术方面的并购,比如江苏金收购了瑞士欧瑞康天然纤维与纺机专件事业部的全部资产和股权。

从近两年的海外并购案例可以看出,中国纺企的海外布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生产链上,品牌、技术、原料各种类型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再分配是纺织工业逐步摆脱以依赖低廉成本镶嵌在跨国公司的链条上的多年角色扮演,奋发走向纺织强国的努力。

构建全球纺织价值链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约为1400亿美元,超过利用外资总规模约2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了“净资本输出国”,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已经全面的开始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再分配。

对外经贸大学FDI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曾经说过,中国企业主动布局全球有几个因素:部分“边际产业转移型”企业,主要为了寻求市场;部分企业希望靠近技术、设备、管理和标准,而构建要素和营销的全球网络;部分企业为了获取品牌、专利、设计、研发、信息、营销网络等稀缺要素。

过去30年,依靠廉价劳动力、低地价等要素,中国纺织工业嵌入了跨国公司布局的全球产业链,成为世界第一大“代工厂”,外贸出口持续20多年呈现两位数增长,而现今,随着全球贸易趋于保守,跨国公司价值链的重塑以及中国制造业要素成本的持续攀升,中国纺织企业被迫开始构筑自己的全球价值链。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