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农民对话物联网:“东西好就是太贵”

   2015-06-01 新华社 1590
核心提示:5月27日下午,在村农机大院办公室,钱胜利正在电脑前操作,他面前的一块大屏幕上,显示一片金色的麦田。

走进老家村,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蔚为壮观。在村里采访午收,村民们不时会提到大户钱胜利地里的“新鲜物件”。

在安徽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老家村是远近闻名的产粮大村。午收已经进入“临战”状态,现在是关键时期,村民们的神经绷得很紧。

5月27日下午,在村农机大院办公室,钱胜利正在电脑前操作,他面前的一块大屏幕上,显示一片金色的麦田。

“你看这一小片的麦子,是不是明显要比周围的矮一头?我拉近给你看。”钱胜利一边说一边娴熟地摆弄,很快,镜头拉近,长势不好的一小片麦苗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这是因为今年春节后,出现了一次蚜虫病情,这一小片喷药没喷好。”钱胜利说,如果放在以前,这样的地块更多,但现在有了“大田物联网”系统,在“天眼”的帮助下,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

村民们口中的“新鲜物件”就是农业物联网,这套系统可以开展对小麦“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的“四情”监测。阜阳市农委市场信息科科长马飞介绍,农业物联网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知道发生问题的位置。“此前农业物联网应用在设施农业较多,像钱胜利这样开放的‘大田物联网’,目前还在探索。”马飞说。

通过在监测田块安装摄像头和遥感装置,终端除了实时显示麦苗生长状况,还能实时监测到麦田的风速、光照度、湿度、土壤墒情等。

钱胜利说,不一定非得通过电脑,在手机上也能实时监测,“举个例子,我在外面有事,打开手机一看,监测的土壤水分低于56%,我就会通知家里人,该浇水了。”

钱胜利2013年回到村里,流转了1200亩地开始种地。他说,以前一直在外做生意,种地不在行。装了这套物联网系统,除了监测相关数据,系统通过信息汇总,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并发出田管建议,非常实用。“虽然是个新手,但我今年的麦子长势很好,预计不同品种亩产在900斤至1100斤之间,这套系统功劳不小。”

据了解,钱胜利的这套物联网系统,通过颍泉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建成,除了相关的专项资金20多万元,钱胜利还自筹部分资金。“确实方便,这套系统让我坐在家里,就可以做个‘田管家’。一年至少少雇两个人,按照一人两万元钱,一年可节约4万元成本。”

钱胜利也有烦恼。

“后期投入太大,如果成本不能降下来,大规模推广也许会很难。”钱胜利告诉记者,物联网投资大,对于种田的农民来说,如果没有政府投入,不会轻易使用,“现在我的整个系统还在质保期,维修保养目前不花钱,但过了质保期,换一个摄像头就得上万元。”钱胜利说,除此之外,这套系统连接互联网需要固定的IP地址,如果白天都打开,一年网费也得五六千元钱,此外还有电费等,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马飞说,设施农业运用物联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设施农业产值高,农户更愿意投入。对于开放的麦田,物联网技术还有提升的空间。

记者发现,目前钱胜利给农田浇水还完全靠人工,能不能实现“一键浇水”呢?“完全可以做到,但上控制系统、喷灌设备,还需要一大笔钱。”钱胜利说,现在农村劳动力费用高,而且不好找,物联网技术应用省时省力,很实用。“如果种粮大户都上这套系统,完全依赖政府不太现实,但对于他们来说,投入过高自己肯定不会去做,要想普及还很难。”(记者:王正忠 陈尚营 程士华)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