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治霾核心区彰显协同发展政策路径

   2015-06-04 中国经济时报2960
核心提示: 毋庸讳言,自雾霾一词为人所熟知起,以上6个城市就已经成为公认的“重灾区”,而实际上,推进大气污染的区域协同治理,也早已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一致共识。由此,包括统一相关环保标准、产业有序转移对接、联防联控等措施都在按部就班地加以实施,此次划

日前,一则有关“治霾核心区”的消息吸引了不少眼球。其来源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四次工作会议近日审议通过的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015年重点工作》中的有关政策表述,其中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沧州等6个城市划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核心区,由6地共同肩负建立统一的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协调机构,逐步实现预警分级标准、应急措施力度的统一,共同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区域性、大范围空气污染等任务。

毋庸讳言,自雾霾一词为人所熟知起,以上6个城市就已经成为公认的“重灾区”,而实际上,推进大气污染的区域协同治理,也早已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一致共识。由此,包括统一相关环保标准、产业有序转移对接、联防联控等措施都在按部就班地加以实施,此次划定治霾核心区又能对外释放怎样的政策信号?值得各界报以新的期待。

协作新机制引关注

对于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大气污染,往前可追溯至2011年年底京津两地区域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建设方案的提出;随后,伴随地方政府对大气污染形势的深入认识和反思,以及社会舆论的倒逼压力等综合作用,京津冀地区逐步走上了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的道路,诸如三地共谋生态环境保护、重特大污染天气联防预警等都被纳入三地共治雾霾的工作机制当中。

然而,从此次会议透露的内容不难发现,有关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的工作机制有了新的迹象,比如率先在京津冀,特别是在以上6个城市建立统一的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协调机构;逐步实现预警分级标准、应急措施力度的统一,共同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区域性、大范围空气重污染,最大限度减缓不利扩散条件下污染物的累积速度,有效遏制污染程度,保障公众健康。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通过“4+2”的模式明确了京津冀之间采取合作的具体问题,即资金和技术的保障。根据会议要求,以上6城市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核心区,将采用“2+4”的协作模式,即北京市与廊坊市、保定市,天津市与唐山市、沧州市分别对接,京津两市重点在资金、技术方面支持河北四市,落实重点工程项目,共同加快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步伐。

如此表述无疑可一解长期困扰各地期望在大气治污上尽快达成治理共识的关键难题,也正中长期关注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并呼吁有具体作为的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的“下怀”。他在此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地区共同面临着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其兼具的流动性、扩散性等特点也决定了污染问题必须由三方共同应对解决,其中,在围绕最为关键的资金和技术难题上,呼吁三方按照各自能力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实际上,马军所言,正如此次会议所明确的新工作机制所要求的:京津重点在资金、技术方面提供支持,并在河北等城市实施重点项目。“一旦京津冀有关地区针对具体的污染排放问题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其影响也将是惠及整个京津冀区域的。”马军说,毕竟,协同治理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已经融入了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大背景。

资源共享需先识别污染源差别

然而,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是,此次会议明确的所谓“4+2”,是专门针对治霾核心区的6个城市而言的,其所面对的污染项目也将主要集中于6个城市特别是其中的四个河北省城市中聚集的污染产业。据记者了解,这些企业大多都在环保部的监测当中,污染排放数据一目了然,有助于利用资金和治理技术有的放矢地加以落实。那么,对于整个京津冀区域而言,污染形势依旧严峻,还有必要按照区域协同治理的路径继续深耕。

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地级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6%。其中,北京2014年PM2.5年均浓度为85.9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4%。“治理成效在数据上的直接反应无疑将给决策者提供巨大的协作治理大气污染的动力。”马军认为,但对于京津冀区域而言,能够率先共享区域内优势资源的前提是,必须清晰明确地掌握区域内不同城市的主要污染源构成。

实际上,京津冀地区虽然联系较为密切,但却有着迥然不同的产业结构。马军认为,京津冀三地发展阶段不一,产业结构不尽相同,自身具备能够辅助于环境治理的能力也是层次不一,所以,在三地寻求协调一致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确存在困难之处。其中,三地对污染源相互之间并不了解,势必对一体化治理以及相互之间的监督和协调形成阻碍。

然而,这些阻碍正在得到明显的改善,比如京津冀区域力推的共同预警机制,正是在掌握了不同地区污染源的基础上综合推进实施的;此外,在产业转移和承接上,京津冀地区也正在迈向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在马军看来,在能够准确掌握区域内污染源状态后,同时在相关数据公开透明的基础之上,京津冀才有可能更好地使用各项资源,比如针对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补偿机制等,在资源利用上寻求互相配合。

“以北京为例,其自身拥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源用来治污,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共同应用于区域内其他地区,比起单纯解决北京范围内的污染问题而言,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效果。”马军说,与此同时,天津、河北由于环保压力,均面临着很痛苦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在转型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区域内的优质资源,协助其产业转型和升级改造。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