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学者:大气输送砷污染对土壤影响较大

   2015-06-05 财新网1570
核心提示: 为了排除大气之外的其他砷来源,本研究选取的土壤位于在中俄边境附近未经开发的原始湿地。其土样中砷来源除本底值外,惟一可能是长距离的大气输送。林春野等研究人员从上述自然湿地的土壤中采集了两条90厘米的土样进行分析。

中国土壤污染严重,砷是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问题是:砷从何来? 2015年6月4日,《自然》杂志旗下的在线刊物《科学报告》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土壤中砷浓度分布的论文,指出土壤砷污染重要来源之一是长距离的大气输送,且其影响较大。

这项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林春野领衔。林春野向财新记者表示,来自燃煤的大气砷排放量近年正在迅速增加,研究对中国治理燃煤污染政策有重要参考意义。

林春野告诉记者,一般的农用土地和其他已经开发的土地中,砷元素的来源虽有大气沉积,但也可能来自于采矿、冶炼以及使用含有砷的农药、肥料等,或是来自受砷污染的地下水。

为了排除大气之外的其他砷来源,本研究选取的土壤位于在中俄边境附近未经开发的原始湿地。其土样中砷来源除本底值外,惟一可能是长距离的大气输送。林春野等研究人员从上述自然湿地的土壤中采集了两条90厘米的土样进行分析。

研究显示,采样的土壤当中,砷在深层土壤累积的浓度较大。湿地土壤上层的砷浓度范围为每千克1.1毫克至5.3毫克,下层每千克18.2毫克至59.8毫克,后一数据比全世界土壤砷浓度中位数高得多。湿地土壤是不断沉积的,有年份的土壤位于下层,新土则位于上层,因此下层多出来的砷含量,即是来自大气输送的砷。

研究指出,近几十年间,中国来自燃煤的大气砷排放量迅速增加,从1980年的每年635.57吨,到2007年的每年2205.5吨,加上上层土壤的淋滤,和微生物的作用导致了三江平原湿地土壤中砷以这种情况分布。

林春野认为,大气污染对于东北平原的影响,同样也可能发生于其他地方。虽然研究中发现的砷浓度并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土壤标准,其可能危害也难以定量,但其反映出负面效应值得成为制定治理燃煤污染政策时的参考因素。

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毒性与重金属相似。砷与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以及许多种的合金中。砷的氧化物是公众熟知的砒霜。长期接触砷会导致癌症和皮肤损伤。它还会影响发育,引发心脏疾病、糖尿病,以及损害神经系统和大脑。

砷可以通过水和土壤被作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由于大米是自然富集砷的植物,土壤砷污染对大米的消费者风险较高。近年来,中国各地砷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