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对有色金属的巨大需求,矿山被迅速大规模开发,但是却没有配套的环保设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曾有选矿企业的尾矿库被洪水冲垮,尾矿和废矿渣沉积于被淹没的两岸耕地上,造成近万亩农田污染绝收。
工矿企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危及粮食安全。
两年前,湖南“镉大米”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镉大米”也成为热词。始作俑者重金属“镉”,通过水源进入土壤和农田。它长得一副银白色有光泽的好模样,却是高毒害物质,水稻恰是对镉吸收较强的大宗谷类作物。它行踪隐秘且擅长潜伏,一旦通过土壤侵入稻米,对民众健康的威胁很大。
面对土地日益明显的“病情”,2005年4月到2013年12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土壤污染状况“会诊”。
2014年4月,《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诊断书”正式下达。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及变化趋势、污染类型、污染程度和区域分布,初步查清了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壤污染状况,建立了土壤样品库和调查数据库。
诊断结论指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其中,八大类土地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分别是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固废集中处理处置场地、采油区、采矿区、污水灌溉区、干线公路两侧等局部地区,其中重金属已成为最主要的污染物。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调查,提升了各地土壤环境监测能力,为建立全国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优化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调查数据为完善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开展土壤环境功能区划与规划、确定土壤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调查成果对加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指导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