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对雨水收放自如,那么“下雨天到某某市来看海”的城市内涝现象或许会慢慢消失。
金华燕尾洲公园,通过建立适应性防洪堤、适应性植被和百分之百的透水铺装的设计,来实现景观的生态弹性。
为此,中国开始推行海绵城市战略。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战略到底怎样的,又将如何解决中国城市内涝问题?澎湃新闻采访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称《指南》)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李俊奇。
李俊奇称,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不能简单地理解仅仅是为了雨水集蓄回用,也不是水利防洪或排水防涝。应从整体来看,它以低影响开发为核心指导思想,以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为战略目标,通过灰色与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开发模式。
海绵城市是通过对原有的城市管网进行改造,在发挥城市“灰色”基础设施(排水管网等)的功能的同时,结合城市“绿色”基础(绿色屋顶等)设施,协同发挥城市的“海绵”功能,希望能够解决城市内涝及蓄水等问题;其核心指导思想是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简称LID),LID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马里兰州,是一种创新型的雨水管理模式。
LID模式主要是将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渗透塘、雨水湿地、蓄水池、植草沟、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等一系列低影响设施,根据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等特点进行组合,实现雨水的储存、过滤和净化。在减少暴雨期间雨水峰值的同时,促进雨水的下渗补充城市地下水,与此同时,暴雨径流量的减少以及LID设施对雨水的过滤净化,也减少了城市大雨所带来的面源污染。
国家方面在不断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时称,要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住建部也于2014年11月发布了《指南》,并强调国家鼓励各地建设海绵城市。
为了激励地方进行海绵城市试点,今年4月,镇江、南宁等16个城市入选2015年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最高补助为每年6亿元。
李俊奇称,资金补助只是中央财政给予的制度激励,对一个城市真正建设海绵城市所需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资金来说,远远不够。建设海绵城市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地方政府和建设单位自筹,此外还会有一部分的社会资金将会以PPP的模式进行参与,社会资本参与力度各地情况不同,10%到40%的都有。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5月底也表示,在筹集资金方式上由政府单一渠道转向社会多渠道筹资。
不过,因为海绵城市是偏公益性项目,不像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是经营性的,企业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地方城市目前做海绵城市面临的一个难题。济邦咨询公司的李志广也对澎湃新闻表示,现在海绵城市试点的PPP项目仅是在小规模试点,一般政府会以城市广告费、旅游费等进行支付。
尽管海绵城市的建设目前还在试点中,但其带来的市场投资不容小觑。
李俊奇表示,因为多年来在排水系统上,特别是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和大排水系统构建等方面投资不足、欠账较多,目前市场状况几乎无法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且海绵城市建设所涉及的产业链比较长,从规划设计到技术研发、从建设实施到运行维护、从计算机模型开发应用到监测评估、从材料研发到设备制造等,海绵城市预计每年拉动的市场投资达上万亿,同时将会拉动制造业的改造升级。
不过当前中国推行海绵城市显得有点紧迫,对于如何来评价海绵城市试点项目是否成功,目前尚未有一套系统的办法。据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称,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当尊重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国家近期正计划制定一套相关评价办法,或于年底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