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北京市政协针对本市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提案进行集中办理座谈,并到小武基垃圾转运站实地调研。
明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政市容委副主任李如刚介绍,“十三五”期间,本市将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以分出可回收物为主,鼓励减少垃圾含水率,鼓励安装家用厨余垃圾粉碎机等。
现象 生活垃圾“混装混运”
据市政市容委发布消息,2015年本市垃圾分类达标实现80%。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设定3390个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小区,覆盖800万人口。今年5月底前抽查其中1800个小区发现,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总体较好。
朝阳区某“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分类垃圾桶内,居民生活垃圾仍为“混装”
然而记者随机走访了几个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小区发现,小区内均放置有分类垃圾桶,但桶内垃圾仍为“混装”。记者在朝阳区六里屯街道某小区垃圾投放处看到,这里放置有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厨余垃圾三种分类桶,并在指示牌上写有哪些垃圾应该如何投放。桶边挂有“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标识牌。记者观察发现,20分钟内有6位居民扔垃圾,全部没有进行分类。厨余垃圾、包装纸、塑料瓶等垃圾都混装在一个塑料袋内。
居民刘阿姨告诉记者:“知道垃圾分类是好的,但大家都没这么做,自己分了类最后还是要扔到这个大垃圾桶里,没用。”也有居民表示,并不清楚应该如何分类。
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所谓的“垃圾分类达标率”指的是分类桶、指示牌等硬件设施齐全达标。而桶内垃圾是否真正做到分类投放,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引导和宣传。
难题 垃圾处理设施尚未健全
市政市容委副主任李如刚表示,混装混运原因较复杂。后方处理设施还在立项建设的进程中,垃圾处理设施并不健全。此外,有些收运环节的执行者并非环卫集团和区县环卫中心的专业作业队伍,运行管理不规范;小区逐年增加,环卫收运路线调整跟不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社会文明素质提升尚待时日。另外,一些拾荒者会翻捡垃圾桶,保洁员清运时认定已没有分别收运的必要了。
“从居民到小区保洁,再到环卫收运、密闭清洁站分类,以及末端设备处置能力,北京都尚属‘成长期’,或者说刚刚进入‘磨合期’。”李如刚说。
占地21600平方米的小武基垃圾转运站,日处理量2000吨。
目前北京有小武基、马家楼两个垃圾分类场所,日分类处理生活垃圾4000吨,占全市生活垃圾的五分之一。其余五分之四的垃圾将被原装填埋或焚烧。李如刚表示,欧盟的垃圾焚烧有害物质释放标准是不高于0.1纳克,而目前北京市能达到0.05纳克。无论是分类还是原装焚烧,都能达到这个标准。
小武基垃圾转运站站长杜建刚告诉记者,居民的生活垃圾运送到转运站后,将经过三级分类。在滚筒筛选、震动筛选后,还将分不同类型进行负压风选、磁力分选或人工手选。经过分类的垃圾将被无害化焚烧或填埋,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措施 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李如刚表示,“十三五”期间本市将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例如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分类“两网合一”,完善全过程收运。还将倡导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家庭可安装厨余垃圾粉碎机,社区可安装就地处理机。
到2017年,本市每个街道将配置1-2辆纯电动厨余垃圾收集车。此外,小区内将设置再生资源、厨余、有毒有害垃圾分类收集点,原有垃圾收集点将放置“其他垃圾”收集桶。还可采用社区网络终端(APP)、电话预约上门回收等方式。
市政协委员韩光明表示,日本在垃圾分类方面发展较早,一些经验值得学习。例如向居民发放不同颜色的垃圾袋,袋上印有哪些常见生活垃圾属于该回收袋,居民可一目了然。社区中也会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此外,海外许多国家在垃圾分类方面执法也极为严格。
市政市容委负责人表示,我国垃圾分类工作从2000年开始试点,北京申奥成功后才进入政府主导层面。起步较晚,人口容量巨大,目前还处于“成长期”,距离“成熟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