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六位大咖齐聚一堂 告诉你什么才是PPP

   2015-06-12 环境保护微信2940
核心提示: 逯元堂(主持人):我们目前全社会环境保护投资,按照目前口径来看,超过一万亿资金的需求和实际的投入。但是实际上我们在仔细来分析的话,政府投入的数量相对来说并不是太多。环境保护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完全依靠财政的投入,或者是政府的投入难以为继

6月10日,由《环境保护》杂志社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环保产业投融资论坛”在北京举行。环保部规划院公共财政与投资咨询部副主任逯元堂、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中心副主任蓝虹、E20环境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凯天环保董事长叶明强、中节能中咨环投公司副总经理李云生、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庄宁等六位环保产业大咖齐聚,共话PPP。

逯元堂(主持人):我们目前全社会环境保护投资,按照目前口径来看,超过一万亿资金的需求和实际的投入。但是实际上我们在仔细来分析的话,政府投入的数量相对来说并不是太多。环境保护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完全依靠财政的投入,或者是政府的投入难以为继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在大的PPP模式背景下,我们未来环保产业发展会有什么样的一些态势或者是走向?

在PPP方面,政府应该抱有怎样的心态?

李云生:PPP我觉得是中国社会一个制度和完善的重要进程。PPP不仅是环保领域的工作,也是地方政府改革进程中的一部分。

政府和企业之间在此方面的合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各有所需的阶段。政府提供一些资源,企业提供技术资本。政府整合资源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地方政府现在在环保领域有价值的资源基本上都盘点出去了。所谓对政府而言,在第一阶段大量的工作就是要对自己的资源进行整合。

第二个阶段是共同创造的阶段。目前不管水气土三个十条都是对环保提出一个需求,就是要达到一个效果。这一阶段需要什么?需要地方政府把相当职责和责任跟企业分享。这一阶段恐怕是我们这些环保企业进入产业界分化重要的分水岭。

第三个阶段就是我们国家层面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环保PPP倒逼一些改革。企业打动地方政府,能够共同制定市场规则、各种秩序。其中的大礼包就是中国的政策,这样会使得这一阶段的合作更加愉快,有更多惊喜在里面。

环境绩效服务到底该怎么合作?

薛涛:PPP这件事情的推进将是影响我们后面好几十年大的工程,PPP三元关系在我心里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其实有的时候并不一定是PPP本身,比如我们看北排,他们效率以前高了很多。只要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之间是一个相对明算帐正常企业关系,就促进我们整个在公共事务上的效率,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件事儿。

地方政府支付的信用怎么来衡量?其实我有一个谚语叫做“妈妈让你穿秋裤”,如果资本市场认定传统市场稳定,让他把钱做成项目,做成工程。

为什么环境绩效合同服务一定要做?因为咱们中国的政体决定了我们公众参与在移动互联时代,确实对老百姓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影响非常大。作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居民对环境质量不满意,确实在我们体制下会形成很大的风波。如果说我们的及十亿工程做下来以后,后来没有维护,可能又出现了倒退,必然影响地方政府的支付信用。这样情况下会给我们的企业在投资上带来风险。

环保PPP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风险?如何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

蓝虹:在国外,从实施PPP效果来看,如果哪个国家在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话,那么这个PPP的模式推广的就比较好。我们知道整个PPP项目其实他风险可以分为三的类,一大类是来自于政策性的风险,一大类来自建设运营风险,还有一大类是来自资本运营的风险。整个PPP运营,二十到三十年过程中,他政策的变动或者其他一些跟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变动都会给相关的项目带来极大的振荡。 所以政策性风险的防范在PPP中是非常重要。

在中国,PPP的风险分担就好比是谈一场恋爱,我觉得不一定就是着钱,咱们结婚也不一定就是带着钱,你有什么就投入什么,政府在投入的过程中,如果有钱就投入钱,没有钱政府可以整合资源。

具体参与PPP过程中,企业会遇到哪些实践方面的问题?

叶明强:政府想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不想承担更多的风险。基于政府的这个心理,我们就一起联合我们所有的产业,带着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搭建产业合作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跟一个资本的力量相结合。

在这个方面在全国筛选了一批,根据他财力的匹配状态的发展,我们进行一些,做这个谈判。总体来讲现在目前在这个商品模式的推进过程里面,还发展的比较顺利。因为我们过去整个在这个过程里边,整个跟随战略发展以产业作为基础,以技术做支撑,过去在产业化发展道路方面我们做的比较齐全。以管理体系做保证,在每一个城市里边去做PPP模式的时候,不仅仅解决你环境问题,同时把我们产业能够落户到你当地。这样得到了各个地方的支持,目前的发展在这几个城市里面积极推进还是进行的比较顺利。

庄宁:PPP模式,目前有些虚弱,还得需要一年左右才可能真正把这个虚弱沉下来,第一类项目都挤走,留下来的项目是真正的项目。地方政府,对于BBT模式有真正的理解。做设计的时候把一些资源匹配到一起。政策的环境、法律的环境更加成熟了,那时候PPP才是真正的热起来。一定要加强技术的研发,技术的进步。然后才能形成这种整个系统的成本上的降低,只有这样我觉得未来才PPP竞争当中,可能才占有一定的优势。另外,更多的还是一些资源的整合,尤其跨界资源的整合,本来一个环保的公司,可能需要跟土地开发的公司,甚至跟一些不光是金融,可能更多的一些跨界的合作。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