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怎样才能让PPP模式落地开花

   2015-06-16 人民日报 3000
核心提示: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1043个PPP项目,总投资1.97万亿元。发改委还公布了所有项目的责任人和联系方式,表示社会资本可积极联系参与。不过,PPP项目也一直存在落地难的问题。据统计,全国PPP项目落地率只有一两成。

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最近格外热。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1043个PPP项目,总投资1.97万亿元。发改委还公布了所有项目的责任人和联系方式,表示社会资本可积极联系参与。不过,PPP项目也一直存在落地难的问题。据统计,全国PPP项目落地率只有一两成。

PPP项目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原陵县)算是落了地。该区财政收入不高,可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民生问题却不少。比如县城的集中供热就一直是让几届领导班子头疼的难题。2013年,该区运用PPP模式,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举解决了城市集中供热难题,既改善了民生,又解决了困扰该区多年的环境污染问题。

PPP,给陵城带来了哪些改变?为何其项目运行良好?记者近日进行了实地调查。

缺钱的家不好当

财政资金不足,民生基建一等再等

在陵城区已经工作了近十年的区委书记马俊昀告诉记者,从她十年前来当时的陵县当县长起,解决老百姓供热问题就是她的一块心病:“当年,陵县的经济在全省排位是倒数。囿于经济实力,老城区改造滞后,80%的老百姓都住在平房里,冬季取暖要靠烧煤。一些楼房小区则主要靠抽取地下1000多米深的地热水直接供暖,还有一些则是靠没有任何环保措施的小锅炉供暖。这种落后的供暖方式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在集中供热改造前,陵城区开采了40多眼地热井,用过的热水直接排入河道,一到冬天,河道全都热气腾腾,从来不会结冰。”

不结冰是小事,关键是地热水属于高铁、高硫、高碱水,会污染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污染后的超标水,容易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这种水还会污染土壤,使耕地盐碱化,造成农作物减产。更严重的是,过去地热井供暖没有采取回灌措施,长期抽取形成地下漏斗,造成了地面沉降、裂缝和塌陷等严重后果。

这块压在心上的石头让马俊昀寝食难安。她说:“不抽取地下水,老百姓冬天难过;继续抽下去,环境不堪重负。而要想彻底改造城市供热网络,资金又捉襟见肘。”

陵城的财政状况对于当家人而言虽说不上是无米之炊,至少也算“少米之炊”。区财政局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区财政收入10.6亿元。但是,当年全区仅用于教育的支出就有5.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亿元,医疗卫生支出3.1亿元,光这几大项硬性的民生支出就吃掉了全部财政收入。

而历史欠账很多的道路、污水处理、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样需要大笔的钱。区住建局局长陈学军对记者说:“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提速,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压力不断增加,缺钱的家真是不好当。这两年进行的供水管网改造投入要3亿元、天然气管网改造要2亿多元、集中供热改造也要3亿多元。从老百姓需求看,每项都必须干,但是钱成了老大难。”

PPP模式解难题

引入社会资本,3亿多元资金由企业筹集

面对这么多张“嘴”在嗷嗷待哺,马俊昀对记者说:“也有人认为,看菜吃饭,有多大实力干多大事,民生欠账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这一届班子干不完,可以留给下一届。但是,当看到老百姓期待的眼神,看到他们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而造成的种种不便,我们觉得,能多干一点,就能让老百姓早一天受益。正是出于这一想法,我们采取了PPP模式,即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先从老百姓最急需的民生工程如集中供暖、污水治理等干起来。”

2013年,陵城区和北京华阳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就城区集中供热开展了PPP供热项目合作。该项目总投资3.28亿元,总供热面积为400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一期已于2013年11月15日实现供暖,供热面积达到110多万平方米,今年将达到300万平方米,到2017年全部建成。据区长齐永军介绍,该项目是典型的PPP项目,3亿多元资金由企业筹集,一举解决了政府无法一次巨额投入的难题。

据了解,该项目一期投产以来,已经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截至目前,陵城区已经取缔小锅炉12台,关闭地热井22眼。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30吨、氮氧化物8吨,减少地下热水抽取260万吨。到项目全部投产后,绝大多数小锅炉、地热井将被关闭。

项目全部投产以后,采用100吨大容量热水锅炉,热效率可以达到83%以上,相比小锅炉每年能节约煤炭1万—2万吨;先进脱硫除尘设备,其除尘效率大于99%,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3100吨;脱硫效率大于9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35吨,项目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此外,由于供暖质量提升,老百姓也获益。完成了集中供热改造的世纪家园小区的居民王玉昆告诉记者,改造前靠地热水供暖效果很不稳定,特别是顶楼居民,三九天室内温度低到14摄氏度,老人在家都要穿棉衣。现在温度都能保证在22摄氏度左右,感觉舒服多了。

让PPP项目可持续

企业适当盈利,才有积极性参与;政府向“监督者”角色转化,运行效率更高

据了解,不少地方的PPP项目之所以“看得多、做得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资本对项目盈利缺少信心,同时在与地方合作过程中怕违约、怕反复。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出台了一系列简化审批、保障项目用地、规范PPP实施的政策措施。已从PPP项目中尝到甜头的陵城区认为,引来资本只是第一步,要让项目良好运行下去,必须让社会资本能够适当盈利,至少要先看到盈利的希望。

齐永军告诉记者,PPP模式对于政府的好处是可以解决财力不足的难题,用社会力量加快基础设施改造。但必须清楚,企业不是政府,它是要营利的,因此如何保证企业利益就是PPP模式能否持续的关键。“比如和我们合作的华阳公司,政府必须保证他们在几年内收回投资,并且不亏损、有适当盈利,只有这样,这一模式才可复制。”为此,政府考虑到供热项目有公共服务性,又是节能减排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还考虑到居民的价格承受能力,取暖费用不能过高,项目运营收入难以覆盖成本,因此该项目采用了政府逐年补贴的模式即“使用者付费+政府补贴”的方式,保证企业能回收成本,实现良性发展。

另一个关键点就是政府必须转变职能,要从以往的“经营者”向购买服务以后的“监督者”的角色转化,从而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