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处理率将达到50%。”记者在日前召开的“第六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与设备研讨会”上获悉。
垃圾焚烧发电飞跃发展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文龙介绍,我国设市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到89.3%,其中70%以填埋为主,25% 28%为焚烧。目前的垃圾焚烧处理率为25.6%。“十三五”期间,焚烧处理能力会进一步增长,建设管理更趋于精细化。
1988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行,当时处理能力是300吨/日。到2014年底,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18.9万吨/日。26年来,内地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约200座,总装机约3900MW。尤其是近十年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据介绍,目前一些老旧焚烧厂正逐步关闭,一批大型和超大型(日处理3000吨以上)的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处于投运或在建中。总体来看,大城市的焚烧厂负荷率是高的,但中小城市由于垃圾产生量和收运不足的原因,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负荷状态。
行业处理水平全面提升
近年来的“邻避效应”,不仅没有阻挡住垃圾焚烧的建设步伐,反而在一次次讨论中让垃圾处理的技术路径更为清晰。同时,民众对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也越来越理解。
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引领下,依据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而制定的行业监管标准(包括年度、季度要求),进一步助推了行业处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清洁焚烧、蓝色焚烧一系列理念应运而生。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向记者诠释了“蓝色焚烧”理念。
据介绍,蓝色垃圾焚烧厂设计理念是在2014年8月提出的,旨在直面公众最关心的垃圾焚烧处理的污染控制问题,探索出更清洁、更亲民的建设和运行方案。包括5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更严格的烟气排放指标;二是更显著的能源利用效率;三是更先进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四是更透明的企业运行状况;五是更完善的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比如,采用最先进的烟气处理工艺,并增设先进的低温催化脱硝设施,大幅降低烟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建设数字化工厂,污染物排放指标实时公开上网,让企业运行状况便于监督;建设更完善的公用服务设施,让垃圾焚烧厂更为亲民。
具体来说,可通过电价补贴、垃圾处理费补贴、免费提供热源、区域公共服务优先权等方式,由政府对一定区域的居民进行补偿;由政府主导,在垃圾焚烧厂周边建设主题公园等绿地设施,通过垃圾焚烧厂建设带动周边环境升级,大幅提高区域环境质量;运行企业也可以通过健身广场、露天篮球场和室内游泳池等设施,树立“亲民”形象。
能效评价体系尚待建设
5月12日,财政部印发《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 2015 161号),提出支持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节能减排以及重点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示范推广和改造升级。可以推测,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将在政策引导下进一步前行,其能效利用也必将深入展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尹水娥从垃圾焚烧能效利用角度提出,要参照其他行业的对标管理方法,结合垃圾焚烧行业的发展特点,建立符合垃圾焚烧发电厂特点的对标体系,得出切实可行的能效利用评价标准,引导垃圾焚烧行业能效进一步提升。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近年来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投产项目不断增多,但缺乏对能耗和能量回用的评价,运行中缺少统一的对标体系去规范管理。
据记者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国内余热利用效率最高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宝安区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一、二期总处理规模为4200t/d(其中一期工程3×400t/d,二期工程4×750t/d),是目前建成的中国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2013年,该项目二期3000吨/日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行以来,吨垃圾焚烧发电量超过400度,吨垃圾焚烧上网电量360度。可以这样说,该焚烧厂的能效是相对高的。
目前,全世界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厂超过2100座,年焚烧生活垃圾量约2.1亿吨;其中进行余热利用的生活垃圾焚烧厂超过1600座。从理论上来说,找出重点用能环节,分析垃圾焚烧厂各系统的主要用能设备及参数,对耗能进行分析,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能效评估体系,对垃圾焚烧的燃烧稳定性、垃圾电厂运行的经济性与环保性的多目标评价监测和控制,对于提高焚烧能效,建立更为规范的运营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还是要以减量化和无害化为前提,高效资源化利用应是个标杆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