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宋清辉:节能减排倒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2015-06-19 法治周末 3250
核心提示: 6月15日,“北京蓝”不再,人们的生活似乎也恢复了“正常”。不过,究竟“北京蓝”何时能常驻,确是这片天空下人们的共同疑问和期盼。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节能减排确实可以倒逼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英民表示,当前我国污染防控和环境管理思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即由以前的污染物减排为核心,转变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污染减排效果要用环境质量来验证。国家环境管理思路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必然为环保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记者 汲东野

“蓝天碧树,云卷云舒。日光强烈,微风拂过,杨树叶子摇曳,泛起白光粼粼。”上一周,连续4天的“北京蓝”美翻了各类社交媒体,也美翻了很多北京市民的心情。

6月15日,“北京蓝”不再,人们的生活似乎也恢复了“正常”。不过,究竟“北京蓝”何时能常驻,确是这片天空下人们的共同疑问和期盼。

据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前4个月,北京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天;空气重污染天同比减少42%。

“污染减排的环境效益正在持续释放。”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副处长李翔介绍说。

6月4日,环境保护部发布《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根据公报所述,2014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比均有所下降,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能力均同比增强。

然而,公报还显示,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英民6月4日

表示,当前我国污染防控和环境管理思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即由以前的污染物减排为核心,转变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污染减排效果要用环境质量来验证。

赵英民说,政府引导在环保产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环境管理思路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必然为环保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凯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炯告诉法治周末记者:“2015年环保市场非常好,我们的业务量比2014年翻一番。我感觉我们同行业都是这个水平。”

从严执法释放市场需求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认为,从严从紧的环境政策实际上不只有利于本体产业的调整升级,也有利于新兴环保产业的增长,孕育越来越多优秀的环保企业。

6月15日

,环保部向媒体通报了新环保法及配套办法的执行情况。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保部门充分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以及移送行政拘留等手段,执法力度日益加大,同时加强与司法机关联动,积极推进两法衔接。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介绍,根据1月至4月调度情况,全国范围内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160件,罚款数额达11229.51万元,个案罚款数额最高为1580万元;实施查封、扣押案件共1186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共698件;移送行政拘留共437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共429件。

在罚无上限的压力下,企业纷纷主动加大环保投入,加快对环境违法问题的整改进度,以执法逼转型,以守法促升级。

有媒体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12日

      股票市场节能环保板块成分股全部实现上涨,其中,有4只股票累计涨幅在400%以上。在6月大盘震荡加剧的背景下,节能环保板块成分股依然表现稳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严格执法必然会创造治理领域巨大的市场需求。”赵英民认为,市场不仅需要提供传统的污染减排的解决方案,更需要提供环境质量改善的解决方案。

“我国规模以上的火电企业达1200多家,钢铁企业超过800家,水泥企业也达到了3818家,但是专业从事大气污染治理的企业却只有200家左右。治理污染保护环境,需要一批有规模的高科技企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负责人表示,与其他工业企业庞大的规模相比,专业性的节能环保企业在我国成长的还不够,需要通过国家更加强有力的支持实现成长,从而为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环保部曾运用国际通行的模型对今年4月发布的“水十条”实施的影响做了预测评估: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5.7万亿元。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也曾预测,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超过5万亿元。同时将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1.9万亿元,其中直接购买环保产品和服务约1.4万亿元。

就在本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就《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国务院法制办介绍,环保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以及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对此,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巡视员胥树凡说,我国的环境管理手段,要由单一的超标罚款向超标罚款和排污征税相结合转变,企业排污浓度超标时要罚款,总量超标就要征收环境税。通过经济手段鼓励企业减少排污。

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也主张加大环境税赋,倒逼产业升级。他认为,征税要基于第三方的环境监测和环境审计,同步启动环境服务业的发展。

产业政策激励提供市场契机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节能减排确实可以倒逼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环境形势严峻,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另外,环保产业的发展可拉动GDP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赢,对推动经济转型的意义深远。

赵英民认为,市场手段是国际上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可持续的办法。他表示,环保部将推动完善资源性产品定价,逐步将环境成本足额纳入生产成本,在此基础上制定资源性产品价格,准确反映资源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破坏成本。同时推进税收政策绿色化,强化金融资本市场绿色规制,健全绿色贸易机制,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从全国各地的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来看,2015年国内环保产业总产值将大大超出这一数字。

2012年以前,虽然环保产业的市场潜力相当巨大,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投资主体单一,投资效益不明显,资本流向环保市场十分困难。再加上环保投资具有数额大、周期长、高风险等特点,相应的激励政策一直不到位,因此,国内环保产业的资本市场不温不火。

2012年以后,节能环保产业就被寄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的期望。

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最近3年的发展目标,在大气治理领域、水处理领域、固废领域、资源循环利用领域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意见》中明确提出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为未来促进投资和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也于近日表示,“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环境保护大有可为的战略决胜期,中国政府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融合,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

王中炯认为,正是在国家这样政策背景下,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落实“十二五”环境规划,对于环保企业来说,可做的环保项目挺多的。

不仅如此,王中炯还观察到:“近两年,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环境指标和安全指标,基本已经取代了GDP指标,成为最主要的两种考核指标。”

“之前,因为地方配套资金跟不上,很多环保项目无法实施。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推出PPP模式(公私合营模式),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环境治理。PPP模式对于环保产业的驱动很有效,让企业可做的项目数量大大增多了。”王中炯补充说。

长城证券研报中显示,“我们认为在政府购买力和污染企业盈利水平都下降的大背景下,PPP模式以及污染第三方治理有望为环保产业发展打开新的空间,使原有非市场化的大量优质环保项目会释放出来,做大环保市场的蛋糕。”

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表示,在国际上,工业减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业以合同的形式通过付费将产生的污染交由专业化环保公司治理。

文一波认为,一方面排污企业由于采用专业化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达标排放率;一方面政府执法部门由于监管对象集中可控而降低了执法成本;还刺激了环保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可谓一举三得。

威立雅水务中国区副总裁、环境商会常务副会长黄晓军表示,近年来,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已在我国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领域得到试行,取得显著成效。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也尝试着采用此种模式以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文一波认为,随着产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推广,我国环保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发展方式也在不断地延伸和转变。比如,企业从工程设备转向投资运营等环境业务,从单一产业链环节转向横向、纵向的全产业链,从注重项目拓展转向注重企业并购。

机遇与挑战共存

低碳环保学者臧弘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对于环保企业来说,机遇到来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

“不要一哄而上与揠苗助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任何一个产业都要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根据产业的市场需求来决定整个生产的供应量,否则追求快速发展会造成产能过剩,还可能会造成产业伤害。”

环保产业亦是如此。

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认为,个体企业,应把长板做长,别急于把短板补齐。环保企业未来发展有两项“本分”:一是在政策指向的治理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商业模式、盈利机制;二是优秀企业要为规范市场、引导市场发挥作用。

臧弘印认为,环保企业仍需注意自身是否具备充足的环保专业知识,是否了解节能环保产业,掌握低碳环保领域的发展规律。此外,对于环保企业自身来讲,雄厚的资本,对政策的把握,核心技术的研发,人才的积累也非常重要。

作为一家创业型环保企业的董事长,王中炯认为,在目前充满机遇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做的还是“要努力壮大自己,提高企业的技术平台、资本实力、丰富人才资源,主要还是从内部提升自己”。

然而,亦有分析认为环保产业部分行业将面临外部压力。

国金证券分析师张帅在研究报告《环保设备行业系列报告之大气环保治理》中认为,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目前面临结构性调整的压力,整体行业传统业务空间萎缩,企业普遍负债率较高,行业整体估值较高。

环保产业中的大气治理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钢铁、冶金等高污染行业,业务类型以烟尘脱硫脱硝、除尘为主,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报告认为,主要由于火电,钢铁,水泥行业已装机组的改造已近尾声,未来市场主要驱动力是新增的产能,所以,过去大气环保治理行业传统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其市场空间将在接下来2到3年间面临萎缩。

“我们预计在未来行业进入整合期时,业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资金链风险将持续增加。而资本市场的热度一旦衰退,将对寻求融资的企业构成进一步的压力。”报告中写到。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