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拿什么拯救你:从巴黎2010大洪水到中国内伤的城镇化

   2015-06-19 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微信1820
核心提示: 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街……2010年,巴黎会被一场大洪水席卷,这一切都会沉没到水底。这只是一个不可置信的猜想吗?历史上这曾经就发生过一次。1910年,巴黎人在寒冷的冬天,面对着没有取暖设备、饮用水、电、煤气和电话通讯的巨大

大雨淹没的城市

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街……2010年,巴黎会被一场大洪水席卷,这一切都会沉没到水底。这只是一个不可置信的猜想吗?历史上这曾经就发生过一次。1910年,巴黎人在寒冷的冬天,面对着没有取暖设备、饮用水、电、煤气和电话通讯的巨大灾难,幸存了下来。

影片《巴黎2010大洪水》于2006年拍摄,摄制组成员在一组专家所做的调查基础上做出预测,描述了下一次塞纳河泛滥造成大洪灾可能会对巴黎造成的影响,以及巴黎市政府对抗洪水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措施。

每个世纪,巴黎都会遭受一次严重的洪水侵袭,1910年的那次最为严重,洪水造成20万人受灾,损失达10亿欧元。时间进入2010年2月,雨已经不停地下了两周。如果降雨不止,巴黎上游所有支流的河水都会像流入漏斗那样汇集于塞纳河,那时,像1910年大洪灾的可怕情景就将无可避免地再度上演。

但是对于巴黎市民来说,发生洪水就像是个天方夜谭,他们认为这种事情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洪水将给巴黎带来怎样的危害,也许持续的降雨不会一下子淹没巴黎。

但随着塞纳河水位的上涨,整个城市变为一片汪洋,带来的灾难无法估量。火车站、博物馆、医院接连关闭,公共基础设施、地下交通系统、路面交通纷纷停运,供暖、电力、网络,一切都瘫痪了。整个城市的政府机构都在24小时连续工作,却对每一分钟都在变化的状况疲于应付。尽管有预测也有防御措施,但负责这件事的人显然低估了事件的严重程度。

洪水消退后,巴黎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全市20个区有15个被淹没,300万人受到灾难影响,25万人将被疏,80万人没有电用,100万人没有暖气或热水,洪灾损失达到12亿欧元,披着靓丽外衣的城市在一场大雨面前竟显得如此“虚弱无力”。

笔者写下此文时,正赶上北京2015年的第一场春雨,走在路上的行人少见有几个撑伞的,似乎都如北京的植物一般,干渴了一季后,都在享受这春雨温柔的滋润。

但就是如此少雨的一个城市,却在三年前的7月21日,发生过一场大雨造成的灾难。

2012年7月21日白天至22日凌晨,北京城遭遇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凶猛、最持久的一次强暴雨。这场61年不遇的最强暴雨中,城内多条路段积水严重,房山区等北京郊县灾情惨重,市区路段积水、交通中断、市政水利工程多处受伤、众多车辆被淹的场面仍记忆犹新。后经确认79人在此次暴雨中遇难,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痛教训为城市管理敲响振聋发聩的警钟。

在这场灾难的背后,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在“华彩霓裳”的背后我们的城市究竟有多少暗伤?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到底怎样做才能让它更健康?

而渐渐的,每到雨季,暴雨、洪灾、台风接踵袭击,中国多个城市接连面临城防管理大考。“浙江突降暴雨,排水不畅致多地受灾”、“昆明遇暴雨淹城,副市长坦言地下排水管网脆弱”……我们不禁要问,是谁,把滋润万物的雨水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

一起去看海

近年来,继环境污染、堵车等城市病之后,内涝也逐渐成为城市的“高发病”。这让中国新一轮的城镇化蒙上了一层阴影,内涝被认为是城镇化的“内伤”。

每年进入7月份以后,中国武汉、成都、广州等40余座城市相继遭遇暴雨侵袭,内涝问题较为突出。井盖被冲开、马路变河道、立交桥下成水塘、汽车水中熄火……“雨季到城市来看海”已成为中国城市的尴尬。

城市的地下水道越来越脆弱。2010年,住建部曾对国内351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这些城市中有57个城市的最长积水时间超过了12个小时。根据全国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数据,2012年,中国依然有184个县级以上城市受淹,特别是一些大城市洪涝损失严重。

城镇化的加速扩张成为中国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似乎所有的城市都在朝着国际大都市的行列疯狂冒进。过度追求地上的高度,却忽视了与之相匹配的地下深度。“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建思路导致了近年来内涝、洪涝灾情在城市中频频发生。城镇化令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扩张意味着不透水面积也在增加,同时排水系统等公共设施跟不上扩城步伐。

以北京为例,过去降雨量有60%甚至80%都渗透到地下了,只有20%到40%转成地表径流;而现在,80%以上都转成径流。北京的排水系统一直是按照一到三年一遇的暴雨设计的,这导致降雨量超过设计量,雨水根本无法排泄。

一方面,城市新建的地下排水系统并不多。另一方面,一些城市的自然水系也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渐消失。城镇化中耕地面积有红线限制,很多城市靠填掉湖泊水塘来开发房地产,降水就无处可存,内涝随之而来。

汛期频繁出现的内涝对城市人民生活造成困扰,城市排水系统老化带来的问题受到了政府的关注。

2013年6月18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中更是罕见地提出了城市内涝“零伤亡”的要求,要求各城市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时,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规划编制大纲》要求,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6个大中城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

但出难题的不只是大暴雨。自2014年10月中旬起,北京城区连续88天没有出现雨雪天气,北京气象史上的最高纪录是连续108天。南水北调来水进京前,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为100立方米左右,约为全国的1/20和世界的1/80,年缺水量在10亿立方米以上。

城市内涝、干旱缺水、水体污染……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在飞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正面临着各种水危机的挑战。一时间,体现绿色可持续治水理念的“海绵城市”备受热捧,各地创建海绵城市的呼声高涨。

让我们回归自然

对于刚接触到“海绵城市”概念的人可能有点陌生,但这只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述,寓意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每一栋建筑、每一个小区都有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的能力,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与以往主要依靠修建管渠、泵站等设施来排水的传统理念相比,“海绵城市”实现了城市建设理念的新突破。

乡村在成为城市之前,高低不平的泥土地能渗透、蓄滞雨水,没有萎缩的湿地湖泊是天然的蓄水池,没被填埋的河道行洪通畅。水往低处流,自然生态有一套让暴雨变得平缓的法则。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挤占原先容纳雨洪的“低处”,满溢的雨洪演绎出了一幅幅“城市看海”的图景。

“海绵城市”意在有步骤地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推进截污、控污工程,建立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开发、改造城市社区建筑物、道路、绿化带、停车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蓄留雨水的生态功能,尽可能恢复城市原有河道、水塘、沟渠的功能,提高城市雨水渗透率,重视城市地下管网的普查、检测和修复工作,恢复城市的绿色生态功能,化解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欧美国家在城镇化历程中逐渐意识到,常态化的城市内涝,不能靠单一的加大排水系统来治理。尽管雨洪可能会带来灾害,但也是可利用的水资源。上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技术体系,其核心是采用多种分散的源头控制措施,尽可能保持城市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一致,减小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冲击。

美国的低影响开发最初是在社区尺度上实现的。规划之初,依据小区地形地貌,在低洼的地方设计下沉式的绿地花园或蓄水池来调蓄雨水。雨水通过人工湿地净化后再排入管网,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进入河湖。“力求实现新建小区不增加城市排水的水量和水质负担,这套措施随后被称之为‘绿色基础设施’,以区别于‘灰色基础设施’,即传统的工程设施”。

舶来的“海绵城市”理念,迅速得到了国内城市的响应。国家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表现出了空前的支持力度,密集的政策发布,200亿的财政拨款,海绵城市已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但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空前迅猛,仍处于爬坡阶段,城市水安全保障的压力还在不断加大,加之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大,很多城市的‘灰色基础设施’还‘欠账太多’。欧美国家人口城镇化率已高达80%,在城镇化过程中建造了较为完备的水利基础设施,在此之上的绿色基础设施更多的是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我国建设海绵城市无法简单照搬照抄国外经验,必须重视两者的有机结合。若过于强调局部或点上的‘绿色’,甚至用‘绿色’否定‘灰色’,就是本末倒置了。

务实才能推进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水文特征、地形特点、发展现状等统筹规划,才能更好发挥海绵城市自然留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功能。只有城市设计者们以百年眼光来规划城市,减少城市内涝,科学利用水资源,不在城市看海才能不再是一个奢望。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才是真正“诗意地栖居”。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