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建筑节能背后的发展“大逻辑”

   2015-06-25 重庆日报2780
核心提示: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平方米,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建筑在全寿命周期消耗了全球能源的50%、水资源的42%,建筑的能耗仅次于工业,排名所有行业第二位。在这种背景下,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国家级示范项目——江北嘴CBD区域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项目


 “海绵城市”滨江湿地景观效果图

你是否想过某一天出门不能使用汽车、冬天不能取暖、工厂的机器停止运转……

原因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日趋枯竭。

眼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开源”,积极发展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的生物能、地热、风能、太阳能等;二是“节流”。

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平方米,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建筑在全寿命周期消耗了全球能源的50%、水资源的42%,建筑的能耗仅次于工业,排名所有行业第二位。在这种背景下,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在过去的18年里,我市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人居环境为宗旨,推动节能建筑向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绿色建筑转变,目前已形成年节能近450万吨标煤、减排当量二氧化碳1000万吨的能力。

“海绵城市” 让筒靴永久“下岗”

未来,在两江新区悦来新城,人们或许不知道“筒靴”为何物。

筒靴,是一种高帮的、涉水用的胶鞋。在中国不少城市,由于路面全被水泥、沥青覆盖,加上下水道管径太小,一旦下暴雨,无法排泄的巨量雨水让城市陷入一片“汪洋”。媒体反复炒作的“欢迎到某某城市来看海”,其实说的便是城市生活的这种尴尬。面对汪洋,市民出行时不得不穿上筒靴。

2015年1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在市城乡建委、市财政、市水利、两江新区管委会、悦来投资集团等部门和单位的努力推动下,今年4月,悦来新城入围国家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未来3年,悦来新城将每年获得中央财政4亿元的专项资金。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在悦来新城,筒靴或许将永久性地“下岗”。

悦来新城规划建设用地18.67平方公里,由悦来生态城、悦来会展城、悦来智慧城3个部分组成,区域规划人口20万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总投资约42亿元,主要采取业主(开发商)自筹、政府财政资金和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进行项目融资。

悦来新城“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对区域内后河流域及张家溪流域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保护;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在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公园绿地、污水厂及排水管网等项目建设中,因地制宜、同步建设透水路面、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湿地公园、雨水回用调蓄池、生态泄流通道、生态堤岸、初期雨水弃流等设施,实现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维持或恢复悦来新城的“海绵”功能,实现城市的良性水文循环。

更加可喜的消息是,在悦来新城试点的基础上,我市将逐步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让更多市民丢掉难看又乏味的筒靴。

建筑节能 年碳排量减排1000万吨

筒靴的即将“下岗”,折射出的是我市以科技创新推动建筑节能、以建筑节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逻辑”。而像悦来新城筒靴的故事,在我市比比皆是。

例如,和煤炭发电供能给传统空调比较,江北嘴CBD的“水空调”(学名为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项目,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7126吨,节约用水10万立方米。

又如,重庆百货沙坪商场在进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后,一年可节电219万千瓦时,节约能源费用近181万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节能改造后,近半年已节电101万千瓦时,节约能源费用近83万元;重庆CBD总部经济区集中供冷供热项目建成后,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65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9吨,减少粉尘排放1024吨……

市城乡建委相关人士介绍,直辖18年来,我市每年新增城镇建筑面积约5000万平方米;城镇化率已达59.3%,比直辖前上升28.3个百分点。不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也面临建筑能源资源消耗高的压力。

据统计,建筑在全寿命周期消耗了全球能源的50%、水资源的42%、原材料的50%,在空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比重均在50%左右。

“建筑行业的能耗已由原来位居工业、交通行业之后的第三位反超交通位居第二位。”市城乡建委主任程志毅认为,推行节能建筑十分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我市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人居环境为宗旨,大力推动节能建筑向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绿色建筑转变。

“由于新技术加大了建筑成本,一开始推行很艰难。”程志毅以建筑的窗户为例,安装中空玻璃比单层玻璃隔热效果好,但一次性投入成本也相对高些,刚开始很多建筑商或开发商不理解。后来我市推行绿色低碳节能理念,对建筑从业人员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并通过全程监管,为符合标准的节能建筑颁发能效标识,引导开发商和业主都意识到节能建筑的优势,开始接受节能建筑。

截至去年底,我市建设领域每年可在生产使用环节形成节能近450万吨标煤、减排当量二氧化碳1000万吨的能力。由此,我市连续7年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专项督查中得到表扬,为重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四大“秘籍” 成就重庆累累硕果

什么样的举措足以推动我市在建筑节能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该项工作的领衔部门,市城乡建委给出的第一条“秘籍”是完善的保障体系。

早在2008年,我市就出台了我国第二部省级建筑节能专门的地方性法规《重庆市建筑节能条例》,建立了全国最为严格的建筑节能闭合监管体系,让建筑节能有法可依。

同时,我市还编制发布了60项建筑节能地方标准和图集,形成了设计标准、施工验收规程、标准设计齐全配套的技术法规体系;组织实施了3个重大科技专项和50余个科技创新项目,取得了一系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获得全国绿色建筑创新一等奖1项;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产业,现有建筑节能企业600余家,形成了年产值近120亿元的产业集群。

“秘籍”之二是推进新建建筑转型发展。在我市,新建建筑节能从设计、施工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已经形成一个闭合的监管体系。2013年末,我市开始在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推行公共建筑执行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目前全市已有约1500万平方米的建筑按照国家要求强制执行了绿色建筑标准。

“秘籍”之三是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民生工程。目前,我市对350栋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进行在线实时监测,共实施近100个共计450余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在全国率先超额完成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设示范任务;推动近500万平方米具备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同步更换节能门窗和采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措施;共推动实施6所节约型校园建设,其中5所通过验收。

“秘籍”之四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得力于在水源热泵技术上的资源优势,我市在全国率先集中连片地推动可再生能源区域规模化应用,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家级示范项目建设,目前开工建设了700余万平方米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已形成330余万平方米建筑供冷、供热能力。

在工程示范的基础上,我市发布了7个标准、图集,建立起涵盖地表水水源热泵技术评估、设计、验收、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较完善的标准体系,在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全面的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程志毅说,以科技创新推动建筑节能,以建筑节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庆的实践证明这个逻辑是行得通、走得远的。

每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

我市将加大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和推广力度

以建筑节能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下一步,我市在这方面还有哪些举措?为此,本报采访了市城乡建委总工程师吴波。

      记者:下一步,全市的建筑节能将朝着哪个方向推进?

吴波: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我市发展实际,我们将组织编制“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分步骤、分区域强制推进绿色建筑标准执行,引导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提高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同时,将建立对建筑施工过程绿色化水平的评价制度,推行绿色施工,让对建筑节能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更加系统性,更富有前瞻性。

      记者:为了达成目标,我市会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吴波:我们将结合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和建筑特点,进一步完善贯穿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基础标准体系和专项应用技术体系,探索经济适用安全的绿色建筑技术路线,充分体现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适宜性和经济性。

近期,我们将发布国内首个《绿色建材评价标准》,通过对建筑材料在原料采集、生产制造、工程应用和回收处理四个阶段环境影响显著因素的逐项评价,推进绿色建材发展。

      记者:对市民而言,大家能明显地看到什么变化?

吴波:至少在两个方面市民会有直观的感受。首先,我们以市场化机制为主导,全面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实现改造项目能耗降低20%以上。其次,我市将以江水源热泵技术为重点,因地制宜地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规模化应用,力争每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

这些内容到时我们都会邀请媒体进行推广,形成示范,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支持建筑节能的热潮。

 
本文导航:
  • (1) 以创新推动建筑节能,以建筑节能推动可持续发展——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