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多重利好政策扎推涌入 内陆核电开闸渐行渐近

   2015-06-26 中国环保在线 1810
核心提示:2015年5月底,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分别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两家公司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国电投)。

      “福岛事件使国内核电产业发展进入几年的寒冬期,随着中国制造2025出台,核电产业正在迎来发展的春天。同行们要对核电发展有信心!”在2015年中国核能国际大会上,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王进这样指出。

中国核电业进入了“三国时代”。

2015年5月底,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分别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两家公司重组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国电投)。

合并后国电投资产将超过70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并集核电研发、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能力于一身。至此,中国将拥有国电投、中核、中广核三家一体化核电公司,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已经明朗。

在此之前,中广核电力股份上市,红沿河核电站5、6号机组获得核准,以及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正式开工等,意味着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以后,中国核电建设将进入一个新高潮。

中电投内部人士指出,合并后中电投会将现有的核电资产注入到国核技。由中电投和国核技分别在常规电和核电两方面分工协同,并列于国电投下的子公司。但国电投能否跨过“整而不合”的门槛,走出一条1+1>2的道路,尚是未知数。

核电业的大格局已定,内陆核电能否顺利启动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核电行业的未来走势。

内陆核电进入倒计时

中国目前所有的商运核电站都建设在沿海地区。从最南端的海南核电站,到最北端的红沿河核电站,中间的大亚湾、阳江、福清、台山、宁德、秦山、田湾、海阳等核电站无一例外,全部临海而建。

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潘自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起步早、发展速度快,对电力有着更为旺盛的需求,核电设施就地兴建,有利于减少电力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此外,核电站发电过程中,大量的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排放,需要足够的冷却水来载带。取之不尽的海水,也为水冷却带来便捷,加之核电站所需的大件设备更适合海运运输,最终形成了我国核电站分布于沿海地区的格局。

但是,由于核电站对于地质等外部条件的要求近乎严苛,沿海适合新建的厂址越来越少;加之内陆电力需求的增加,内陆建站似乎不可避免。随着“十三五”的临近,加上核电高层的频繁发声,内陆核电开闸重启的脚步似乎渐行渐近。

“中国当前的能源背景,决定了中国将成为核电大国。”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郭秋菊指出,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无论你喜不喜欢它,从它能提供稳定能源的方面看,就今天来说我们还没有更好的选择。

“一座百万千瓦电功率的核电厂和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多万吨。”潘自强在其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姜子英合撰的《核电不可忽视的低碳价值》一文中指出,核电链对公众产生的辐射照射约为煤电链的2%、温室气体排放约为煤电链的1%,因此,加快发展核电还是减少我国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现实有效途径。

内陆核电厂选址更复杂

与沿海核电站不同,由于水源、风向及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复杂性,内陆核电厂的选址问题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为了确保核电厂的厂址安全,核电厂在选址过程中需要充分调查厂址可接受性和可能影响到核电厂安全的所有厂址特征,全面分析评估厂址外部事件(包括外部自然事件和外部人为事件)对核电厂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

“无论厂址环境怎样变化,核电厂选址与评价的基本要求与工作过程是一致的,沿海与内陆核电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厂址选择地理位置的不同带来的与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的不同。由于我国滨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自然社会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同时考虑到我国人口较多、人均环境资源相对匮乏,因而内陆地区核电厂选址工作也更加复杂并且备受关注。”核能行业协会课题专家指出。

报告指出,我国内陆核电厂防洪设计中需要考虑包括因降雨、上游溃坝、河道阻塞等因素及其组合效应产生的洪水,在确定厂址设计基准洪水位的评价中,必须考虑极端洪水事件及洪水事件组合的影响。

据介绍,内陆核电厂址主要的极端洪水事件包括可能最大降雨产生的洪水、地震溃坝和洪水溃坝等因素产生的洪水等。根据厂址特性,分析计算后选取各种洪水事件组合的最大值作为设计基准洪水位。上述因素均须在选址过程中进行详细的研究评价,并得到国家核安全局的审评确认。

“以某长江沿岸核电项目为例,选址过程中考虑了极不可能发生的上游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的连续垮坝以及区间洪水后,在厂址处河道产生的最高洪水位仍然小于可能最大降雨在厂址处河道产生的最高洪水位,同时通过保守的洪水分析计算等可以保证内陆厂址不会受到流域洪水威胁。”核能行业协会课题专家指出。

而针对公众担忧的内陆人口分布问题,报告显示,沿海核电厂和内陆核电厂中均有人口密度较低的情况。而某些内陆核电厂厂址的人口分布更有利于在事故应急情况下的疏散。“总体而言,在严格执行我国法规标准的情况下,我国内陆核电厂厂址的人口分布不会构成厂址成立的制约性条件。”上述专家表示。

内陆核电离放行不远?

与沿海核电已经开启不同的是,国家明确提出内陆核电在十二五期间不建设,除此之外,到底内陆核电建不建,何时建,在经济效益、环保清洁双向诱惑下,掩盖着“一出事就是大事”的安全担忧,这道选择题真的是太难了。

最新的引爆内陆核电到底建不建、何时建的争论的消息是,2015年3月份发改委去内陆核电调研后,在近期又委托中国工程院对内陆核电站厂址进行调研,与此同时,国家多部委密集调研国内核电项目与企业,更引起多方关注的便是,李克强总理于6月15日到中核集团进行了调研。这些国家高层的密集调研到底想起到什么作用,已经起到什么作用,还有什么隐藏起来的意义,问号太多了,都会关系内陆核电的未来走势。

首先,多部委密集调研国内核电项目与企业,这释放出的信号似乎并不太清晰,也有可能仅限于对核电企业和项目重视、对核电行业发展的重视,而发改委不止一次地派人去内陆核电调研,又恰巧在离“十三五”仅剩6个月左右的当口,这无法不让人联系到,为内陆核电建不建这个两难抉择“做作业”,但到了这一步还不能说内陆核电建不建以及何时建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因为内陆核电头上的安全问题就是悬在每个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然而另一方面,反对的声音也一浪高过一浪,引起最大轰动的一次便是2015年3月份,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研中心研究员联名在权威媒体发布了《湘鄂赣三省发展核电的安全风险不容低估》等文章。由此引发了更直接更深入的内陆核电之争。

显然,由安全为前提可见,国家高层对内陆核电的态度还是非常谨慎的,内陆核电到底建不建、何时建,只能说,在赞成与反对两大阵营的白热化辩论中正在逐渐接近答案,而答案到底是什么,又会有什么变化,在原本就充满意外的核电业里,这些都充满了变数。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