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深圳万元GDP水耗降至12.1立方米

   2015-06-29 深圳特区报1980
核心提示: 此外,深圳市还将“节水型城区”建设工作纳入各区年度政府绩效考核,将万元GDP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节水器具普及率等节水指标列入考核内容,进一步夯实各区节水基础管理工作。

没有大江大河流过的深圳,70%以上的水源都需要从市外的东江引入,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随着近年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深圳用水总量逐年逼近水资源供应极限。

开源节流,未雨绸缪。一直以来,深圳市都在积极探索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路子,破解城市发展的水难题。2011年,深圳市被授予“国家节水型城市”光荣称号以后,全市继续紧抓节水长效工作机制,纵深扎实开展各项节水工作,逐步整改完善了节水型城市创建的薄弱环节,不断巩固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完成了节水中长期规划中期目标,并在日前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考核组认为,深圳节水工作坚持节水产业导向,节水规划执行到位,节水财政投入稳定,奖励激励机制完善,节水成效显著,全市万元GDP水耗12.1立方米,城市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20%以上,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5%以上,为深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坚持产业发展节水导向,节水工作形成长效

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三个舍得”(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两个不惜”(不惜暂时把发展速度降下来、不惜放弃一些投资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坚持以供水能力定经济结构的原则来指导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深圳市坚持将万元GDP用水量作为产业导向目录的考核指标,以节水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将节水工作列入全市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统筹安排,在投资项目立项等工作中纳入了有关节水的指标要求。同时,清理淘汰耗水量大、污染环境的印染、皮革、电镀等企业,大力发展低耗水的战略性新兴企业,较好地保证了区域及行业的用水供需平衡。2014年,深圳市万元GDP水耗为12.1立方米,居全国领先水平。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市各部门发挥各自专长和优势,将节水工作融入各自管理工作的各个节点。市发展改革委在产业导向目录中将“增加值水耗”确定为全市新建、扩建产业项目基本导向指标,明确产业增加值水耗不能超过12立方米/万元。市经贸信息委在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将工业节水、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作为绿色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市财政委建立了节约用水奖励长效机制,为节水专项财政投入提供了资金保障。市规划国土委将有关节水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相关规划标准修订中,强化节水指标约束,突出体现低影响开发理念。市市场监管委深入清查整治生产、销售和生产经营环节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现象。市人居环境委完善了排污许可制度,健全了水污染在线监测网络,强化了治污手段,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行为,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市住建局严格执行《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规定,加强所有新建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绿色建筑标准审查。市统计局建立了《深圳市节约用水统计报表制度》,为各项节水数据的统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城市管理局积极开展再生水及雨水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市水务局统筹全市节水日常管理工作,牵头组织全市各部门落实并执行节水管理相关制度。

此外,深圳市还将“节水型城区”建设工作纳入各区年度政府绩效考核,将万元GDP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节水器具普及率等节水指标列入考核内容,进一步夯实各区节水基础管理工作。

落实节水审批制度,形成节水市场调节

深圳市通过开展计划用水、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和水量平衡测试等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节水管理审批体系,进一步深化城市供用水管理。一是全面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严格落实《深圳市计划用水办法》,遵循全市用水总量控制与计划相结合的原则,将计划用水业务作为审批事项。每年对全市10万多家单位用户下发年度用水计划,全年定期对近300家单位用户的用水计划进行现场核实,受理近500家用户用水计划调整申请,全市计划用水率将近100%。二是实施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逐步理顺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审批办事流程,从“源头”上抓节水,每年共对上报的近300家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用水节水评估报告、施工图设计和竣工验收文件进行审查。对达到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条件的项目,已全部要求同期配套建设。三是积极推进单位用户开展水量平衡测试。

深圳市向来注重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取水和用水,充分发挥水价杠杆对节水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尽可能使水价较好地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应成本。一是完善水价格体系。制定不同用途、不同行业的供水价格,用“超量加价,多超多付”的办法调控用水,使节水与市民、企业的切身利益密切挂钩。深圳市是国内第一个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政策的城市,对单位用户实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三级阶梯计量水价,超用水量一律加价收费。二是制定合理的再生水价格。明确规定再生水价格以补偿成本和合理收益为原则,结合再生水水质、用途等情况,与自来水价格保持适当差价,按低于自来水价格(含污水处理费)的一定比例确定。单位和个人使用再生水免交污水处理费。三是实现全市同城同网同价。自2012年6月1日起,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原水、自来水同网同价,平衡了企业和居民的水价负担,为水资源集约使用奠定了基础。

抓好节水宣传,建立节水奖励激励机制

深圳市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为契机,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水宣传活动。

一是重视青少年节水宣传教育。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期间开展“深圳市青少年节约用水宣传系列活动”,包括知识科普讲座、节水创意小发明比赛、节水宣传微电影制作大赛等。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600所中小学、15所高校,几十万学生参与到节水宣传系列活动中来。“深圳市爱水馆”被水利部、教育部和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联合确认为首批“全国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二是重视居民小区和家庭的节水宣传。举办了主题为“珍惜每滴清水,建设美丽城市”的大型社区节水器具推广公益活动,并继续联合新闻媒体开展“节水好家庭”的评选工作,全市目前已累计评选出110多个“节水好家庭”。

三是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例如,开展了“推进再生水利用,建设节水型城市”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再生水专家讲坛、再生水知识宣传展、组织市民参观再生水厂等活动,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市民对再生水利用的认知率大幅提高。

四是充分发动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节水工作。支持并指导“深圳市节约用水促进会”等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节水宣传活动,如搭建节水微信公众互动平台,开展社会节水公益调研,举办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活动等。

五是注重发挥奖励激励机制。2011年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以来,落实执行《深圳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共对全市700多家节水先进单位、近2000名节水先进个人、近100家节水型企业(单位)、近180家节水型居民小区及15个优秀中水雨水利用示范工程颁发了节水奖励。2014年,全市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达30%,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达6.5%。

通过系列节水宣传活动,社会各界的水忧患、水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民节水认知率已达95%以上。

此外,深圳市还通过完善节水法规建设,加强依法管理;突出科技引领作用,建设数字化水务;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降低管网漏损;推进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海绵城市;树立公共典型,推广节水型工艺、设备、器具等工作,促使节水工作取得新进展。

1

完善节水法规

深圳市把节水法规建设作为全市节水工作的基础保障性工程。

一是完善节水立法工作。2005年《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颁布实施后深圳市陆续颁布实施了《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实施办法》、《深圳市计划用水办法》、《深圳市建设项目用水节水管理办法》等多部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2011年以来,深圳市又出台了《深圳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深圳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充实了节水法规体系。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对单位用户不按规定开展水量平衡测试、洗车业、高尔夫球场等浪费用水行为进行了专项执法;对违章排水、超标排污等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对非法开采地下水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涉事单位或个人,一律责令限期其自行封填水井,对逾期不封的水井进行强制性封填,基本杜绝了非法开采地下水现象,有效遏制了地下水的无序开采。

2

推动供水管网改造

深圳市全面推动原特区外供水管网改造,积极开展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

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宝安、龙岗和光明新区供水管网建设投资和维护管理方式的意见》,累计安排总投资约13.6亿元对原特区外涉及106个基层社区的公共供水管网实行改造。经过对旧管网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原老锈镀锌管、灰口铸铁管等淘汰管材被更换为PE管、钢塑管、球墨铸铁管等新型优质管材,大大降低了管网爆管、漏水等事故发生几率,用户水质、水压得到明显改善。

2013年,市政府印发了《深圳市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实施方案》,决定实行从小区总水表、埋地管道、供水立管、用户分表到表后入墙位置之间的供水管道改造。目前,计划用时5年、总投资18.6亿元、涉及全市600多个小区30多万居民户的优质饮用水入户一期工程已全面启动,截至2014年底,已开工107个居民小区的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惠及人口5万多户,共创建优质饮用水达标小区60个。

3

加强科技引领

深圳高度重视节水科技发展,大力建设数字化水务,突出科技引领作用。

一是加大节水科研投入。深圳市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市综合节水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深圳市再生水安全性评价研究”、“再生水设施建设管理技术研究”等多个节水科研课题顺利结题,正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综合示范与评估”课题的研究工作。二是不断完善节水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完成了《单位用户水量平衡测试技术指南》《再生水、雨水利用水质规范》《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和《深圳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范》等多项标准规范,为城市节水管理提供技术指引。三是加大信息化工作力度。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在水务信息化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设“数字水务”。即将完成的“数字水务”一期工程充分利用物联网理念,釆用了多类水务传感器,通过覆盖全市的水务光传输万兆网络和虚拟化平台,构建了全市水务数字资源中心,形成了全市统一的三防指挥,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监管的云管理和服务平台。

4

开发利用 非传统水资源

在对现状潜在再生水用户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深圳市编制完成了全市及分区的再生水利用规划,出台了《深圳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先后完成了横岗再生水厂、南山再生水厂、罗芳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等多项再生水利用工程;加大海水利用,2014年全市海水直接利用量将近120亿立方米,领先于全国其他大中城市,并启动了“建设国家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城市”的相关工作;大力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率先引入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理念,先后建成了光明新区门户区市政道路、深圳大运中心、东部华侨城等一批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目前正总结光明低影响开发示范区经验,拟在前海深港合作区、光明新区凤凰城、国际低碳城等10多个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地开展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初步形成了“示范突出,全面带动”的海绵城市建设态势。

5

推广节水型工艺器具

深圳市定期向社会发布节水器具名录。市水务局、市场监管局、住房建设局每年向社会联合发布《深圳市节水型工艺、设备、器具名录》,方便了单位和个人对节水器具的认知和采购。同时,为了推广、普及节水器具,深圳市将名录产品列入市政府优先采购目录,并开展节水器具进社区活动,让公众切身感受节水器具的好处。目前,深圳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深圳市还先后对大梅沙海滨公园、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等近20个公共场所进行了节水器具改造,经测算,改造前后节水效率提高了40%,节水效果显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