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见,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产业转移和区域内环保要求的整体提高。产业转移不是一个简单‘搬家’的过程,是一个提升的过程。怎么协同发展,让区域内的天更蓝,是一体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也要求区域内企业必须提升自己的环保实力,否则将无法在区域内生存。”4月26日,中国化工节能协会专家余永超这样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
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区域联防联控提高空气质量已经先行一步。工业废气是大气污染的元凶之一,治理废气无疑是大型化工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治理废气必然增加投入,加大生产成本。为此,大型化工企业积极探索废气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在转移中升级
事实上,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思路,在今天已深植于地方政府的发展理念中。在产业转移进程中,迁移企业提升环保水平已经成为必须。
4月16日,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新兴际华集团、北京丰台区相关负责人到邯郸市进行新兴际华集团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搬迁现场对接,并召开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会。
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第一个从北京转移到河北的央企制造业项目,总投资达2.7亿元,将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整体从北京丰台区搬迁到邯郸武安,搬迁后,注册成立新兴凌云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其中,一期项目投资1.7亿元,建设年产6万吨的原料药碳酸氢钠生产基地。
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1957年建厂,是我国生产原料药碳酸氢钠的龙头企业,注射/透析级碳酸氢钠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药用口服级碳酸氢钠市场占有率超过90%。
新兴际华集团副总经理、新兴重工集团董事长杨彬介绍,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在搬迁中将实现改造升级,新上设备在生产中,将利用新兴铸管公司排放的废弃二氧化碳(在北京用原煤生产)以及废气和余热,每年减少煤炭消耗5.29万吨,耗电量由1920万千瓦时减少到840万千瓦时,大幅减少能源资源消耗,有利于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大气环境。
在减排中提升
燕山石化是中国石化集团在北京的窗口企业。该公司通过实施油品升级改造,使油品硫含量小于10ppm,为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作出了特别贡献。同时,他们通过对全公司的火炬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每年回收再利用的火炬气数量超过了10万吨。今年,他们还将通过新建气体回收装置,回收炼油系统干气中的C2成分、轻烃和氢气资源,以最大程度吃干榨净废气中的资源。在污染物减排方面,燕山石化全面开展污染隐患治理,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多年来公司无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大气污染源和外排污水达标率稳定提高,实现了环保设施长周期正常运行。
燕山石化在废气治理方面的经验得到了北京市环保局的肯定,同时也激发了河北、天津炼化企业废气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目前,河北华北石化公司,石家庄炼油厂等企业纷纷向燕山石化咨询有关技术,争取在本企业采用。
天津石化在环保治理上也投入了大手笔,其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这两大工程上马之后,企业总排放量反倒减少了。该公司先后对4台老的煤粉炉全部实施燃烧器改造,实现低氮燃烧,全年提高10%至30%的脱硝效率。在总投资5.7亿元的“碧水蓝天”项目中,他们对7台热电锅炉烟气脱硝项目资金就占了2亿多元,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将大大改善天津石化的环境质量,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量将比目前减少697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减少390吨。
在治废中“掘金”
在河北开滦集团中润煤化工公司,技术负责人张结实向笔者描述了他们100%综合利用曾经作为废气排放掉的煤气、氮气、弛放气、压缩气的先进工艺:“开滦集团煤化工园区优化生产工艺设计,上下游各类资源共享,不同项目的产业链条相互耦合,最终形成了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利用。”
作为独立焦化厂,中润煤化工公司在工艺选择中配置干熄焦,干熄焦项目与焦化项目配套建设,通过回收红焦显热产生蒸汽和发电,可满足园区70%的用电和40%的用汽,同时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焦炭质量。甲醇项目在生产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富余氮气,这些富余氮气可在干熄焦过程中充分利用,还可用于油库、电捕焦油器等易燃易爆装置的保护。他们还将甲醇项目产生的废气——弛放气,一部分送到炼焦车间用于焦炉加热,这样就可以置换出部分焦炉煤气,用这部分焦炉煤气再制成甲醇,可以大大提高甲醇的产量;另一部分弛放气用于苯加氢项目的制氢系统,这样可以减少苯加氢投资,降低运行费用。
天津石化采取的是另一种废气治理技术。他们采用高硫质重油在炼制中产生的石油焦来替代CFB锅炉烧煤方式来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总量,煤焦比由原来的8∶2调至1∶9。氮氧化物总量得到大幅度降低。从而开创了一种新的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
在一体化发展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石油和化工企业积极贯彻绿色产业的理念,正在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