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海绵城市水生态 收放自如

   2015-07-01 人民网1760
核心提示:降雨时能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这样的城市被称为“海绵城市”。面对缺水现实,辽宁盘锦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探索建设新的水生态系统。

降雨时能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这样的城市被称为“海绵城市”。面对缺水现实,辽宁盘锦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探索建设新的水生态系统。

初夏的辽东湾新城,挖掘机轰鸣阵阵,河道清淤工程节奏紧张。“这是我们正在建设的海绵城市项目,通过清淤提升湖面的蓄水能力,再栽植蒲草、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积蓄雨水,并形成了天然氧吧,空气清新湿润”,盘锦海绵城市规划方案总设计师杨天举告诉记者。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住建部对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内涝。与此同时,我国600多个城市中近400个缺水,每年的缺水量约70亿立方米,其中70%是因为水质恶化造成的。

“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辽宁沈阳、盘锦等城市开始了“海绵城市”的建设,一方面让城市摆脱内涝之忧,另一方面摆脱对大伙房水库的严重依赖。它的示范作用,将使辽宁中部5个缺水城市看到“靠天喝水”的希望。

盘锦红海滩鸳鸯沟。

盘锦乡村星罗棋布的氧化塘,可天然净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地面硬化使城市蓄水能力下降,亟待转变规划设计理念

杨天举所说的“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不用下水道等“灰色设施”,达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现实情况是,城市地面大量硬化,不透水面积增加,占用了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等,切断了自然水循环,导致城市无法“自由呼吸”。

我国99%的城市目前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修多大的管道都不够用。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这么让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专家指出,无论缺水还是内涝,城市蓄水能力下降都是重要原因。

对此,专家提出,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杨天举说,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发挥湿地资源优势,统筹蓄水用水,改善缺水现状

“虽然盘锦有河流21条、水库6座,但却是全国5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盘锦市副市长刘志虹说,盘锦的地表水大部分为过境水,上游流经该市的地表水基本为Ⅳ类或Ⅴ类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源水质的要求;此外,像所有城市一样,盘锦的地下水位呈区域性持续下降,且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动力平衡的破坏。“由于80%以上的降水都通过下水通道排到河里了,加上受低海拔和雨季集中强降水影响,汛期的盘锦极易发生城市内涝。”盘锦市住建委副主任刘念东说。

丰富的湿地资源让盘锦建设海绵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各类湿地面积总计35.56万公顷,占盘锦国土面积的87.35%;水域129平方公里,有大、中、小河流21条和水库6座,整体水网密度处于东北地区最高水平。

杨天举介绍说,“建设‘海绵城市’,首先离不开的就是‘海绵体,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此外,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则是一种“人造海绵体”。

“在城市中,我们要建成一批绿色生态小区,在小区内设计下凹绿地和景观湖,利用下凹绿地和景观湖的调蓄功能来储存雨水;在内河水系进行清淤和景观塑造,修建生态驳岸;新建市政道路设计植草沟”,刘念东介绍说。

盘锦确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内涝防治标准达到30年一遇,城市总体防洪标准控制在100年一遇。

刘志虹指出,“盘锦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将积极探索重新构建以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为支撑的水生态系统,形成一定的自给水能力,以减少外调水量”。

据介绍,盘锦市在双台子区和辽河新城两个示范区内探索实践规模蓄留雨水、补给地下水的方式,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的水生态,坚持低影响开发,从小区建设、城市道路建设、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等方面进行工程落实。

“海绵城市推动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从灰色基础设施向绿色基础设施转变,实现低碳生态的设施规划和建设思维方式在城乡建设上的综合应用,则是一种社会效益”,刘念东说。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将减少内涝带来的经济损失,通过源头控制减少治理污染的经费支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减少城市大拆大建,经济价值也随之产生了。

不过,专家指出,建设海绵城市要避免一窝蜂式的热潮和误区,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纯地挖几条水沟、建几处景观。海绵城市建设渗透诸多环节细节,既要防止过于简单化,也要防止够不着。如果只是从技术层面来做,当然能达到防洪、收集雨水的目的,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价值的开发应该是一个综合体系,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同时,统筹盘锦的湿地、滩涂、海岸、河流、水库、百万亩苇海、红海滩等水体要素,构建海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使之成为一条生态绿廊,将整个城市的富余雨水都汇集到这里,实现区域性雨水汇集、净化、调蓄、溢流功能,使其成为调蓄枢纽,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存储和再利用。

专家指出,警惕一窝蜂式建设热潮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使一座城市在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受益匪浅。

“辽河流域的城市均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指南建成后,大伙房水库的远距离调水基本可以停止了,这将对破解众多结构性缺水城市的困境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刘志虹说。

杨天举认为,将盘锦的海绵城市建设纳入辽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使用的大体系中考量,加强与铁岭、沈阳等流域上游城市联动,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流域整体水资源管理、使用、保护水平。同时,削减污染物量,提高水环境质量;增加城市“蓝”“绿”空间,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为生物、植物提供栖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等,都有显而易见的生态效益。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