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节能网

老企业换个新活法 山东青岛积极推进企业搬迁升级

   2015-07-02 中国环境报3010
核心提示: 由于环保、发展受限等多种原因,搬迁是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但搬迁不是企业简单地换个地方继续生产,而是要借机实现转型升级,在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由于环保、发展受限等多种原因,搬迁是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但搬迁不是企业简单地换个地方继续生产,而是要借机实现转型升级,在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在山东省青岛市,百余家老城区企业的搬迁正在进行。启动老城区企业搬迁,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更是整个城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品质的需要。青岛市这一大手笔腾挪,无疑为老企业转型注入了朝气和活力。

根据山东省青岛市出台的《2015年企业环保搬迁工作要点》,今年将全力推进重点区域环保搬迁和规划,推进企业搬迁改造新项目建设,实现青钢集团、双桃精细化工、东岳泡花碱、海洋化工、东风化工、红星化工等搬迁项目(或一期)竣工投产,力争全年搬迁改造项目新开工和竣工投产数均达10家以上。

这些搬迁企业中,有的企业甚至已有近百年历史,搬迁会带来哪些改变?搬迁后,企业环保水平会有多大的提升?

搬迁工作开局良好

预计到2016年,110多家企业全部启动搬迁或关停

始建于1958年的青钢集团见证了青岛工业的发展变迁,如今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其位于青岛市董家口的新厂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而位于李沧区老厂区的焦化厂、炼铁公司2号3号4号高炉、第一炼钢厂、第一高速线材厂、普通线材厂、型材二厂已经全部关停。

据悉,青钢的关停产能已近50%,而新厂区炼钢作业部无论设备、技术、环境等都将有质的飞跃。搬迁后的青钢正着力打造高效、可循环的现代化钢铁综合企业,增加多种制造业所需的高端优质钢材产品,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青岛老城区特别是市北、李沧等区域,存在一大批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工业企业,他们都为青岛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些曾经位于“郊区”的工业企业渐渐被居民区包围。受周边环境所限,这些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反而变得“缩手缩脚”。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活环境的期盼日益强烈,坐落在老城区的化工、冶炼、纺织等传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成为市民投诉的焦点,实施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势在必行。

为此,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原市内四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区)为重点,对部分工业企业实施环保搬迁。对存在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影响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不符合城市规划功能调整、企业有自身发展需求等问题的四类企业,青岛通过反复调研和落实,最终确定了110多家拟规划搬迁的企业。

根据规划,到2016年,列入搬迁规划内的110多家企业要全部启动搬迁或关停,搬迁企业新厂区开工建设。

据记者了解,青岛市搬迁工作目前正按计划稳步推进。2014年,以青钢、海湾、双星等大企业环保搬迁为突破口,青岛市累计下达搬迁计划14批次,启动搬迁企业104家,占规划搬迁的94%。搬迁新项目建设也进展顺利,全市搬迁项目已竣工50家,开工在建27家。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一季度,青岛老城区企业环保搬迁工作开局良好,大企业环保搬迁进展顺利。

其中,海湾集团搬迁项目进入收尾阶段,位于董家口重化工业区的海晶化工聚氯乙烯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今年上半年具备试生产条件,正在推进原厂址土地入储拍卖。

青岛碱业股份50万吨/年苯乙烯项目,计划投资14亿元,已取得有关部门的审批,近期开工建设。东岳泡花碱偏硅酸钠项目生产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成,计划6月份试生产。

与此同时,位于董家口重化工业区的双星集团绿色轮胎智能化工业4.0示范基地一期项目已进入厂房及设备安装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

老企业焕发新活力

借搬迁实现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启动老城区企业搬迁,既是青岛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一大手笔的腾挪无疑为老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朝气和活力。

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始创于1958年的青岛化肥厂。经过近60年的发展后,搬迁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2014年11月3日,青岛碱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0万吨/年苯乙烯项目技术引进签约仪式在董家口经济区管委会举行。

实际上,在上马苯乙烯项目之前,其位于平度新河生态化工园区的8万吨/年硫酸钾联产氯化钙小苏打循环经济项目就已经在建设中。这一项目是利用曼海姆法生产硫酸钾,副产品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产氯化钙,氯化钙生产的副产品二氧化碳与纯碱反应生成小苏打,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条。

青岛碱业总经理于英明说:“这条产业链整合了青岛碱业半个多世纪的积淀,将盐酸、二氧化碳等副产品变成了必备原料,实现了碳减排,为国际首创,青岛碱业正在申请专利。这也体现了青岛碱业‘绿色创造未来’的企业文化。”据了解,这一项目二氧化碳利用率达到7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万吨。

在平度新河园区,青岛碱业以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为原则,重点规划发展与区域产业配套性强、附加值高、环境友好型的无机化工、农资产业。

现在,青岛碱业已经正式展开“一南一北”两个新的化工园区的羽翼,着力发展新型化工和现代农资产业,实现了从无机化工到有机化工的转型,从劳动力密集型生产企业到技术密集型生产企业的转变。“位于董家口的新厂全部达产后,公司年销售收入可达50亿元。”青岛碱业股份公司董事长郭汉光说。

借搬迁之机,实现产业升级是企业的共识。根据初步统计,青岛老城区企业搬迁到新厂后,新上设备所占的比率平均在95%以上,有不少企业更是100%使用新装备,再加上工艺技术、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的全面升级,企业产品也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据估算,青岛已启动搬迁的百余家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300亿元,较原来提高60%。

升级的不仅是企业

环保是搬迁中的首要任务,老工业区也要转型

大规模企业搬迁会不会将污染转移到新场址?“这些企业的搬迁远非简单地物理空间移动,而是通过搬迁在企业科技创新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青岛市老城区企业搬迁办的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的过程中,青岛市按照国际标准提前规划,要求搬迁企业将环保搬迁作为首要任务,力求企业搬迁后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各项指标上走在同行业前列。

据统计,通过生产工艺改造和技术创新,这110多家企业搬迁后污水、固废和COD等主要污染物单位产值排放指标平均下降30%以上,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5%以上。

“双桃公司完成搬迁后,无论是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还是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都会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青岛海湾集团双桃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双桃公司前身为青岛染料厂,始建于1919年,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于在青岛四方区老厂的发展受到空间、环保限制,2008年被青岛市列入首批启动搬迁的老城区企业。目前,双桃公司一期搬迁项目已经建成投产,随后,公司启动二期项目建设。据悉,2016年双桃精化将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在搬迁过程中,双桃坚持技术国际化,裂解炉、干燥机、离心机等均采用进口先进设备。“通过这次搬迁,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和现有技术装备升级,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好了准备。

同时,公司还新增产业链下游项目,与现有产品构成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形成产业集群与循环发展的格局。”青岛双桃精化平度分公司化工一厂生产主管花新冬介绍说。

作为化工企业,双桃公司利用自动化的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循环经济项目的全面联产。“我们将蒸氨系统与热电联产项目的脱硫系统联接,用回收的氨水与锅炉产生的烟气生产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用于吡唑酮生产,实现吡唑酮生产污水零排放和热电项目烟气零排放,预计全年可节约成本1726万元。这一循环经济项目是国内首创,我们已取得国家专利。”双桃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说。

借助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双桃公司将原材料全部吃干榨尽、富裕能量实现转换再利用,确保搬迁后企业环保工作落到实处。据测算,这些项目每年可减排污水15万吨以上,处理废渣1万多吨,以现有规模计算,仅原料成本每年就可节约8000多万元。

搬迁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改变,也为周边环境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青岛市区PM2.5浓度和去年相比降低10.6%,超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改善6%的年度目标;PM10浓度持平,颗粒物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二氧化硫降低31.5%,改善幅度创历年最好水平。

这其中的原因包括多方面,但老企业搬迁功不可没。比如,位于李沧区的青钢关停第一炼钢厂及相关工序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1082.7吨、氮氧化物538.9吨、粉尘430.6吨。在老企业相对集中的市北区和李沧区,PM2.5浓度同比改善率分别为21.7%和15.5%。

随着老企业搬出,李沧区这样的老工业区也正在经历新的转型。

根据青岛市政府要求,这些老工业区将“有序引导需搬迁企业转入产业聚集区,腾退土地要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向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工业转型”,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钢铁、化工产业,实现以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工业为主体的生态产业新城。

■企业说

青钢集团董事长王君庭:

让青钢循环起来

目前,国家对钢铁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搬迁后,整个青钢集团都会循环起来,各项排放指标严格按照国家最严标准要求执行。

目前,青钢集团新厂区的装备已能满足2020年的钢铁行业排放标准要求。钢铁企业要为社会做贡献,也要改变人们对钢铁行业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认识。

其实,新环保法的严格要求,对企业来说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实现节能减排、提高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社会带来效益,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企业。在低碳绿色、节能环保的现代化钢铁企业中,效率和效益应该是并存的。

下一步,青钢要在做优做强钢铁主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钢铁作为平台,加大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力度,从仅靠吃钢材的单一模式中解脱出来,实现多元化发展。

借助董家口国家级深水大港的优势,青钢要打造集国际贸易、钢铁物流、信息技术、金融服务、冶金维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相关链接

青岛重点搬迁企业

搬迁进展

青钢集团

1958年建厂,2013年2月启动搬迁,将从李沧区搬迁到董家口。将于2016年完成老厂区全部关停、新厂区全部建成投产的目标。

青岛双桃

始建于1919年,2010年启动搬迁,从青岛四方区搬迁到平度新河。2012年完成一期搬迁,8.2万吨/年化工中间体项目建成投产,计划2015年全部搬离市区。

双星集团

始建于1921年,2014年3月启动搬迁,6家全资子公司将全部搬迁到董家口。到2017年12月底,将在董家口经济区建成年产高性能子午线轿车胎1000万套、高性能子午线卡客车胎500万套的绿色轮胎智能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年产自动化橡塑机械1300台套、自动化铸造机械600台的绿色轮胎智能化生产设备示范基地。

青岛造船

始建于1949年,2010年启动搬迁,从青岛市南区搬迁到即墨女岛,总投资20亿元,形成年造船能力150万载重吨,生产大中型军用舰船、海工产品、公务船、大型运输船的船舶建造基地。

海晶化工

始建于1947年,2010年启动搬迁,2015年整体搬迁到董家口,并将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环保装置。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