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日前通报2014年度各市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情况,全省17市均超额完成节能目标。经济新常态下,节能降耗成为山东提升发展效益的新途径。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报道,根据省政府通报,去年,17市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共否决高耗能项目100个,11个市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各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同比上升。
环境保护
为鼓励发展节能先进适用技术,各市都加大了节能专项资金的扶持引导力度。2014年,17市共安排节能专项资金4.67亿元,支持节能重点项目463个,拉动社会投资234.5亿元,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获得突破。在滨州,西王特钢投资6000万元开发出高炉和转炉煤气混烧技术,煤气与天然气之间可随时切换,以最佳比例组合混烧,年可节约24万m³天然气。
西王特钢生产系统技术负责人何庆文告诉记者:“经测算,吨钢可降低燃料成本80多块钱,年创经济效益5200多万元。”
而济宁从事蓄电池生产的圣阳公司,投资700万元研发初“高效放电回馈技术”,可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回收,解决了行业性难题。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孔祥胜说:“我们能够把20%的点回收利用,大约一年能节约500多万度电。”
环保利国利民
除了新技术,山东还大力推广节能新机制。德州的乐源热电有限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与节能服务公司合作实施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改造项目,服务公司提供技术和服务,他们以节能效益支付费用。乐源热电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张书辉表示,“一年就能节约标准煤4000多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0多立方。”
去年,山东共实施重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124个,年节能量26.4万吨标准煤。此外,各市还积极推进节能量交易试点,18家企业进行了节能量交易;大力推进能耗数据在线监测,8家能源管理中心通过验收。
采访中,山东省节能办副主任赵旭东告诉记者:“要把节能环保的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作为推动节能工作的技术手段,就是能耗强度要降下来,节能的环保产业要上去,这样一上一下,保证节能指标的完成,又使我们的经济有新的增长点。”